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教法与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 教学反思,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分析。
一、 教材分析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伸,同时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起到基础作用。
二、目标分析
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探索与小组合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敢于实践与合作精神。
⑵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一般形式。
⑶教学难点: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与学法
⑴教法分析
通过学生主动探索与小组合作,以类比发现法得出结论为主。
⑵学法分析
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类比归纳,最后抽象出有价值的结论。同时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⑴以问题形式复习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是不等式?
2.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2)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并导入新课
1.一间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5米,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
2.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3.你能找到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设计意图: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①2x2 - 13x + 11 = 0 . ②x2 - 8x - 20=0.
③x2 +12 x -15 =0.
这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自主探索,从而自主总结发现的结论,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5)巩固新知:下列方程哪些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 ( )
变式训练1:
关于x的方程(m-3)x2 + 2x-1=0,当m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关于x的方程(m-3)x2 + 2x-1=0,当m____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变式训练2:
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总结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
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课堂小结
让学生盘点今天的收获和不足。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由具体的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根据巩固练习与变式练习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