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1.4.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件(共39页)+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1.4.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件(共39页)+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09:41:37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1.4.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
2.描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分析腔肠动物及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新知导入
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如果我们到清澈、缓缓流淌的小河或池塘边采集一些水草,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能会看到一种微小的动物—一水螅。水螅有哪些特征?它在水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新知讲解
水螅、水螅永久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烧杯、吸管;清水
一、腔肠动物
1.水螅
(1)观察水螅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新知讲解
采集时要仔细观察水生植物上面是否有水螅吸附
方法步骤
①采集水螅
用吸管吸取活水螅,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静置几分钟
为了让水螅的身体完全舒展开,便于观察
拓展
水螅喜欢在清洁而含氧多的淡水中生活
采集水螅的场所应选择水质洁净、水流缓慢的小沟、小池塘和水稻田
水螅喜欢附着在水草上生活
新知讲解
身体呈浅褐色
②观察水螅的形态
体长约1cm
顶端有多条细长的触手
全身呈辐射对称
体形呈圆筒状
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
③观察水螅纵切片
体壁围成的腔是消化腔
身体有口无肛门
消化腔
外胚层
内胚层

新知讲解
清澈、无污染、水草丰富的淡水中
(2)生活环境
体长约1cm,身体浅褐色,呈圆筒状,顶端有口,口周围生有多条细长的触手,触手是主要的捕食器官
(3)外部形态
身体和触手都能伸缩自如,并能做各种形式的运动
拓展提高
(4)辐射对称
经过身体纵轴有多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是比较原始而低等的体形,这与其在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相适应
可以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有利于其捕食和防御敌害
意义
新知讲解
没有中胚层
(5)结构
是一些胶状物质,不是细胞结构
消化腔
触手(上有刺细胞)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拓展提高
刺细胞可以通过刺丝把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将其麻醉,然后用触手把猎物送入口中,再进入消化腔中消化吸收
水螅的捕食、消化和生殖
①捕食
拓展提高
特有的一种捕食、攻击及防卫性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细胞,主要分布在口周围和触手部位
刺细胞
刺针
刺丝
当刺细胞受到刺激时,刺丝囊被排出,同时刺丝也由刺丝囊外翻出来,形成不同长度的刺丝,用以捕食及防卫
拓展提高
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
②消化
③生殖
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
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内胚层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有些内胚层细胞可将食物摄入细胞内进行细胞内消化
食物经过口进入消化腔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
2.其他常见腔肠动物
(1)珊瑚虫
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死亡珊瑚虫石灰质骨骼便形成了珊瑚礁和珊瑚岛
新生的珊瑚虫就在死去的珊瑚虫骨骼上生长
新知讲解
利用喷水的反作用力前进
形态繁多,一般呈圆筒状
身体可分为伞部和腕部
(2)海葵
(3)水母
(4)海蜇
新知讲解
生活在水里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有口无肛门
新知讲解
4.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海蜇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2)珊瑚虫群体分泌的骨骼,称为珊瑚
新知讲解
无节制地挖礁烧制石灰,凿礁制作工艺品等
5.保护珊瑚礁
鱼类减少,海浪长驱直入冲蚀海滩,使得海岸后退,生态被破坏
新知讲解
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后端稍尖
二、扁形动物
1.涡虫
(1)观察涡虫
①用放大镜对涡虫进行观察
身体背腹扁平,体形像一片柳叶,全长10~15mm
身体背面微凸,呈灰褐色,前端有两个黑色眼点
腹面平坦,颜色较浅,密生纤毛
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后面连接着肠
咽可以伸出口外,主要捕食水中的微生物
有口无肛门,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
新知讲解
虫体边缘和体表纤毛的颤动
②把涡虫用低倍镜或放大镜观察
只有通过身体中央纵线的切面,才能将涡虫分成均等的两半
③身体呈左右对称
新知讲解
自由生活在清澈的池塘、溪流的石块下
(2)生活环境
(3)外部形态
全长10~15mm,背深腹浅
柔软,扁平
前端三角形,有耳状突起,有两个黑色的眼点
眼点
耳突
背面
腹面

新知讲解
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4)左右对称
①概念
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②意义
(5)内部结构
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个胚层
由于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使涡虫的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肌肉层
表皮
肠壁
拓展提高
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体形的比较
项目 辐射对称 左右对称
通过纵轴的切面
身体分化
图示
意义
有多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只有一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辐射对称
左右对称
便于动物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自由生活
2.常见的扁形动物
血吸虫
涡虫
猪肉绦虫
寄生在人体内
寄生在人体内
新知讲解
身体背腹扁平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左右对称
有三个胚层
拓展
从进化的角度看,涡虫有口、咽、肠等器官的分化,比腔肠动物高等。但是扁形动物仍有其低等之处,如有口无肛门,器官、系统还不健全等
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都有口无肛门
注意
新知讲解
4.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2)寄生虫和寄主
寄生虫
寄主
被寄生的生物,也称宿主
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一般具有多个寄主
点拨
新知讲解
影响人体健康
(3)猪肉绦虫病及其预防
①猪肉绦虫病
米猪肉
新知讲解
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这些都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②猪肉绦虫病的预防
注意搞好饮食卫生
猪肉必须充分煮熟
避免人粪便污染猪的饲料
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
切生肉、生菜的刀及案板要和切熟肉、熟菜的分开
新知讲解
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胀、腹水等
(4)血吸虫病及其预防
①血吸虫病
新知讲解
管理好人、畜粪便
②预防血吸虫病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注意
血吸虫的一生有两个寄主,中间寄主为钉螺,终寄主是人或其他哺乳动物
幼虫
幼虫
钉螺

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
加强个人防护
课堂练习
1.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状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认为珊瑚虫属于( )
A.线形动物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腔肠动物
2.涡虫和猪肉绦虫的共同特征有( )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身体呈左右对称 ③身体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
B
课堂练习
3.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
A.蜗牛 B.石鳖 C.海螺 D.钉螺
4.南海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和含石灰质的藻类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D
B
课堂练习
5.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6.血吸虫病曾经在洞庭湖地区流行,该病是由扁形动物——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以下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能力不强 B.消化器官简单
C.身体呈左右对称 D.有口无肛门
A
C
课堂总结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2.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层细胞中间是中胶层,中胶层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腔肠动物不具有中胚层。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有口无肛门。
4.预防血吸虫病的主要措施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
板书设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观察水螅
水螅结构特点
其他腔肠动物
珊瑚虫、海葵、水母
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
观察涡虫
涡虫结构特点
其他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血吸虫
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与人类的关系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82页当堂练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腔肠动物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扁形动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