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教学设计
【课题】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天气及其特点,会区分“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相关资料和生活体验,说出天气的特点,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2、通过读“常用天气符号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3、利用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照”表,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并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的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展示最近几天昆明市的天气预报图,以及某一天的生活指数。 提问: 你会读天气预报吗?你会关注天气预报的哪些内容? 回答 积极思考, 交流展示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 气 与 生 活 一、提问:你会如何描述今天的天气状况? 学生说出描述天气的句子,从中归纳出天气的特点 根据天气的特点,找出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的? “四季如春”、“冬冷夏热”描述的是气候。 总结气候的特点,以及与天气的区别。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完成课本57页的活动,了解不同的天气对人类生活会带来好和不好的影响。 四、展示一些灾害性天气 回答 短时间、多变 区分天气与气候 总结灾害性天气有哪些 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天气的特点
看 图 识 天 气 卫星云图 展示卫星云图,认识不同颜色表示的事物。通过卫星云图判断天气状况。 常见的天气符号 1、 学生阅读课本天气符号的图,完成学案。 学生先填写,教师展示不同类别的天气,学生从众多天气符号的卡片中找出正确天气符号,提问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并注意归纳天气符号特点。 2、教师讲解风向与风力。 3、小组活动(读“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 (1):选择图中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根据提示模仿播报天气预报 (2):以下文字天气预报,任选其一,将天气符号及相关信息绘在图中 a. 乌鲁木齐未来24小时天气:多云转晴,最高温度2℃,最低温度零下7℃。 b. 拉萨未来24小时天气:多云,最高温度16℃,最低温度零下2℃。 c. 武汉未来24小时天气:小雨转阴,最高温度14℃,最低温度8℃。 完成学案 小组完成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展示时,找到相应的天气符号贴到黑板上。 先学后教 通过读和绘天气符号,突破难点。
关 注 空 气 质 量 展示天气预报图中出现的空气质量,有的城市空气已经出现轻度、中度污染,例如近几年出现的雾霾天气。视频介绍雾霾天气。 空气污染指数 读课本61页的图表完成问题。 展示漫画,认识造成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目前出现的一些列环境问题; 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完成学案 结合实际生活说出哪些措施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 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小结 强调重难点
【巩固练习】
学案第2页的练习题,自检自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