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西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西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1 07: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江西上饶·七年级期末)如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以下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
①西汉 ②东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
3.(2022·江西南昌·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单元主题,与下图目录相关的单元主题应是
目录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A.统一国家的建立第 B.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5.(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6.(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苻坚骄傲轻敌 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前秦士兵人数比东晋少
7.(2022·江西南昌·七年级期末)下列成语典故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有(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9.(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A.北魏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10.(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北魏迁都的条件
C.北魏迁都的原因 D.汉化措施的问题
11.(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是《三字经》中的一段话,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B.这一时期分裂动荡,阻碍了民族间的交往
C.这一时期南方相继出现四个政权
D.民族交融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特点
12.(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 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3.(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他为一统天下,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念,全方位、大气魄的效仿汉族,使北魏从奴隶制迅速转化为封建制。”“他”是指( )
A.秦始皇嬴政 B.汉光武帝刘秀 C.晋武帝司马炎 D.孝文帝拓跋宏
14.(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历史事件的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整顿吏治 B.迁都长安 C.汉化政策 D.改革田制
15.(2022·江西上饶·七年级期末)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皇帝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措施。根据表格内容可推断这位皇帝是
措施 具体内容
迁都 迁都洛阳
汉化政策 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A.汉武帝
B.孝文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16.(2022·江西抚州·七年级期末)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D.改用汉族姓氏
17.(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 B.商业贸易繁荣
C.政治清明稳定 D.中外交流频繁
18.(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以上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是
A.政权并立 B.商业繁荣 C.民族交融 D.战争频繁
19.(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
A.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B.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C.加速了民族融合 D.加快了国家统一步伐
20.(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朝政后,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
A.桂陵之战
B.垓下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1.(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
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C.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
22.(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读材料一所示地图,完成以下题目:
①图一是________________,图二是________________,图三是秦朝形势图
②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时期诸侯国控制地方手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摘自《闽西史志》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客家先民逃往长江流域的原因。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探讨两则信息之间的联系。
材料四 自永嘉五年以后,虽然有大批中原的土族南渡,但仍有很多的汉人留在北方;新迁入的游牧民族自然也挟带着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起了双方的“文化采借”。在大部分时期,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
——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四,归纳这一时期,汉族与游牧民族“文化采借”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共同政治特点.
23.(2022·江西上饶·七年级期末)民族交融,主题探究。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
【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概括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24.(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的改革措施 为什么
材料二 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
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积极意义。
(4)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5.(2022·江西九江·七年级期末)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摘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四:
鲜卑姓 改变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尉迟 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齐桓公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_________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_________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_________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_________
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四所反映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
26.(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样对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并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商君”是哪个历史人物?写出以上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薰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历史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中国古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有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你认为这些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7.(2022·江西·余干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商君”是谁?指出这个历史事件的性质。
(2)据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他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两次改革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8.(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春秋战国多年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春秋初年有百余国,战国初年只有20余国。周边的蛮,夷等,民族不断袭扰中原,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其处,战国兼并战争比春秋争霸战争更加激烈,频繁,规模也更大。
(1)结合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教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客家先民逃往长江流域的原因。
材料三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游收民族挟带着固有的生活方式迁入中原,引起了与中原汉人的“文化采借”。在大部分时期内,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时期汉族与游牧民族“文化采借”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该时期“文化采借”的典型史实。
(4)综合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共同政治特点。
29.(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这次改革对该国有什么重大作用?
(2)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古代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
(3)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0.(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发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5)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31.(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见下图:两幅魏晋墓葬壁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融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见下图《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对双方生活的影响》
(4)有人说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仅仅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少数民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四图片中的史实举例说明。
32.(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仍操胡音者“降爵黜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3)你从孝文帝的身上学到什么样的精神?
(4)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他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33.(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
(1)请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的趋势。
材料二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壬寅,(孝文帝)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收《魏书》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融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34.(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民族关系是历朝历代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 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族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华夏族后来,演变成了什么民族?
材料二 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击走匈奴, 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徒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
——《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蒙恬北击匈奴对游牧地区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材料四 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 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国史大纲》
(4)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整体的汉化”对鲜卑族发展有什么影响?
(5)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图片a政权分为了东魏和西魏,结合课本所学,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由此可知a政权是北魏,它的建立者是鲜卑族。B符合题意;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匈奴建立前赵、北凉、夏等,A不合题意;羯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C不合题意;公元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解题的关键首先确定a政权,学生需要看明白图片,得出问题项政权与其他政权的关系。a政权是北方十六国的政权,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由此可知北魏,答案呼之欲出。
2.B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西汉定都长安;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东晋定都于建康;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魏、东汉、西晋、北魏等政权都曾在洛阳定都。故选B。
3.D
【解析】根据材料“第16课 三国鼎立,第17课 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繁荣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三国时期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短暂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处于东晋统治时期,此后东晋后出现宋、齐、梁、陈的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先后形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ABD与图中信息无关,排除。
5.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淝水之战
6.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进行决战。因此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前秦士兵人数比东晋少”。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属于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
7.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破釜沉舟跟巨鹿之战相关,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四面楚歌跟垓下之战相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8.D
【解析】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说明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他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交往,D正确,ABC排除。故选D。
9.A
【解析】根据“迁都洛阳,并推行系列汉化措施”等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为了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故选A;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都没有实行过迁都,更没有迁都洛阳,排除BCD。
10.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北魏迁都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北魏迁都的条件、汉化措施的问题,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指的是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指的是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与史实不相符的是“阻碍了民族间的交往”。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融合趋势增强。孝文帝下令百官改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人通婚、迁都洛阳等。孝文帝废旧俗兴汉化的措施,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正确;废分封行县制、废土地国有兴私有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排除A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西汉汉武帝的措施,排除D。故选C
13.D
【解析】根据材料“效仿汉族,使北魏从奴隶制迅速转化为封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实行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明,使北魏从奴隶制迅速转为封建制,并且加强了北方民族融合,为此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秦始皇嬴政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与北魏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刘切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与北魏无关,排除B项;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开国皇帝,与北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解析】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采开创性的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C项正确;整顿吏治好改革田制都算是开创性政策,排除;孝文帝迁都洛阳,排除B项。故选C项。
15.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并进行改革,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等。故答案为B。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16.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包括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所以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B项正确;与汉族联姻有利于汉化,排除A项;汉族的官制与皇帝的谥号无关,排除C项;改用汉姓有利于汉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致使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即“五胡”到隋唐时期已经汉化,与汉族无异。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C
【解析】根据“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等结合所学知识,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我国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9.A
【解析】商鞅变法中确立了郡县制和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社会封建化的发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也有利于社会的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提高国家的实力不是从社会进程发展的角度来看,排除B项;商鞅变法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没有推动北魏统一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暂时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D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垓下之战发生在楚汉之争时期,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的重要战役,ABC排除。故选D。
21.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风声鹤唳”及交战双方可以判断出该战役是淝水之战,该战役促使北方的强国前秦瓦解,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C正确;材料是对魏晋时期的淝水战役的描述,AB排除;淝水之战延缓了南北统一的进程,D排除。故选C。
22.(1) 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 从分裂走向统一
(2)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不世袭。
(3)躲避战乱和灾荒;人口南迁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4)相互学习,以汉化为主
(5)战乱频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解析】(1)
根据地图可知,图一中在城濮发生的的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著名战役,说明图一是春秋诸侯争霸形势图;图二中也可通过重要战役发生地判断,桂陵、马陵、长平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发生地,说明图二是战国形势图。通过对比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说明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分裂走向统一。
(2)
根据材料可知,“一些诸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说明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不世袭,由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说明客家先民逃往长江流域的原因是躲避北方的战乱和灾荒;“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说明客家人的形成是人口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同时,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文化技艺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根据材料可知,“在大部分时期,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说明“文化采借”指的是相互学习,以汉化为主。
(5)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而战争在客观上促进国家趋向统一,促进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也处于分裂状态,出现了多个政权分立的局面,期间北方多战乱,造成民族迁徙,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也趋向统一。所以共同政治特点是战乱频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23.(1)黄帝和炎帝;特点: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
(2)秦始皇;政治措施:实施推恩令;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匈奴、鲜卑、羯、氐、羌;北魏孝文帝改革。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依存;民族平等,和谐共处;民族交流,友好交往;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等。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华夏民族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根据材料“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3) 根据材料“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五胡内迁,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根据材料“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史称“北魏孝文帝改革”。
(4) 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开放性设问,结合以上材料,围绕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依存;民族平等,和谐共处;民族交流,友好交往;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等。
24.(1)商鞅变法。
(2)支持;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措施,对农民有利。
(3)“他”:北魏孝文帝;
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
积极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4)启示: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2)
根据材料一“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措施,对农民有利,深受秦国的农民喜欢,因此,秦国的农民支持商鞅的改革措施。
(3)
根据材料“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所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材料“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后期的改革是在孝文帝的亲自主持下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如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25.(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①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织或统一度量衡。③奖励军功。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⑤推行县制。
(3)孝文帝。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若答适应北方民族大交融趋势或巩固统治亦可)
(4)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5)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实现了国富兵强,为齐桓公称霸打下来坚实的经济基础,使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的改革,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奖励农耕”。统一度量衡等;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奖励军功”;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即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是“推行县制”。
(3)根据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是北魏杰出的帝王,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鲜卑族政治改革家。他顺应形势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格反映的是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卑微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还有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26.(1)商鞅商鞅变法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2)北魏孝文帝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3)加速了历史发展进程;推动了历史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
公元前 365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因此,依据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可知“商君”是指商鞅;材料一中事件是指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鲜卑族首领孝文帝实行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因此,依据材料二“使其整体的汉化”可知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历史人物是孝文帝;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3)
依据材料中商鞅和孝文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所学可知,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了历史发展进程、推动了历史发展以及促进了社会进步等作用。
27.(1)商鞅变法;商鞅(卫鞅、公孙鞅);新兴地主阶级改革。
(2)北魏鲜卑族;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3)改革是强国之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等。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指的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变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典范,新兴地主阶级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改革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所以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或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2)
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是北魏统治者,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说明改革措施是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这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迁都使北魏增强了北方黄河领域的统治,增强了北魏实力。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说明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秦国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孝文帝改革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这都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各自时代发展的潮流,说明改革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积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等。
28.(1)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现象:北人南迁或客家人的由来
原因:战乱和灾荒。
(3)特点:相互学习,以汉化为主。
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
(4)战乱频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任写两个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春秋初年有百余国,战国初年只有20余国”“周边的蛮,夷等,民族不断袭扰中原,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其处”,概括可知,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
根据材料“ 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教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北人南迁(或客家人的由来);根据材料“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可知,导致客家先民逃往长江流域的原因是战乱和灾荒。
(3)
根据材料二“游收民族挟带着固有的生活方式迁入中原,引起了与中原汉人的“文化采借”。在大部分时期内,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归纳可知,这一时期汉族与游牧民族“文化采借”的特点是:相互学习,以汉化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文化采借”的典型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共同政治特点是战乱频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29.(1)商鞅。秦国。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鲜卑族。改汉姓、说汉话,易汉服,改籍贯,与汉族通婚。
(3)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坚持改革创新。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卫鞅”是商鞅。“孝公”是秦国国君。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
“孝文帝”是鲜卑族。措施:根据材料二可知,有改汉姓、说汉话,易汉服,根据所学可知,还有改籍贯,与汉族通婚等措施。
(3)
综合材料,可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坚持改革创新等角度分析回答。
30.(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秦孝公。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改鲜卑姓为汉姓;洛阳
(4)促进了民族交融
(5)借鉴: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人才,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
【解析】(1)依据材料一“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的信息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2)依据材料二“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采取奖励军功的措施,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3)依据材料三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的信息可知,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改鲜卑姓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迁都至洛阳。
(4)依据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
(5)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的借鉴之处是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人才,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
31.(1)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2)变化:由游牧文明到定居生活(农耕文明)。
(3)影响: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经济与文化交流;推动(少数民族)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形成了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经济发展;为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态度:不同意。说明:材料四中,少数民族的乐器影响了中原汉人的乐器;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坐具,沿用至今。
【解析】(1)根据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可归纳出民族意识觉醒;根据“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可归纳出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2)依据材料二“牧马图”“耕牛图”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变化是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3)根据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经济与文化交流;推动(少数民族)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根据“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可归纳出形成了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可归纳出促进“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经济发展;为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根据“《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对双方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少数民族的乐器影响了中原汉人的乐器;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坐具,沿用至今。所以我不同意“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仅仅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少数民族”的说法。
32.(1)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3)①学习到他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的精神;②学习到他顺应民意,顺应历史潮流而勇于进取的精神。(只要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4)看法一:不同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或从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看法二:同意。从鲜卑族的立场上看,他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弱和鲜卑族的消亡。一个民族在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存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言之有理,答出看法)
【解析】(1)
依据材料一可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
依据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仍操胡音者‘降爵黜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提倡与汉族联姻;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
(3)
本题为开放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在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中,能够冲破重重阻力,坚持改革,可见其胆识和魄力,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的精神;学习到他顺应民意,顺应历史潮流而勇于进取的精神。
(4)
本题因所处立场不同,可以有两种观点,同意或者不同意,结合自己实际已有知识水平,选择自己最拿手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比如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选择不同意的观点,就从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方面回答即可,如果站在鲜卑族的立场看,选择同意的观点,就从此场改革对鲜卑族的不利影响方面作答即可。
33.(1)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人民迁往江南(或者南方)。
(2)原因:①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比较安定。③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生产。⑤南迁人民和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3)①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②措施: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迁都洛阳。
(4)主流:和平友好或民族交融等。(言之有理即可),民族意识: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解析】(1)根据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的趋势,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人民迁往江南。
(2)根据材料一,可知人口南迁,根据材料二,由“天下太平,气候适宜”,可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由“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可知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发展。因此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①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比较安定。③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生产。⑤南迁人民和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3)根据材料三“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壬寅,(孝文帝)革衣服之制……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可知他还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迁都洛阳等措施促进民族融合。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主流是民族交融,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的民族意识。
34.(1)炎黄联盟;汉族
(2)将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
(3)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4)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加强民族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共同繁荣的道路等。(任意两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夏族是在炎黄联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炎帝和黄帝也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华夏族后来,演变成了汉族。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可知,蒙恬北击匈奴对游牧地区产生的影响是:将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晋时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的社会状况。
(4)根据材料四中的“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 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可知,材料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整体的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推动了民族的统一。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加强民族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共同繁荣的道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