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走进元曲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散曲
杂剧
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包括小令和套数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
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
《窦娥冤》《墙头马上》《西厢记》
散曲
套数
小令
“叶儿”
“散套”
篇幅短小
“套曲”
两支以上的曲子
《天净沙·秋思》
曲牌名
题目
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文场“曲状元”之称。
作者简介
因为《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原名视远,他求见寺中长老,说:“吾名视远,有心求学,无奈家贫无人指教,求长老赐名,促学业!”长老见他气宇不俗就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生于东篱,志在千里,来日定成材成器。”
从此,改成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中《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被誉“曲圣”。
郑光祖, 他的散曲“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代表作:《倩女离魂》最为著名。
白朴:字仁甫。
代表作:《裴少俊墙头马上》等。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称为秋思之祖。
代表作《汉宫秋》等。
创作背景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国家的重要官职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上层人士担任。
天净沙
:曲牌名
秋思
:题目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无法入仕,因此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恨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 / 老树 / 昏鸦,
小桥 / 流水 / 人家,
古道 / 西风 / 瘦马。
夕阳 / 西下,
断肠人 / 在 / 天涯。
全曲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
枯藤:干枯的枝蔓
干枯的枝蔓、衰老的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全曲赏析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
首句选取哪些景物,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小桥流水人家,
人家:住户、农家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瘦”妙在写马之瘦而反映出其人之漂泊,路途跋涉之艰辛。
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乡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白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采用了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描写了十种景物,但却描绘出一副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表达出了旅人凄苦的思乡之情。
这首散曲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有什么好处?
填空
选自《____________》。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大都(今北京)人,____________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元散曲
东篱
千里
元
随堂练习
课外拓展
这首散曲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给令你心动的语句写上一点批注。
“枯藤老树昏鸦”:低沉的旋律,反复诉说着一段凄婉的故事;
“小桥流水人家”:故乡不堪回首;
“古道西风瘦马”:兽尤如此,人何以堪?
“夕阳西下”:倍增迟暮苍凉之感;
“断肠人在天涯”:当此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脉脉此情谁诉?
课外拓展
请赏析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习题。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课外拓展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
B.作者用“杨花飞絮”来设障与下文的“斜”“山”构成多重障碍,加深缠绵的愁思。
C.后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声叹息,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离愁。
D.这首小令,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一位多情男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深情表露。
D
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眺,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