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山西月考)下列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示意我国花岗岩地貌三清山“巨蟒出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岩体在左图中应属于( )
A.④一变质岩 B.①一沉积岩 C.③一侵入岩 D.②一喷出岩
2.图示②③两类岩石转化为①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岩浆侵入
(2021高二上·山东月考) 2021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的12件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西藏博物馆收藏。其中1件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图)制作工艺精良,专家建议暂定为三级文物(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经过长时期复杂置换作用而形成的)。读下面两图,完成问题。
3.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属于( )
A.② B.③ C.④ D.⑤
4.铜鎏金水晶嵌的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C.置换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2021高二上·福州期中)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资料显示其位置曾发生过变化,监测表明目前其湖水深度还在加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与贝加尔湖成因相似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杭州西湖 C.洪泽湖 D.渭河平原
8.推测原贝加尔湖位于现在位置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色楞格河穿过巴尔古津山后,注入贝加尔湖之前( )
A.流经三角洲 B.形成河漫滩 C.侵蚀加强 D.流速加快
(2021高二上·葫芦岛月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地的地质构造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11.乙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沉积作用→风化剥蚀→地壳下降→褶皱弯曲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褶皱弯曲→风化剥蚀
C.褶皱弯曲→地壳上升→风化剥蚀→沉积作用
D.地壳下降→褶皱弯曲→沉积作用→风化剥蚀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该河段右岸侵蚀严重,实线与虚线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甲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C.实线所表示的河岸形成时期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D.丙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13.下列关于该河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处为河流的右岸 B.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C.该河流处于发育初期 D.该河流有可能形成牛轭湖
(2021高二上·杭州期中)图 1 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 2 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欲使直径为 0.1 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B.0.5 cm/s C.0.8 cm/s D.30 cm/s
15.图 1 能够反映图 2 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高二上·珠海期中)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
17.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2021高二上·珠海期中)通天河曲麻菜县至玉树市段,由于高山林立,河道弯曲,形成曲流与峡谷的组合体,这一立体的景观是一种特殊的蛇曲——嵌入式蛇曲。图甲为蛇曲示意图,图乙为通天河嵌入式蛇曲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推测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
A.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形成峡谷,继续侧蚀形成曲流
B.地壳下陷,河流自低矮处流经并且不断下蚀和侧蚀
C.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抬升保留弯曲并继续侵蚀
D.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下陷形成谷地并继续下蚀
19.嵌入式蛇曲形成后,若河流流速较快,可能会形成( )
A.瀑布 B.牛轭湖 C.溶洞 D.冲积扇
二、综合题
20.(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 ,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地 (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月,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 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 、 。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 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 地貌,其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对地表土壤产生的影响为 。
21.(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上中下游景观差异很大。下图为长江水系图和沿线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④的地貌名称:① ,④ 。
(2)图②为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a.b、c、d中表示凹岸的是 ,是由 (外力作用)形成的;适宜发展农田和建村庄的是 。
(3)说出图中③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4)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________。
A.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小 B.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长江中游的流域面积会增大 D.长江入海年径流总量会增加
22.(2020高二上·海南期末)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乙是 岩,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以下地区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 。(填字母)
A.华山B.喜马拉雅山C.武夷山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 作用,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 作用。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
(4)海南的石花水洞、仙安石林都属于美丽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 岩,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 岩。
23.(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km,最深处6009 km,平均深度2268 km,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1)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过程。
材料三 距今两亿年前,云贵桂地区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2)指出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材料四 右上图为丽江西北地区的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3)说明云南丽江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
三、图文分析题
24.(2021高二上·葫芦岛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如黄土地貌、冲积扇、山地、沙丘地貌等(如下图)。
(1)分别指明图中泰山、沙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在我国诸多名山中,泰山素有“五岳独尊”之美誉,以雄伟而闻名于世。其实泰山的实际海拔并不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居第三位。试从地形角度说明泰山以雄伟而闻名的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和冲积扇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的判读技巧: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1.根据材料“右图示意我国花岗岩地貌三清山“巨蟒出山”景观”,图示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岩体是侵入岩,根据物质循环过程可知,⑤来源于地幔,因此为岩浆;岩浆生成岩浆岩,因此③为地下形成的侵入岩;④为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由沉积物生成沉积岩可知,①为沉积岩,因此②为变质岩。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图示②变质岩和③侵入岩两类岩石形成在地下,要形成①类岩石(沉积岩),得先经过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侵蚀掉后,出露地表,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再经固结成岩而形成沉积岩,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B
4.A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一、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化石;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发生过程:
岩浆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圈及地壳局部地段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温熔融状物质。它通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最后通过重熔再生又成为岩浆。
3.②为岩浆岩进入变质环境;③是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过程,形成变质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因此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属于③变质作用;④是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进入沉积环境;⑤沉积环境中的岩石经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4.根据材料“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经过长时期复杂置换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宝石的形成过程,先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石灰岩),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大理岩),然后岩浆侵入大理岩内,再经过置换作用,形成宝石。由此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5.C
6.C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
5.在图乙中,三大类岩石都能重融再生形成岩浆,可判断①为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可判断出②为岩浆岩,沉积岩主要由风化作用后的碎屑物堆积固结成岩形成,可判断出④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以上判断,②为岩浆岩,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该景观的主体为花岗岩,所以首先要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故首先应经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在地表以下,根据材料,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所以第二步应该经过地壳的抬升作用,使花岗岩露出地表,露出地表之后接受第三步的在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受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所以先后顺序是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断层;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7.材料信息表明,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表明贝加尔湖是内力作用中断裂下陷形成。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杭州西湖属于海迹湖,B错误;洪泽湖是河成湖,C错误;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形成,与贝加尔湖成因最相似,D正确。故答案为:D。
8.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北部有前贝加尔洼地,说明原来湖泊在目前的前贝加尔洼地,后因现贝加尔湖地区断裂下陷更强,地势更低,湖水从西北的洼地流入目前湖泊的位置,因此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西北方向,B正确。贝加尔湖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都有较高的坡地和山地,成为贝加尔湖原来位置的可能性小,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色楞格河上游落差大,在穿过巴尔古津山前流域面积较大,注入贝加尔湖前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B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断层;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地垒和地堑)与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
(1)背斜成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上隆起为背斜,形成山地;(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2)向斜成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下凹陷为向斜,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3)背斜和向斜的2种判断方法:①岩层弯曲方向
②岩层新老关系(如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4)地垒——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泰山、庐山、华山。
(5)地堑——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下陷,形成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6)断层——岩层断裂、破碎,易被侵蚀成低地,发育成河流、河谷,有泉水、湖泊。
10.结合图中甲地的地层与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可知,甲地岩层呈现断块下降,且岩层近乎直立,从中间向两侧的岩层并没有呈现新老关系的递变,因此,甲地地质构造应为地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乙地岩层从核心到两翼呈现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可知乙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石灰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因此其地貌的形成过程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后受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弯曲形成褶皱;褶皱中的背斜构造顶部在张力的作用下,岩层破碎,接受风化剥蚀形成图示地貌景观. 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2.C
13.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平直河流处,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故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沉积、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弯曲河段,凸岸沉积凹岸侵蚀。
12.河岸线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A错误;甲处,丙处河岸为凸岸,以沉积为主,B、D错误;因凸岸沉积凹岸侵蚀,实线所表示的河岸形成时期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正确。故答案为:C。
13.顺着流水方向,乙处为河流的右岸,A正确,不合题意;据材料可知,该河段右岸侵蚀严重,因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故该河流位于北半球,B正确,不合题意;该河流已发育河曲,表明地形平坦,以侧蚀为主,处于成熟期,C错误,符合题意;该河流河曲发育,到一定时期会裁弯取直,有可能形成牛轭湖,D正确,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有关。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 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这种由于河流流速的有规律变化,其搬运物按颗粒粗、细在空间上有规律地分离沉积的现象,叫做河流搬运、沉积过程中的机械分选作用。。
14.直径为 0.1 mm颗粒与下面曲线交点流速约 0.8 cm/s ,河流流速大于0.8 cm/s时直径为 0.1 mm颗粒处于搬运状态 ;河流流速小于0.8 cm/s时直径为 0.1 mm 颗粒处于沉积状态,所以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0.8 cm/s ,直径为 0.1 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
故答案为:C
15.图1中甲为侵蚀,丙为搬运,乙丁为沉积,图 2 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AC错误;河流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逐渐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沉积的是颗粒较小的,乙颗粒为沙,丁颗粒为砾石,乙颗粒小。B正确,丁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6.C
17.A
【知识点】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解析】【点评】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流水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
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16.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来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和地震。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是由外来作用形成的,岩浆喷出或侵入是内力作用,上海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微弱,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岩石,易受流水的侵蚀与溶蚀而形成各种形态,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A.读图可知,“女王头”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必然会受到海水的侵蚀,野外的岩石都会受到风化作用。故A正确;
B.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台湾在湿润地区,风力作用不属于主导因素,故B错误;
C.化学溶蚀指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不具体指某一种外力作用。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台湾在湿润地区,故C错误;
D.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女王头”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8.C
19.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
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
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
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18.侧蚀作用强烈是蛇曲形成的原因。蛇曲先形成于平原地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遇到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下切,而河流的流动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中,因此在保留原有蛇曲形态的同时一直下切到岩石中,形成嵌入式蛇曲。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9.A.瀑布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才会形成,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虽然高山林立,但曲流河段地势落差小,故A错误;
B.牛轭湖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如果河流流速快,则河流极易被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B正确;
C.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处地下,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河流水流速度变快不会形成溶洞,故C错误;
D.冲积扇形成于出山口位置,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山口处堆积形成的,从图中可看出当地并不位于出山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0.【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
(2)④;风力侵蚀;风力搬运
(3)C;喀斯特;流水溶蚀(侵蚀);土层薄、土壤贫瘠或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1中①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该地貌景观在黄土高原常见,为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图2中A地位于黄土高原区。
(2)根据乙同学的描述“飞沙走石、成群结队的沙砾”等分析可知,该地应该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符合图1中的④,沙漠广布,多风沙地貌;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多大风;“魔鬼城”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尘暴为大风携带大量地面沙砾,应为风力搬运作用。
(3)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片③地为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C地拍摄的;由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石灰岩分布广泛,容易被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层浅薄;因石灰岩渗水性强,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土壤水分条件差,土壤贫瘠。
【点评】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石钟乳、石柱、石笋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丹霞地貌。
(2) 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漫滩平原。
(3)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4)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5)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挪威曲折的海岸线、北美五大湖——冰蚀湖)。
(6)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湖)
(7)海水侵蚀地貌:①海蚀崖、②海蚀柱、③海蚀穴(洞)、④海蚀拱桥
(8) 海水堆积地貌:①海滩、②沙洲
21.【答案】(1)V型谷;河口三角洲
(2)b、c;流水侵蚀;a、d
(3)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堆积地貌
(4)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①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V型谷,④地貌是河口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2)图②为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从岸来看,a、b、c、d中表示凹岸的是bc,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适宜发展农田和建村庄的是凸岸,即ad。
(3)图中③地貌是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4)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库拦截泥沙,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加,A错误。水库拦截洪水,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正确。长江中游的流域面积不会变化,C错误。长江入海年径流总量不变,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22.【答案】(1)岩浆岩;A
(2)风力侵蚀;西北;风力沉积
(3)EDC
(4)石灰;大理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据图甲中箭头的特点可知,箭头“三进一出”的位置为岩浆,即丙为岩浆;“三出一进”的位置为岩浆岩,即乙为岩浆岩;则甲为沉积岩。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属于地垒, 华山属于地垒形成的断块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一样的,故A正确;喜马拉雅山脉是褶皱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B错误;武夷山脉属于褶皱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太湖平原是一个构造下沉的盆地,后来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D错误。(2)据图可知,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沙丘的形成主要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3)据图可知,DE为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岩层越老,所以E较D先形成,而C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应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所以C最后形成,因此,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EDC。(4)喀斯特地貌一般是流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大理岩。
【点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三大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地震和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23.【答案】(1)内外力共同作用;(内力作用)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外力作用)长期受雅鲁藏布江河流水侵蚀下切
(2)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发生沉积形成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运动形成高原山地;地表及地下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3)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峡谷是长期受流水向下侵蚀形成。(2)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结合材料“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可知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3)沙砾、砂岩和泥岩为沉积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隆起形成山地的原因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千龟山形态是由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
【点评】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24.【答案】(1)泰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并有断层发育。沙丘:外力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2)泰山属于断块(块状)山,在华北平原上崛起,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大,形成强烈的对比。
(3)相同点:两者形成都与流水作用有关。不同点:黄土高原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的结果。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断层
【解析】【分析】(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塑造高山和低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泰山为断块山,有断层发育,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地层,那就是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沙丘属于风力沉积而成的地貌: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属于外力作用中的风力堆积作用。
(2)平原海拔小于200米,丘陵海拔介于200米和500米之间。泰山属于断块(块状)山,边缘有断层发育。泰山位于华北平原东侧的山东丘陵之上、在二者的衬托下,原本海拔并不高,却显得鹤立鸡群,十分雄伟。
(3)黄土土质疏松,而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在流水冲蚀作用下形成沟谷。在流出山口的位置,地形一下开阔起来,且变得平坦、水流速度变缓,其搬运的泥沙便在此沉积下来,呈扇形分布,形成冲积扇。故高原沟谷地貌和冲积扇都是流水作用的结果,但沟谷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的结果。
【点评】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石钟乳、石柱、石笋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丹霞地貌。
(2) 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漫滩平原。
(3)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4)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5)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挪威曲折的海岸线、北美五大湖——冰蚀湖)。
(6)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湖)
(7)海水侵蚀地貌:①海蚀崖、②海蚀柱、③海蚀穴(洞)、④海蚀拱桥
(8) 海水堆积地貌:①海滩、②沙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二上·山西月考)下列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示意我国花岗岩地貌三清山“巨蟒出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岩体在左图中应属于( )
A.④一变质岩 B.①一沉积岩 C.③一侵入岩 D.②一喷出岩
2.图示②③两类岩石转化为①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岩浆侵入
【答案】1.C
2.B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的判读技巧: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1.根据材料“右图示意我国花岗岩地貌三清山“巨蟒出山”景观”,图示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岩体是侵入岩,根据物质循环过程可知,⑤来源于地幔,因此为岩浆;岩浆生成岩浆岩,因此③为地下形成的侵入岩;④为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由沉积物生成沉积岩可知,①为沉积岩,因此②为变质岩。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图示②变质岩和③侵入岩两类岩石形成在地下,要形成①类岩石(沉积岩),得先经过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侵蚀掉后,出露地表,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再经固结成岩而形成沉积岩,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山东月考) 2021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的12件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西藏博物馆收藏。其中1件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图)制作工艺精良,专家建议暂定为三级文物(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经过长时期复杂置换作用而形成的)。读下面两图,完成问题。
3.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属于( )
A.② B.③ C.④ D.⑤
4.铜鎏金水晶嵌的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C.置换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答案】3.B
4.A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一、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化石;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发生过程:
岩浆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圈及地壳局部地段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温熔融状物质。它通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最后通过重熔再生又成为岩浆。
3.②为岩浆岩进入变质环境;③是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过程,形成变质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因此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属于③变质作用;④是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进入沉积环境;⑤沉积环境中的岩石经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4.根据材料“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经过长时期复杂置换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宝石的形成过程,先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石灰岩),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大理岩),然后岩浆侵入大理岩内,再经过置换作用,形成宝石。由此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福州期中)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答案】5.C
6.C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
5.在图乙中,三大类岩石都能重融再生形成岩浆,可判断①为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可判断出②为岩浆岩,沉积岩主要由风化作用后的碎屑物堆积固结成岩形成,可判断出④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以上判断,②为岩浆岩,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该景观的主体为花岗岩,所以首先要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故首先应经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在地表以下,根据材料,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所以第二步应该经过地壳的抬升作用,使花岗岩露出地表,露出地表之后接受第三步的在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受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所以先后顺序是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资料显示其位置曾发生过变化,监测表明目前其湖水深度还在加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与贝加尔湖成因相似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杭州西湖 C.洪泽湖 D.渭河平原
8.推测原贝加尔湖位于现在位置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色楞格河穿过巴尔古津山后,注入贝加尔湖之前( )
A.流经三角洲 B.形成河漫滩 C.侵蚀加强 D.流速加快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断层;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7.材料信息表明,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表明贝加尔湖是内力作用中断裂下陷形成。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杭州西湖属于海迹湖,B错误;洪泽湖是河成湖,C错误;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形成,与贝加尔湖成因最相似,D正确。故答案为:D。
8.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北部有前贝加尔洼地,说明原来湖泊在目前的前贝加尔洼地,后因现贝加尔湖地区断裂下陷更强,地势更低,湖水从西北的洼地流入目前湖泊的位置,因此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西北方向,B正确。贝加尔湖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都有较高的坡地和山地,成为贝加尔湖原来位置的可能性小,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色楞格河上游落差大,在穿过巴尔古津山前流域面积较大,注入贝加尔湖前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葫芦岛月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地的地质构造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11.乙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沉积作用→风化剥蚀→地壳下降→褶皱弯曲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褶皱弯曲→风化剥蚀
C.褶皱弯曲→地壳上升→风化剥蚀→沉积作用
D.地壳下降→褶皱弯曲→沉积作用→风化剥蚀
【答案】10.B
11.B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断层;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地垒和地堑)与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
(1)背斜成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上隆起为背斜,形成山地;(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2)向斜成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下凹陷为向斜,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3)背斜和向斜的2种判断方法:①岩层弯曲方向
②岩层新老关系(如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4)地垒——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泰山、庐山、华山。
(5)地堑——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下陷,形成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6)断层——岩层断裂、破碎,易被侵蚀成低地,发育成河流、河谷,有泉水、湖泊。
10.结合图中甲地的地层与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可知,甲地岩层呈现断块下降,且岩层近乎直立,从中间向两侧的岩层并没有呈现新老关系的递变,因此,甲地地质构造应为地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乙地岩层从核心到两翼呈现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可知乙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石灰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因此其地貌的形成过程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后受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弯曲形成褶皱;褶皱中的背斜构造顶部在张力的作用下,岩层破碎,接受风化剥蚀形成图示地貌景观. 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该河段右岸侵蚀严重,实线与虚线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甲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C.实线所表示的河岸形成时期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D.丙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13.下列关于该河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处为河流的右岸 B.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C.该河流处于发育初期 D.该河流有可能形成牛轭湖
【答案】12.C
13.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平直河流处,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故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沉积、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弯曲河段,凸岸沉积凹岸侵蚀。
12.河岸线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A错误;甲处,丙处河岸为凸岸,以沉积为主,B、D错误;因凸岸沉积凹岸侵蚀,实线所表示的河岸形成时期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正确。故答案为:C。
13.顺着流水方向,乙处为河流的右岸,A正确,不合题意;据材料可知,该河段右岸侵蚀严重,因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故该河流位于北半球,B正确,不合题意;该河流已发育河曲,表明地形平坦,以侧蚀为主,处于成熟期,C错误,符合题意;该河流河曲发育,到一定时期会裁弯取直,有可能形成牛轭湖,D正确,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杭州期中)图 1 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 2 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欲使直径为 0.1 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B.0.5 cm/s C.0.8 cm/s D.30 cm/s
15.图 1 能够反映图 2 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有关。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 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这种由于河流流速的有规律变化,其搬运物按颗粒粗、细在空间上有规律地分离沉积的现象,叫做河流搬运、沉积过程中的机械分选作用。。
14.直径为 0.1 mm颗粒与下面曲线交点流速约 0.8 cm/s ,河流流速大于0.8 cm/s时直径为 0.1 mm颗粒处于搬运状态 ;河流流速小于0.8 cm/s时直径为 0.1 mm 颗粒处于沉积状态,所以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0.8 cm/s ,直径为 0.1 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
故答案为:C
15.图1中甲为侵蚀,丙为搬运,乙丁为沉积,图 2 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AC错误;河流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逐渐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沉积的是颗粒较小的,乙颗粒为沙,丁颗粒为砾石,乙颗粒小。B正确,丁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珠海期中)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
17.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答案】16.C
17.A
【知识点】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解析】【点评】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流水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
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16.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来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和地震。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是由外来作用形成的,岩浆喷出或侵入是内力作用,上海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微弱,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岩石,易受流水的侵蚀与溶蚀而形成各种形态,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A.读图可知,“女王头”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必然会受到海水的侵蚀,野外的岩石都会受到风化作用。故A正确;
B.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台湾在湿润地区,风力作用不属于主导因素,故B错误;
C.化学溶蚀指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不具体指某一种外力作用。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台湾在湿润地区,故C错误;
D.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女王头”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珠海期中)通天河曲麻菜县至玉树市段,由于高山林立,河道弯曲,形成曲流与峡谷的组合体,这一立体的景观是一种特殊的蛇曲——嵌入式蛇曲。图甲为蛇曲示意图,图乙为通天河嵌入式蛇曲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推测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
A.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形成峡谷,继续侧蚀形成曲流
B.地壳下陷,河流自低矮处流经并且不断下蚀和侧蚀
C.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抬升保留弯曲并继续侵蚀
D.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下陷形成谷地并继续下蚀
19.嵌入式蛇曲形成后,若河流流速较快,可能会形成( )
A.瀑布 B.牛轭湖 C.溶洞 D.冲积扇
【答案】18.C
19.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
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
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
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18.侧蚀作用强烈是蛇曲形成的原因。蛇曲先形成于平原地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遇到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下切,而河流的流动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中,因此在保留原有蛇曲形态的同时一直下切到岩石中,形成嵌入式蛇曲。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9.A.瀑布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才会形成,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虽然高山林立,但曲流河段地势落差小,故A错误;
B.牛轭湖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如果河流流速快,则河流极易被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B正确;
C.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处地下,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河流水流速度变快不会形成溶洞,故C错误;
D.冲积扇形成于出山口位置,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山口处堆积形成的,从图中可看出当地并不位于出山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0.(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 ,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地 (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月,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 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 、 。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 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 地貌,其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对地表土壤产生的影响为 。
【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
(2)④;风力侵蚀;风力搬运
(3)C;喀斯特;流水溶蚀(侵蚀);土层薄、土壤贫瘠或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1中①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该地貌景观在黄土高原常见,为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图2中A地位于黄土高原区。
(2)根据乙同学的描述“飞沙走石、成群结队的沙砾”等分析可知,该地应该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符合图1中的④,沙漠广布,多风沙地貌;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多大风;“魔鬼城”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尘暴为大风携带大量地面沙砾,应为风力搬运作用。
(3)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片③地为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C地拍摄的;由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石灰岩分布广泛,容易被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层浅薄;因石灰岩渗水性强,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土壤水分条件差,土壤贫瘠。
【点评】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石钟乳、石柱、石笋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丹霞地貌。
(2) 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漫滩平原。
(3)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4)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5)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挪威曲折的海岸线、北美五大湖——冰蚀湖)。
(6)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湖)
(7)海水侵蚀地貌:①海蚀崖、②海蚀柱、③海蚀穴(洞)、④海蚀拱桥
(8) 海水堆积地貌:①海滩、②沙洲
21.(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上中下游景观差异很大。下图为长江水系图和沿线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④的地貌名称:① ,④ 。
(2)图②为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a.b、c、d中表示凹岸的是 ,是由 (外力作用)形成的;适宜发展农田和建村庄的是 。
(3)说出图中③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4)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________。
A.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小 B.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长江中游的流域面积会增大 D.长江入海年径流总量会增加
【答案】(1)V型谷;河口三角洲
(2)b、c;流水侵蚀;a、d
(3)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堆积地貌
(4)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①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V型谷,④地貌是河口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2)图②为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从岸来看,a、b、c、d中表示凹岸的是bc,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适宜发展农田和建村庄的是凸岸,即ad。
(3)图中③地貌是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4)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库拦截泥沙,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加,A错误。水库拦截洪水,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正确。长江中游的流域面积不会变化,C错误。长江入海年径流总量不变,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22.(2020高二上·海南期末)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乙是 岩,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以下地区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 。(填字母)
A.华山B.喜马拉雅山C.武夷山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 作用,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 作用。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
(4)海南的石花水洞、仙安石林都属于美丽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 岩,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 岩。
【答案】(1)岩浆岩;A
(2)风力侵蚀;西北;风力沉积
(3)EDC
(4)石灰;大理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据图甲中箭头的特点可知,箭头“三进一出”的位置为岩浆,即丙为岩浆;“三出一进”的位置为岩浆岩,即乙为岩浆岩;则甲为沉积岩。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属于地垒, 华山属于地垒形成的断块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一样的,故A正确;喜马拉雅山脉是褶皱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B错误;武夷山脉属于褶皱山,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太湖平原是一个构造下沉的盆地,后来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与黄山的形成原因时是不一样的,故D错误。(2)据图可知,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沙丘的形成主要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3)据图可知,DE为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岩层越老,所以E较D先形成,而C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应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所以C最后形成,因此,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EDC。(4)喀斯特地貌一般是流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大理岩。
【点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三大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地震和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23.(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km,最深处6009 km,平均深度2268 km,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1)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过程。
材料三 距今两亿年前,云贵桂地区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2)指出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材料四 右上图为丽江西北地区的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3)说明云南丽江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
【答案】(1)内外力共同作用;(内力作用)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外力作用)长期受雅鲁藏布江河流水侵蚀下切
(2)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发生沉积形成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运动形成高原山地;地表及地下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3)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抬升隆起;峡谷是长期受流水向下侵蚀形成。(2)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结合材料“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可知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3)沙砾、砂岩和泥岩为沉积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隆起形成山地的原因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千龟山形态是由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
【点评】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三、图文分析题
24.(2021高二上·葫芦岛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如黄土地貌、冲积扇、山地、沙丘地貌等(如下图)。
(1)分别指明图中泰山、沙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在我国诸多名山中,泰山素有“五岳独尊”之美誉,以雄伟而闻名于世。其实泰山的实际海拔并不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居第三位。试从地形角度说明泰山以雄伟而闻名的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和冲积扇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答案】(1)泰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并有断层发育。沙丘:外力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2)泰山属于断块(块状)山,在华北平原上崛起,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大,形成强烈的对比。
(3)相同点:两者形成都与流水作用有关。不同点:黄土高原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的结果。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断层
【解析】【分析】(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塑造高山和低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泰山为断块山,有断层发育,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地层,那就是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沙丘属于风力沉积而成的地貌: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属于外力作用中的风力堆积作用。
(2)平原海拔小于200米,丘陵海拔介于200米和500米之间。泰山属于断块(块状)山,边缘有断层发育。泰山位于华北平原东侧的山东丘陵之上、在二者的衬托下,原本海拔并不高,却显得鹤立鸡群,十分雄伟。
(3)黄土土质疏松,而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在流水冲蚀作用下形成沟谷。在流出山口的位置,地形一下开阔起来,且变得平坦、水流速度变缓,其搬运的泥沙便在此沉积下来,呈扇形分布,形成冲积扇。故高原沟谷地貌和冲积扇都是流水作用的结果,但沟谷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的结果。
【点评】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石钟乳、石柱、石笋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丹霞地貌。
(2) 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漫滩平原。
(3)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4)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5)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挪威曲折的海岸线、北美五大湖——冰蚀湖)。
(6)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湖)
(7)海水侵蚀地貌:①海蚀崖、②海蚀柱、③海蚀穴(洞)、④海蚀拱桥
(8) 海水堆积地貌:①海滩、②沙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