必修第一册 1.4地球的演化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一册 1.4地球的演化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31 11: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地球的演化
一、地层和化石
概念: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特点:①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②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研究意义:地层中留下历史事件的痕迹,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或遗迹,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可以说,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书页”
1.地层
概念: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特点:①同一时代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研究意义:依据地层
中保存下来的化石确
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反应地球生命历史和
古地理环境。
2.化石
一、地层和化石
概念: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时间和顺序
地质年代表:地质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纪。
1.地质年代
二、地球的演化史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显生宙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前寒武纪:
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
按照早晚顺序,前寒武纪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冥古宙为初生地球
阶段,地球经历了
复杂而有序的发育
与变化。
前寒武纪
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那时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太古宙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经过十几亿年的演化,有了水和空气之后。
太古宙中期出
现最原始的生
物。从无生命
到有生命,这
是生物演化史
上的一次飞跃。
澳大利亚沙克湾
纵剖面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有如扣放着的一摞碗。
叠层石
由30多亿年前生活在浅海中的原核生物形成的。
前寒武纪
元古宙
现在陆地位置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增强,除单细胞生物外,出现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标志着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前寒武纪
寒武纪以来的时期。
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
显生宙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
到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
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
中期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两栖类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古生代
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从
海滨地带到大陆内部,出现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古生代
阅读
寒武纪大爆发
在寒武纪早期,地球海洋中的生物快速发展,进化出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
从寒武纪开始,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古生代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古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带来了丰富金属矿产。
中生代
生物的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后来空中了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苏铁
银 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造煤时期
中生代
中生代末期,恐龙从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陨石
阅读
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海岸,陨石坑的发现。
撞击事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烟尘弥漫,遮天蔽日,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氧气含量骤减。
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高。
陨石中一般富含铱元素。
中生代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新生代
新生代生物复原图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
出现第四纪大冰期,气候变冷,陆地冰川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形成路桥,成为动物迁徙通道。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新生代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间。地球演化史有力地证实了"自然界总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真理,证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