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900年,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带着丧权辱国的屈辱与悲愤跨入20世纪的。因为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三、晚清悲歌——《辛丑条约》签订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是什么?
2、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义和团?
3、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因此其性质是什么?
4、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口号?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阅读教材P32-33,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时间:1898年
地点:山东、直隶一带
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依靠不平等条约……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3300多人……
有的在传学和兴办文教事业方面做出过贡献
但就总体而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未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传教士积极参与本国政府瓜分中国的活动……”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主编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及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十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愁,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2、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义和团?
以“招抚”代替“剿灭”
材料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材料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不下雨,地发干,都因教堂遮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封建迷信
盲目排外
“扶清灭洋”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3、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因此其性质是什么?
4、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
如何评价这个口号?
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
“灭洋”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表达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盲目排外。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等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西方文化?
一、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天津义和团民,近已聚集不下三万,日以焚教堂,杀洋人为事。”
——1900年裕禄奏报 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1900年,美俄法德四国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若于两月以内不能镇抚,则各国联合以兵力伐之。”
——《八股联军志》,《义和团》第三册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诱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
目的:
根本目的:
国家:
司令:
经过:
英 俄 德 法 美 日 意 奥
1900年6月—1901年
镇压义和团运动
扩大在华利益
西摩尔(英)——瓦德西(德)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和清军抗击
八国联军的主攻方向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和败退路线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路线
主要战斗地点
渤
海
塘沽
大沽
天津
杨村
廊坊
通州
京师
(北京)
北
运
河
永
定
河
海
河
京津形势
西摩尔(英)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和清军抗击
八国联军的主攻方向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和败退路线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路线
主要战斗地点
渤
海
塘沽
大沽
天津
杨村
廊坊
通州
京师
(北京)
北
运
河
永
定
河
海
河
京津形势
大沽炮台守军
与侵略军激战
6月17日,大沽失陷
1900年6月21日,
清廷向列强正式宣战
清军与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侵略军
7月14日,天津失陷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
联军占领北京城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
攻占紫禁城
大沽炮台战役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义和团
廊坊大捷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战争过程
下面几幅图片是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请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3分钟)
1
2
3
4
5
6
列强侵华罪行
反侵略事件
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慈禧颁布的“绞杀义和团”的诏令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招抚
绞杀
我们可以从义和团运动中的出哪些启示?
革命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领导
爱国不等于盲目排外
……
“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
——反清革命宣传家邹(zōu)容《革命军》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
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
本质。
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烧
被屠杀中国百姓
杀
法国抢来的耕牛
抢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掠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美军抢劫的银子
在据城而守的中国军人中,有一位姓舒的士兵阵亡了,他有一个1岁多的儿子,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为自己取笔名为老舍,并在自传中直白地写下了童年最深的记忆——我们恨八国联军!
北京街头尸积如山。一位西方记者写道:“一队法国士兵将一群拳匪、兵丁、平民相与掺杂的中国人逼进城内的一死巷内,用机枪扫射约10到15分钟,直到不留一人。”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
德国人说:“北京今天已成为一个强盗世界。”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二、古都呜咽——抗击八国联军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庚子记事》《义和团》第1册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邓小平
北京城在近代史上遭受过几次列强的侵占?
战争名称 侵略军 当时的皇帝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咸丰帝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
光绪帝
拓展延伸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三、晚清悲歌——《辛丑条约》签订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2、请分类列举其内容及影响。
1901年,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图为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kuāng)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78岁的李鸿章,签完后,大口吐血,三个月后病逝…
二、晚清悲歌——《辛丑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盐税等税作担保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人民负担更沉重,经济命脉被控制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天津
北京
大沽
山海关
允许外国驻兵……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之下,失去军事自主权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内政外交被控制
《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盐税等税作担保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人民负担更沉重,经济命脉被控制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之下,失去军事自主权,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
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辛丑条约实在坏,一个国民赔一块。
辛丑条约实在丑,满清政府成走狗。
辛丑条约实在朽,北京山海大沽口。
辛丑条约实在斜,东郊民巷使馆界。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
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慈禧回銮图
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闭关所以落后
落后才受欺负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现在中国北京美驻华大使馆外依然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合作探究: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其政治、经济等行为;今天的使馆区是中国政府管辖的,具有绝对的主权。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年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开始沦为
结合课本P36课后活动1,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动动手
大大加深
鸦片战争
(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1.清政府与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2.在《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者本质意图的是
3.《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上最根本的不同是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太平天国运动
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近代中国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失败
维新运动
(19世纪末)
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失败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