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细胞 能力提升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
单元达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进行修正补充
B.细胞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3.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借助显微镜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如图所示中,1、2为显微镜物镜,3、4为目镜,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大小。欲在显微镜下看到最宽广的视野,其正确的组合是( )
A.1、3、5 B.2、4、6 C.2、3、6 D.1、4、5
4.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③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④促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
⑤细胞学说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5.下列有关显微镜观察迎春叶横切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用大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B.若想将图中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可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C.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模糊,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观察到叶片含有多种形态不同的组织细胞,则叶片属于植物体的器官
6.显微镜使用是高中生的必备技能,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和更换物镜发现污点依然存在,则污点在目镜上面
B.如果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原因是组织切片厚薄不均匀
C.在10倍物镜下,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倍物镜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应该是4个
D.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看到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7.图①表示显微镜调试好后,初步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图像。图②表示显微镜镜头转换操作的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B.要观察图①中M处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C.图②中换上乙后观察,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增多
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需提升镜筒
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学显微镜的应用和发展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B.细胞学说未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进行分析比较
C.细胞学说认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组成该生物体各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D.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与细胞产物无关
9.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科学家维萨里和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B.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把显微镜下的“小室”,命名为细胞
C.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10.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要乙比甲亮,则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甲乙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从甲改成乙时看到的影像模糊,则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11.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中的A(10×物铤)转为B(40×物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中视野范围中看到64个细胞.换成后看到16个细胞
B.换成B后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C.若在A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换成B后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D.若B中的细胞是A中箭头所指细胞,则应是将A的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后观察到的
1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b<d”
B. 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一般需增加进光量
C. 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位于物镜上
D. 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13.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4个物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换用高倍物镜后发现异物消失,则该异物一定在物镜上
B.实验者若选用15×的目镜和40×的物镜组合观察,则物像中细胞的表面积被放大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则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①④
D.转动遮光器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和物像的清晰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物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c条件相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
.与d条件相比,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15.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组成人体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的多样性
16.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的叙述中,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比利时科学家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从器官水平揭示了人体结构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并对细胞进行了命名
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17.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B.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C.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5×”“16×”,则观察标本面积被放大80倍
D.若显微镜先用目镜10×和物镜40×进行观察,发现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把目镜换为5×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是32个
1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将装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9.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分别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分别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玻片间距离的组合应为_______(填标号)。此时放大的倍数为___________。
(2)在观察时,若将④下观察到的细胞换至③下观察,首先应该__________。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为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______________。
(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观察得到图2中的四个图形。其中物镜与玻片距离最远时观察到的一组图形应是图2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视野最暗的应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若要将B视野右上方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20.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⑤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 40×和 10×,目镜①标 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_____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在目镜为 10×、物镜为 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 10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____________个,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_________________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 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光学显微镜是中学阶段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之一,图1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3表示镜头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填图示字母标号),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创立后,进行了修正补充,A错误;细胞学说的创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不只有施莱登和施旺,B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细胞水平,但没有进入分子水平,C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正确。
2.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也越暗。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
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暗,故放大的倍数越大,透光量越少,视野就越暗。反之,放大的倍数越小,透光量越多,视野就越亮。据图中可知,放大倍数越大,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中细胞数目最少,因此视野最暗故C正确。
3.答案:C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欲在显微镜下看到最宽广的视野,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即物镜选择2,物镜选择3,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选择6。故选:C。
4.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①正确;②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②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没有证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③错误;细胞学说促使积累已久的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这些学科的融通和统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④正确;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⑤正确。故选B。
5.答案:D
解析:A. 选项观察颜色过浅的物体时应该缩小光圈,减少进光量视野调暗,A错误;
B. 选项应该向右下方移动,B错误;
C. 选项高倍显微镜下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C选项错误;
D. 选项叶片属于器官,D选项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视野中的物像可能存在的地方就是物镜、目镜和玻片,如果不在物镜和玻片,那么一定在目镜上,所以A正确;如果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原因是组织切片厚薄不均匀,B正确;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在10倍物镜下,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是面积,若物镜转换为40倍物镜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应该是64除以16等于4个,C正确;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倒是围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所以,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看到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方向,D错误。
7.答案:C
8.答案:D
解析:光学显微镜的发明,是生物学进入细胞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持,光学显微镜的应用和发展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A正确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并未对细胞差异性进行分析,B正确。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词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错误。
9.答案:B
10.答案:D
解析:甲图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A错误;甲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都能被观察到,B错误;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影像均向左移动,C错误;从低倍镜视野(甲)改成高倍镜视野(乙)时看到的影像若模糊,则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11.答案:B
解析: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阁中的A(10×物镜)转为B(40×物镜),放大倍数B是A的4倍,若A中视野范围中看到64个细胞,换成B后应看到64÷42个细胞,A错误;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故换成B后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B正确;若在A中看到模糊的物像,必须调作到物像清晰后j能换成B观察.C错误;M微镜成的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力向相反,若B中的细胞是A中箭头所指细胞,则应是将A的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后观察到的,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由于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应是“bB、低倍镜转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应加大通光孔的进光量,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B正确;
C、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位于物镜上,C正确;
D、换用高倍镜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错误。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若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换用高倍物镜后发现异物消失,由于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小,则该异物可能在物镜上,也可能在装片上,A错误;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因此物像中细胞的直径被放大600倍,B错误;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离装片越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在未调节反光镜和光圈的条件下,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①④,C正确;转动遮光器只能调节视野的亮度,不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D错误。
14.答案:ABD
解析: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d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b的放大倍数比物镜c的放大倍数大,故与c条件相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A错误;物镜a的放大倍数比物镜d大,前者的视野较暗,B错误;与题图其他物镜相比,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最小,若在转换为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由物镜d转变为物镜c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图乙中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15.答案:ABC
解析: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细胞,属于不同类型的原核细胞,说明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等,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C错误;人属于真核生物,其体内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体现了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D正确。
16.答案:ACD
17.答案:BCD
解析: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由于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应是“9<6”;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需要升高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16×”,则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8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若目镜换为5×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缩小2倍,则实际上缩小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16×4=64个;故选BCD。
18.答案:ACD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换上高倍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错误;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将装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19.答案:(1)②③ 600
(2) 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目镜上
(4)D C 右上方
解析:(1)根据“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分析可知,要使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玻片间距离的组合应为②③,此时放大的倍数为15×40-600倍。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所以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换成高倍镜观察,首先应该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显微镜下可见的异物,只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装片上,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显微镜下看不清)。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因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
(4)物镜镜头与标本最远时为低倍镜观察,细胞数目最多,观察到的一组应是图中的D。视野最暗,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细胞的数目最少,应是图中的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若要将B视野右上方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则目标向左下方移动,直至到达视野中央。
20.答案:
(1)长度或宽度;100
( 2)8;5;暗
( 3)左上方;q
(4) 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
②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解析:
21.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 ②6 ③d
(3)①气泡 ②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解析:(1)图1中的镜头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
(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②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
(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应向右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