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2022-2023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就高。
A.物体振动得快 B.物体振动得慢 C.物体振幅越大
2.以下做法中,无法改变琴弦的声音高低的方法是( )。
A.选择不同粗细的弦 B.调整弦的松紧 C.不同的力度弹拨弦
3.我们在玩“土电话”实验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不能让听电话的同学直接听到
B.说话同学要大声说话,尽量让听电话的同学直接听到
C.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不要拉得太紧
4.如图所示,小柠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铁钉的两端,( )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A.拉伸 B.揉搓 C.按压 D.弹拨
5.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
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
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
6.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7.相同条件下,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慢到快排列正确的是( )。
A.水、空气、钢铁 B.空气、水、钢铁 C.钢铁、水、空气 D.水、钢铁、空气
8.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9.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所以要避免( )。
A.打喷嚏 B.频繁地掏耳朵 C.高声说话
10.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水波 C.水面会冒泡
二、填空题
11.人耳分为( )、( )和( )三部分。
12.用橡皮筋制作乐器时,橡皮筋越紧,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橡皮筋越松,波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
13.“隔墙有耳”是因为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14.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15.耳朵的结构:( )、( )、( )。
16.弹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__________,琴弦越粗,声音越__________。
17.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18.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了________振动。________可以将振动传到________,并刺激________,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三、判断题
19.物体受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 )
20.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屏障”可以降低噪音。( )
21.用同样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振动越慢。( )
22.上课的铃声,我们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
23.影响尺子声音强弱的因素在于拨动尺子的速度。( )
四、综合题
24.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鼓,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鼓声比上次要________(填“强”或“弱”)。
(3)用手按住鼓面,纸屑停止跳动,鼓声终止,这说明________停止,发声终止。
25.这是四年级(1)班第2小组同学在做探索钢尺伸出桌面探究音高的实验时,绘成了柱状图,但是记录员把伸出桌面的长度记录掉了,只知道四次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是20cm、16cm、12cm和8cm。你能帮他们填上去吗?
由音高柱状图可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音高越(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音高越( )。
26.敲击盛水的玻璃杯。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如果能分别敲出“duo(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C
7.B
8.B
9.B
10.B
11. 外耳 中耳 内耳
12. 高 低
13. 墙体 波
14.快慢
15. 外耳 中耳 内耳
16. 高 低
17. 固体 液体 气体
18.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听觉神经
19.√
20.√
21.×
22.√
23.×
24. 振动 强 振动
25.
慢 低 快 高
26. 4 1 3 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