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26 21: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1.6 物质的分离复习溶液由 和 组成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我们学过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区别?一、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 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食盐晶体硫酸铜晶体方

石金刚石云母石膏晶体非晶体沥 青松 香有机玻璃
(塑料)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种玻璃自然界的水都是溶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们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美丽的晶体?盐场海水中的盐是如何提取出来的呢?二、晶体的形成:1、通过蒸发溶剂获得晶体。蒸发溶剂过程中溶液成分变化食盐溶液
(不饱和)饱和溶液晶体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溶剂减少
溶质不变溶剂减少
溶质减少 实 验1、烧杯中加40ml水,配制成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2、利用滴管吸取一
滴硫酸铜饱和溶液,
滴在载玻片上。3、仔细观察,有无
晶体出现?冷却热饱和溶液过程中溶液成分变化高温的
不饱和
溶液饱和溶液降温降温溶质不变
溶剂不变溶质变少
溶剂不变(不考虑溶剂蒸发)二、晶体的形成:1、通过蒸发溶剂获得晶体。2、通过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得到晶体。 二、晶体的形成:1、通过蒸发溶剂获得晶体。2、通过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得到晶体。 适用于所有物质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饱和溶液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
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
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
(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讨论: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
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
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