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本节构成
1. 正投影与三视图
2. 形体的尺寸标注
3. 机械加工图
4. 剖视图
5. 线路图
6.2 常见的技术图样(1)
1.正投影与三视图
学习目标:
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法
掌握正投影法及其特性
掌握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投影规律,能绘制形体的三视图
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
一、投影
1、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是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绘制图样时,常用正投影法即假设投射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图形的投影。
平行投影法分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正投影共有三种特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形(或棱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正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真实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形(或棱线)与投影垂直时,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线(或一个点)积聚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形(或棱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正投影为小于实形的类似形(或小于实长的线)类似性
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1)单面投影的局限性
3、形体与投影
画出下面两个物体在屏幕上的正投影。
一般要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才能表达清楚物体的形状?
(2)用多面投影来表达形体全部特征
根据对投影三要素(投影中心、投射线和投影面)与投影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投影。
这是飞机模型(右下)及其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将物体放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尽可能使物体的各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其中的一个投影面,保持物体不动,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做正投影,就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二、三视图
V
H
W
X 长
Y 宽
Z 高
主视图从前向后看
俯视图从上往下看
o
正面投影面
水平投影面
侧面投影面
左视图从左向右看
1. 三视图的形成
认识三视图
V 从前往后看,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
H 从上往下看,得到俯视图
W 从左往右看,得到左视图
向后翻90度
向下翻90度
物体的三视图在图纸上的位置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宽相等
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长对正
高平齐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1.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对如图所示两个形体的三视图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主视图相同
B. 俯视图相同
C. 左视图相同
D. 俯视图、左视图中至少有一个相同
C
2.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俯视图是
A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3.三视图反映的形体方位(P110马上行动)
上
下
左
右
左
右
前
后
上
下
前
后
靠近主视图的是形体后面,
远离主视图的是形体前面。
常用线型的名称、型式、图线宽度一览表
1. 圆柱体
1)圆柱体在主视图上的投影为长方形
3)圆柱体在左视图上的 投影为长方形
2)圆柱体在俯视图上的投影为圆形
主视图
俯视图
z
x
y
左视图
3、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圆柱体三视图
1)俯视图圆周线为圆柱面在俯视图上的投影积聚线
2)主视图最左、右两直线为圆 柱体的最左、右轮廓素线;主视图最上、下两直线为圆柱体最上、下两圆面在主视图上的投影
3)左视图最前、后两直线为圆柱体最前、后两轮廓素线在左视图的投影;最上、下两直线为圆柱体上、下两平面的投影
圆锥体
模型房的构成特征为:
(1)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共同构成,前后对称;
(2)在长方体的正中央开设门洞,其结构左右对称。
课堂探究: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
作图步骤:
(1)根据模型的尺寸,选择绘图比例为1:1,使用A4号图纸(横放),用H型铅笔画底图。
(2)在离图框底线100mm处,绘制一条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
(3)根据模型的尺寸,确定主视图的对称线(点画线)位置,画出主视图的轮廓。
(4)在主视图右下角处,画出一条与XY水平线成45° 角的斜参照线。
(5)在XY线以下10mm处,画出俯视图的背面投影,再依据45°角的斜参照线确定左视图上背面投影的位置。
(6)根据模型的全高,画出模型顶线作为水平构造线。
(7)从主视图画垂线,完成俯视图轮廓。
(8)根据模型前后对称特征,在俯视图中确定模型房屋脊的位置。
(9)依据45 °斜参照线确定左视图上房屋脊的位置。
(10)在主视图正中位置.根据尺寸画出门洞,再根据俯视图、左视图与主视 图的对应关系,分别用虚线画出门洞的投影(门洞的半圆柱面轴线为点画线)。
(11)检查各视图是否绘制准确,再用削制成铲形的B型铅笔,勾勒出轮廓线。
1. 形体可见轮廓线——粗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虚线
对称、中心线——点划线
4、需要强调和注意的知识点
2. 形体有对称的切槽,圆柱、圆锥体等有中心轴线,画视图时为了表达对称性,应画出中心线(细点划线)。
2. 两形体相邻表面不平齐画出分界线
两形体相邻表面平齐不画分界线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为某零件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主视图是( )。
A
当堂检测
2.如图所示的形体,其正确的俯视图是( )。
D
如图所示的形体,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其正确的左视图是
C
请补全下面三视图所缺画的线。(共31张PPT)
6.2 常见的技术图样(2)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2. 尺寸要素
2. 尺寸要素
完整的尺寸标注应该包括:
a.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b.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用实心箭头做终端,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者在其延长线上。
c.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尺寸界线
①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
②尺寸界线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为尺寸界线;
③尺寸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并超出尺寸线箭头2mm。
10、18、46由轮廓线引出作尺寸界线
20、半径15由中心线引出作尺寸界线
4、直径18、半径15利用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
尺寸线
①必须用细实线单独绘出,不得由其它任何图线代替,也不得画在任何图线的延长线上;
②尺寸线终端符号——箭头;
③标注线型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注线段平行;
④尺寸线与尺寸线、尺寸线与轮廓线相距5~7mm;
线性尺寸数字的写法
注:图样中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
尺寸数字一般标注在尺寸线上方或中断处,
1)尺寸线是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上方字头向上;
2)尺寸线是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应写在尺寸线的左侧且字头向左。
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不可避免时需把图线断开。
3.直径、半径尺寸标注举例
3.直径、半径尺寸标注举例
注:半径尺寸必须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如图所示。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A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B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C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寻找错误
不能以轮廓线代替尺寸线
不能以对称中心线代替尺寸线
应标注直径
尺寸线应与相应轮廓线平行
尺寸数字的方向、位置都不对
箭头应与尺寸界线相接触
小尺寸应在内,大尺寸应在外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尺寸数字不能被尺寸线穿越
箭头应瘦长
错 误
正确标注
C
A.多标2处
B.少标3处
C.标注错误2处
D.Φ12标注正确
B
三、机械加工图
(2)组成:
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1)定义:
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
必要的其他视图
标题栏和文字说明
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
必要的其他视图;
标题栏和文字说明。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A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B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C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四、剖视图
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
将处于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
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
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剖切面的特征:
(1)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
的对称面;
(2)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具有不可见结构的物体的表达方法
剖面线与水平线成45°或135°,间距均匀
剖视图注意事项
a.物体被剖开后,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
b.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只对尚未表达清楚的物体结构才画出虚线。
c.剖切平面是假设的,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
d.画出与物体材料相对应的剖面符号,金属材料为一组与水平线成45°的平行细实线。
五、电子电路路图
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如何识读线路图?
(1)认识元器件符号;
(2)弄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3)确定信号如何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