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口耳目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1 11: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识字
3 口 耳 目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五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的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站、坐”是2个表示动作的合体字,可通过图文结合、动作演示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如“坐”,可以请2个学生上来,并排坐一坐,也可出示2个人同坐在一个土堆上的图片;“站”,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哪些人的站姿能称得上“站如松”,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对文中俗语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朗读俗语时,教师先通过带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理解“如”就是“好像”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站要直,就好像一棵笔挺的松树;坐要稳,就像一口沉稳的大钟。要让学生把自己对句子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要求读得有力量,不拖沓,读出一定的精气神。
【教学总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目、手”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种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种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田字格黑板贴、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
2.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3. 学习新笔画“横折”,会写“口、目”这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摸五官”的游戏。师喊口号:“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学生用右手摸到指定位置。
【教学说明】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五官有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
2.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
1. 引导观察图画。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9页,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预设:
“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个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
“小男孩走过来和她们打招呼。”
【教学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让学生观察图片,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2. 图中还有几个生字,看一看,你认识几个?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
3. 学习“口”字
(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声母;再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韵母。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那么右下角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后来,人们把口字进化成这样的。
(3)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讲话、吃饭、喝水……)
(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 (口语、入口、开口、口水、口才、口罩等)
4. 学习“耳”字
(1)请同学们用左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右耳垂,再用右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左耳垂。
(2)出示耳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耳朵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看一看甲骨文的“耳”字,老师:“这个字太难记了,我们来认识现在的耳字。”
(3)你能用耳字口头组词吗 (耳朵、左耳、右耳、耳光、耳机、耳环等)
(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个句子吗?
5.认识“目”字
(1)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老师的衣服上,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目“字。(让学生明确:“目”就是眼睛)
(2)出示目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古象形文字。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目”字是怎样写的。
6. 图字对照,认记“手、足”两个字。
(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片上画着什么?
(2)记忆字形,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
(3)在体育活动时,哪些运动主要靠手,哪些运动主要靠脚。
师小结:我们人体器官的作用还真大,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哟!
【教学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生字时,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7、课间操
三、学写“口、目”两个字
1. 认识新笔画“横折”。
2. 让学生观察“口、目”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口”字,学生跟老师书空。看,这个口字四四方方的多漂亮,今后,我们就把口写成这个样子。
3. 师板书“目”字,学生跟着书空。注意:我们有两只眼睛,所以里边一定要写成两横。
4. 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
【教学说明】
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将“口、目”各写4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口、耳、目、手、足、站、坐”。
2.会写“耳、手”这两个生字和撇、弯钩两种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小朋友们,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学说明】
学习汉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不断地复习中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二、学习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 教师带读课文一遍。
3. 学生在文中圈出“站、坐”两个生字,认读。
4. 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课文,纠正发音。
“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多示范。
5. 理解课文。
(1)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
(2)出示挺拔的松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明确“站如松”的意思就是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直立,不要东倒西歪,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如”的意思就是“像”。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
(4)出示座钟图片,讲解“坐如钟”的意思就是坐要有坐样,要端端正正,像座钟一样。
(5)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行如风:走路时象风一样快而有力。卧如弓:睡觉时身体弯曲得弓一样,侧卧更舒适。
三、学写“耳、手”两字。
1.认识新笔画“撇”和“弯钩”
2. 让学生观察“耳、手”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耳”字,强调笔顺。请同学们跟老师书空。请注意最后一笔竖是悬针竖(像吊着一根针),起笔重,向下行笔直,然后轻轻收笔。这一笔就像耳坠,可要写长一点。
3. 师板书“手”字,学生跟着书空。注意: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横,最后一笔弯钩沿着竖中线写,弧度不要过大。
4. 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
5. 反馈、评价。
【教学说明】
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本环节的教学中,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的培养和纠正,书写前应先看清汉字的笔顺等等。我们倡导让学生少用或者不用橡皮,书写不满意也不要擦除,再认真书写一个即可,同时根据“五颗星”的要求,规范和改进学生的书写行为。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有关人体器官的字宝宝,并且知道了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要像课文里说的那样做哦!
巩固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 口 耳 目
口 目 耳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