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1 19: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时数 40分钟 适用对象 初二(6)班学生
使用课室 初二(6)班教室
课程标准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 2、学生能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自主阅读课本,找出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的相关信息; 学生能材料,指出全国工人运动失败带来的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3课,承接上一课《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契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对辛亥革命的目标和性质、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等有一定了解。 初二的学生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文字材料分析能力较低,对图片、视频等较直观的材料感知更强烈。另外,1、2班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好奇心强,参与讨论的热情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难点: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策略与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影像教学法
教具、参考书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导入】播放视频,回顾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 教师讲述:我们这个学期学的是中国近代史。近代以来,中国备受屈辱,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努力地去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现在就让我们去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教师行为: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各个阶级都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有没有哪个阶级完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任务呢?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提问:那我们到底缺了什么?中国的路到底在何方呢?谁才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成立条件 【环节一】展示《共产党宣言》和十月革命的图片,补充背景。 教师讲述: 说到中国共产党,就不得不提到马克思主义。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环节二】展示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看课本第一段,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来宣传呢? 学生回答:报刊;团体。 教师讲述: 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教师提问:既然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那要向谁宣传? 学生回答:工人阶级。 材料一: 材料二:往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吴玉章回忆录》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向工人阶级宣传?怎样向工人阶级宣传? 学生回答: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课本64页第二段) 教师讲述:创办了报刊,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团体有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只是一些研究和宣传的文化团体。 1920年,陈独秀建立了第一个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全国各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组织不止是文化团体,而是政治组织了。 教师提问:综上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课本67页,“课后活动”第1题。 学生回答:略。
三、党的诞生 【环节三】展示图片,再现中共一大召开时的场景。展示中共一大相关信息的表格,让学生看课本完成表格。播放《觉醒年代》结局,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共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实现感情升华。 教师讲述:在以上条件成熟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举行会议。 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有一个人突然闯入,说:“不好意思,走错了。”然后就离开。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密探,建议立即停会,大家分头离开。果然,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包围了一大会址,法籍警官亲自带人进入室内询问搜查,没有找到多少证据,威胁警告一番后撤走了。 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他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 下午5时,湖面上一艘汽艇急驰而来。大家立即藏起文件,桌上摆出麻将牌,装扮成游客。后来打听到这是当地士绅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会议仍继续进行。 教师提问:阅读课本65-66页,找出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今年是几几年?2021年,刚好是建党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课本上补一下性质。还记得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吗?资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教师提问:播放视频,结合课本66页,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教师提问: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学生回答: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教师讲述: 之前的领导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1912年组成国民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奋斗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之前我们讲五四运动时,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有很多“新”。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环节四】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讨论一大、二大在纲领上的不同。 教师提问:阅读课本66页,思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相同:坚持了一大规定的最终奋斗目标,说明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继续。不同:提出最低纲领,明确民主革命纲领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一看到“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你想到了哪个词?反帝反封建。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之前五四运动提出了怎样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为什么不说是五四运动第一次提出的? 学生回答:一个是口号,一个是纲领。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对中国国情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简单地认为既然我们是无产阶级政党,那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但问题是,现在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并没有掌权。都没有掌权,哪还谈得上什么推不推翻。现在中国最大的敌人是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我们要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挽救民族危亡,再去实现共产主义。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环节五】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的相关信息。展示材料,说明全国工人运动失败带来的教训。 教师讲述: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就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下,出现了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教师提问:看课本66页,背景、时间、表现、高潮? 学生回答:略。 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教师提问: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反思,如此轰轰烈烈的全国工人运动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我们到底要怎样做呢?对此,毛泽东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里“真正的朋友”指的是谁?“真正的敌人”指的又是谁? 学生回答:国民党,也就是之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 教师提问:所以为了打败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应该怎么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合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这就是下节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内容了。
五、总结(3min) 【环节七】展示思维导图,进行本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成立条件 1、思想 2、阶级 3、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