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表形态的变化(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地表形态的变化(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30 20: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2地表形态的变化




01通过材料解释内外力对地形的影响
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综合思维)
02 分析常见的地貌成因(地理实践力)
03通过对地貌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人地协调观)
CONTENTS
学习目录
01地质作用
02 内力作用于地形
03 外力作用与地形
世界那么大,好想去看看!
思考:以下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新课导入
地质作用
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使地形发生变化的力量称之为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形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造山运动,
使地表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于平坦
关系









地质作用
01
板块运动与地形
1912年
大陆漂移学说
TITLE HERE
20世纪60年代
海底扩张学说
纪60年代末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海岭
海沟
20世纪60年代末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南 极 洲 板 块
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出若干小板块。
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
板块交界处活跃,板块内部稳定。
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裂谷的形成---如东非大裂谷
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互碰撞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
裂谷
海洋
彼此分离
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
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褶皱山脉
消亡边界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丙、丁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属于下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① C.①① D.②② (3)图中丙处附近的海底地形可能是( )A.裂谷 B.海岭 C.海沟 D.海岸山脉
A
B
B
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19时15分(区时)阿拉斯加半岛佩里维尔东南偏东约90km 海域突发8.2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km。经预测,其产生的海啸波于夏威夷当地时间7月29日12时53分到达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发布的海啸预警曾惊动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部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佩里维尔8.2级地震发生时( )A.北京处于正午 B.纽约日期为7月27日
C.悉尼正值日出前后D.伦敦日期为7月29日(2)佩里维尔8.2级地震发生的区域( )A.属于太平洋板块 B.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地壳运动较强烈 D.滑坡、泥石流多发(3)1月份,白令海与阿拉斯加湾气温比较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阿拉斯加湾高于白令海 洋流B.阿拉斯加湾高于白令海 季风C.阿拉斯加湾低于白令海 洋流D.阿拉斯加湾低于白令海 季风
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19时15分(区时)阿拉斯加半岛佩里维尔东南偏东约90km 海域突发8.2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km。经预测,其产生的海啸波于夏威夷当地时间7月29日12时53分到达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发布的海啸预警曾惊动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部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D
C
A
02
地质构造与地形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什么是褶皱?
水平岩层(沉积岩)
受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就形成了褶皱
褶皱
【褶皱】
背斜
向斜
核部
翼部
翼部
核部
翼部
翼部
向斜
背斜
背斜 向斜
基本形态
岩层 新老关系
构造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常形成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常形成盆地或谷地
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的形成】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常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山的形成】
向斜核部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断层:
岩层受挤压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使岩层断裂,形成断层。
华山大断崖---地垒
吐鲁番盆地---地堑
大陆火山喷发
海底火山喷发
火山
02
良好的储水构造、找地下水、
自流井、修水库等。
向斜
地质条件不稳定,大型工程要避开断层构造。
03
01
寻找油气资源、顶部建采石厂、打隧道、
背斜
常发育瀑布、泉。
断层
04
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未侵蚀时为山岭
背斜谷
未侵蚀时为凹陷
向斜山
常形成断块山
常形成狭长谷地
地质
构造
六大板块
板块间的关系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相撞
分离
裂谷或大洋中脊
板块理论
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或褶皱山系
火山活动
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火山地貌
玄武岩高原
火山口
火山锥
熔岩通道
火山口湖
内力作用
课堂小结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标题文字
巩固训练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⑥B.岩层②断裂之后相对下降C.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D.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2)图中区域( )A.a处适宜开凿隧道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区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C
A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则甲、乙、丙、丁四处最易找到石油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表层岩石都为沉积岩B.②处岩石年龄较①处岩石老C.断层形成于褶皱运动之前D.①所在岩层易出现地下暗河
A
D
GUILIN LANDSCAPE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