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地理
鲁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5 17:42:1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 2021年10月25日早晨,印尼某公司旗下的一架货运飞机坠毁在印尼东部巴布亚省查亚峰地区。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事故发生时,飞机可能位于(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2.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 )
A.水平运动快 B.自净能力弱
C.水汽含量低 D.对流运动强烈
3.当日早晨(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辐射强
(2021高一上·阜新期末)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推测《西游记》里风、雨、雷、电四位神仙作法的位置在( )
A.甲层 B.乙层的顶部 C.乙层的底部 D.丙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层适合飞机飞行②甲层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③乙层中的臭氧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④极光、流星多出现在丙层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6.(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 2018年5月14日,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据此完成下题。
该航班事故发生时,驾驶舱内( )
A.气压明显升高 B.温度急剧下降
C.臭氧浓度增加 D.太阳辐射减弱
(2021高一上·前郭月考)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平流层 B.电离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
8.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 ②机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太阳辐射太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增温。
(2021高一上·淅川月考)请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如果a处常出现火流星现象,则( )
A.虚线对应的高度约为12km。
B.飞机多在a层底部飞行。
C.无线电通讯不在图中所示的高度范围内。
D.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大气层对应a层。
12.如果b层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层出现了臭氧空洞。
B.水汽传输的层位在a层。
C.b层地表的气温,纬度越高,越靠右。
D.a层增温是因为太阳的红外线。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大气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重要原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14.下列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
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
D.臭氧的含量增加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郎溪月考)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是 层,B层是 层,C层是 。
(2)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原因是 。
(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原因是 。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 层中运行。(填字母)
17.(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18.(2017高一上·铅山期中)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局部地区热力环流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一些序号代表的事物的名称:① 、② 、③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序号)增大,地面最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3)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此时的环流。
(4)在图中该环流对城市环境有什么影响?
19.(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 ,I 。
(2)从数量上看,D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原因是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 (大/小),根据大气热力作用解释其原因。
20.(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 。
(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 、 、 。
(3)此风在 (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 。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1.结合材料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雾是近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现象,因此飞机被雾气遮挡导致发生事故的现象应发生在对流层。故D选项正确。
2.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秋冬季节印尼山区的清晨,雾气遮挡视线,应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发生时,空气不易流通,自净能力弱。故B选项正确。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慢,A错误;雾气太大,水汽含量高,C错误;对流运动弱,D错误,故答案为:B。
3.当日出现大雾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故C选项正确,D错误。当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而太阳辐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A、 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4.A
5.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4.图中甲层属于对流层、乙层属于平流层、丙层属于高层大气。风、雨、雷、电的出现,说明对流运动旺盛,主要位于对流层。A选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由上题知甲层属于对流层,飞机飞行主要在平流层,即乙层,①错误;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应该是上冷下热,②错误;臭氧层主要在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小紫外线对生物的影响,③正确;极光、流星多出现在高层大气,即丙层,④正确。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分析】 由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0-12千米。 该航班事故发生在万米高空,飞机在对流层。在对流层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万米高空气温低,气压低,A错误,B正确;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C错误;太阳辐射没有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对流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为8-9千米。
【答案】7.C
8.B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的高度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 km。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18 km。高纬度地区仅8~9 km。
7.川藏线位于中纬度,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0-12千米,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在9800米高空, 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①受飞机内外气压差影响,风挡玻璃脱落到飞机外部,机长不会被风挡玻璃砸伤,①错误;
②对流层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飞机在9800米高空,没有风挡玻璃保护,机内温度过低, ②正确;
③飞机位于对流层,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颠簸强烈,③正确;
④太阳辐射强与机长迫降没有关系,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9.A
10.D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1)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 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2)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9.读图可知,该层大气的高度介于12~50千米,应表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而③、④曲线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③、④不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C、D错误;在平流层下部,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幅度不大,在平流层中上部,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曲线①符合该特点,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
10.根据前题分析可知,图中大气层次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中无电离层,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空气上部热,下部冷,结构稳定,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B、C错;平流层中含量大量臭氧,具有浓度较大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增温,使得平流层气温向上递增,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11.a层出现火流星,说明a层应为高层大气。在高层大气中,气温的最低点在80km左右,A错误;飞机飞行的高度在对流层顶部或平流层底部,高度在12km左右,B错误;无线电波依靠电离层的反射,电离层的高度为60-500km,应在图中所示的高度范围内,C错误;宇宙飞船的高度多在200-500km之间,属于高层大气,高于80km,D正确。故答案为:D。
12.b层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说明b层位对流层,地表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图中越向右气温越高,因此b层地表的气温,纬度越高,越靠左,C错误。a层位于b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小处,A正确;水汽传输在对流层,B错误;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增温,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3.C
14.B
15.C
【知识点】大气的组成
【解析】【点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如下: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洁空气 氮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2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13.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错误;
B、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错误;
C、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碳、氢、氧、氮元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14.A、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错误;B、水汽的相变,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B正;
C、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错误;
D、平流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人类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氮肥使用等导致大气中氮化物增加,A错误;
BC、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B错误;C正确;
D、人类活动产生的氟氯烃等物质破坏臭氧层,使大气臭氧含量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1)对流;平流;高层大气
(2)降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升高;22-27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4)A;B;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是大气圈的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层的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热量来自地面。故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3)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而增加而迅速上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4)对流层的大气上不冷下不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平流层的大气上不热下不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里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故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在高层大气运行。
【点评】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平流层的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大约在20公里以上,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升高。②垂直气流显著减弱。平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③水汽、尘埃含量极少。由于水汽、尘埃含量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17.【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④。(3)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多,对短波的吸收较少。地面辐射的波长较长,因此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这说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温度很高、夜间温度很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很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温度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8.【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②;太阳辐射
(3)图略
(4)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⑴读图,左图中序号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逆辐射,③是地面辐射。
⑵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②,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最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⑶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的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是下沉气流,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环流。画成顺时针方向环流。
⑷图中环流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⑴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⑵② 太阳辐射 ⑶图略(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顺时针方向环流) ⑷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要熟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各箭头的地理意义、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地理意义。
19.【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削弱
(3)D
(4)大;阿克苏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阿克苏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图中A为太阳辐射,B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E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F为地面辐射,G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H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J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I为大气逆辐射。
(2)由图可知,从数量上看, ,D(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3)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 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原因是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质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有机物质少,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具体用大气受热过程进行解释为: 阿克苏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阿克苏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
20.【答案】(1)近地面风向
(2)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3)北;平行于等压线
(4)F点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由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大气水平运动受摩擦力作用,故该图表示近地面风向,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可忽略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读图可知,A箭头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说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箭头与风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C与风向垂直,应该是地转偏向力。
(3)图示风向向右偏,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由上题分析可知,B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B的影响,风向是与等压线平行。
(4)读图可知,由于F点等压线较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故F处风速较大,而E点等压线较稀疏,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点评】近地面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 2021年10月25日早晨,印尼某公司旗下的一架货运飞机坠毁在印尼东部巴布亚省查亚峰地区。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事故发生时,飞机可能位于(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2.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 )
A.水平运动快 B.自净能力弱
C.水汽含量低 D.对流运动强烈
3.当日早晨(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辐射强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1.结合材料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雾是近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现象,因此飞机被雾气遮挡导致发生事故的现象应发生在对流层。故D选项正确。
2.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秋冬季节印尼山区的清晨,雾气遮挡视线,应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发生时,空气不易流通,自净能力弱。故B选项正确。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慢,A错误;雾气太大,水汽含量高,C错误;对流运动弱,D错误,故答案为:B。
3.当日出现大雾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故C选项正确,D错误。当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而太阳辐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A、 B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阜新期末)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推测《西游记》里风、雨、雷、电四位神仙作法的位置在( )
A.甲层 B.乙层的顶部 C.乙层的底部 D.丙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层适合飞机飞行②甲层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③乙层中的臭氧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④极光、流星多出现在丙层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4.A
5.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4.图中甲层属于对流层、乙层属于平流层、丙层属于高层大气。风、雨、雷、电的出现,说明对流运动旺盛,主要位于对流层。A选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由上题知甲层属于对流层,飞机飞行主要在平流层,即乙层,①错误;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应该是上冷下热,②错误;臭氧层主要在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小紫外线对生物的影响,③正确;极光、流星多出现在高层大气,即丙层,④正确。故答案为:C。
6.(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 2018年5月14日,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据此完成下题。
该航班事故发生时,驾驶舱内( )
A.气压明显升高 B.温度急剧下降
C.臭氧浓度增加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分析】 由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0-12千米。 该航班事故发生在万米高空,飞机在对流层。在对流层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万米高空气温低,气压低,A错误,B正确;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C错误;太阳辐射没有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对流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为8-9千米。
(2021高一上·前郭月考)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平流层 B.电离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
8.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 ②机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太阳辐射太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7.C
8.B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对流层的高度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 km。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18 km。高纬度地区仅8~9 km。
7.川藏线位于中纬度,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0-12千米,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在9800米高空, 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①受飞机内外气压差影响,风挡玻璃脱落到飞机外部,机长不会被风挡玻璃砸伤,①错误;
②对流层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飞机在9800米高空,没有风挡玻璃保护,机内温度过低, ②正确;
③飞机位于对流层,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颠簸强烈,③正确;
④太阳辐射强与机长迫降没有关系,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增温。
【答案】9.A
10.D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1)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 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2)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9.读图可知,该层大气的高度介于12~50千米,应表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而③、④曲线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③、④不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C、D错误;在平流层下部,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幅度不大,在平流层中上部,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曲线①符合该特点,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
10.根据前题分析可知,图中大气层次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中无电离层,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空气上部热,下部冷,结构稳定,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B、C错;平流层中含量大量臭氧,具有浓度较大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增温,使得平流层气温向上递增,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上·淅川月考)请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如果a处常出现火流星现象,则( )
A.虚线对应的高度约为12km。
B.飞机多在a层底部飞行。
C.无线电通讯不在图中所示的高度范围内。
D.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大气层对应a层。
12.如果b层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层出现了臭氧空洞。
B.水汽传输的层位在a层。
C.b层地表的气温,纬度越高,越靠右。
D.a层增温是因为太阳的红外线。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点评】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11.a层出现火流星,说明a层应为高层大气。在高层大气中,气温的最低点在80km左右,A错误;飞机飞行的高度在对流层顶部或平流层底部,高度在12km左右,B错误;无线电波依靠电离层的反射,电离层的高度为60-500km,应在图中所示的高度范围内,C错误;宇宙飞船的高度多在200-500km之间,属于高层大气,高于80km,D正确。故答案为:D。
12.b层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说明b层位对流层,地表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图中越向右气温越高,因此b层地表的气温,纬度越高,越靠左,C错误。a层位于b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小处,A正确;水汽传输在对流层,B错误;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增温,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大气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重要原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14.下列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
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
D.臭氧的含量增加
【答案】13.C
14.B
15.C
【知识点】大气的组成
【解析】【点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如下: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洁空气 氮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2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13.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错误;
B、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错误;
C、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碳、氢、氧、氮元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14.A、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错误;B、水汽的相变,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B正;
C、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错误;
D、平流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人类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氮肥使用等导致大气中氮化物增加,A错误;
BC、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B错误;C正确;
D、人类活动产生的氟氯烃等物质破坏臭氧层,使大气臭氧含量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郎溪月考)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是 层,B层是 层,C层是 。
(2)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原因是 。
(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原因是 。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 层中运行。(填字母)
【答案】(1)对流;平流;高层大气
(2)降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升高;22-27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4)A;B;C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是大气圈的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层的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热量来自地面。故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3)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而增加而迅速上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4)对流层的大气上不冷下不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平流层的大气上不热下不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里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故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在高层大气运行。
【点评】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平流层的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大约在20公里以上,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升高。②垂直气流显著减弱。平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③水汽、尘埃含量极少。由于水汽、尘埃含量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17.(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④。(3)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多,对短波的吸收较少。地面辐射的波长较长,因此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这说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温度很高、夜间温度很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很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温度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8.(2017高一上·铅山期中)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局部地区热力环流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一些序号代表的事物的名称:① 、② 、③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序号)增大,地面最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3)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此时的环流。
(4)在图中该环流对城市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②;太阳辐射
(3)图略
(4)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⑴读图,左图中序号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逆辐射,③是地面辐射。
⑵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②,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最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⑶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的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是下沉气流,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环流。画成顺时针方向环流。
⑷图中环流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⑴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⑵② 太阳辐射 ⑶图略(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顺时针方向环流) ⑷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要熟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各箭头的地理意义、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地理意义。
19.(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 ,I 。
(2)从数量上看,D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原因是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 (大/小),根据大气热力作用解释其原因。
【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削弱
(3)D
(4)大;阿克苏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阿克苏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图中A为太阳辐射,B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E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F为地面辐射,G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H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J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I为大气逆辐射。
(2)由图可知,从数量上看, ,D(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3)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 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原因是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质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有机物质少,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具体用大气受热过程进行解释为: 阿克苏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阿克苏昼夜温差大。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
20.(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 。
(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 、 、 。
(3)此风在 (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 。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 。
【答案】(1)近地面风向
(2)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3)北;平行于等压线
(4)F点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由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大气水平运动受摩擦力作用,故该图表示近地面风向,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可忽略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读图可知,A箭头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说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箭头与风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C与风向垂直,应该是地转偏向力。
(3)图示风向向右偏,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由上题分析可知,B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B的影响,风向是与等压线平行。
(4)读图可知,由于F点等压线较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故F处风速较大,而E点等压线较稀疏,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点评】近地面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1 /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单元活动 判别地理方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