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2 水圈与水循环动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机井 B.修建水窖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洋流现象 B.风暴潮现象 C.潮汐现象 D.涌浪现象
4.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月球的引力 B.海风的吹拂
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阳的引力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表示大洋密度、盐度和温度的曲线分别是( )
A.abc B.acb C.bca D.cba
6.甲处数值较高的原因是( )
①温度高,蒸发旺盛②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域相对闭塞,与大洋交换少④陆地少,河流汇入少⑤结冰析出大量盐分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2021高一上·绍兴期末)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迅速变化的水层,正常情况下该层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有利于潜艇航行。有时,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完成下面小题。
7.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000米,海水密度变化最显著的海区是( )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 C.中纬度海区 D.高纬度海区
8.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潜艇会( )
A.明显上升 B.迅速下沉 C.保持平稳 D.倾斜上漂
(2021高一上·绍兴期末)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10.丙时C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海水倒灌 B.长江东流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12.⑤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海平面上升 B.洪涝灾害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13.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历时79天、总航程1.4万海里,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9月28日乘雪龙2号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下图示意北极科考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选项中,雪龙2号吃水深度最大的是( )
A.上海港 B.对马海峡 C.宗谷海峡 D.白令海峡
15.雪龙2号返航时更节省燃料,主要是因为( )
A.夏季不需要燃料取暖 B.返航物资较少,省燃料
C.甲航段有寒流流经 D.乙航段有暖流流经
16.雪龙2号途经白令海峡海域时,可能会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风暴潮频发 B.有大量冰山漂浮
C.风急浪高,风险大 D.海上雾气弥漫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福田期中)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和水循环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⑤属于的水循环类型是 。
(2)④的名称是 ,⑤的名称是 ,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④和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④ ,⑤ (填“增大”或“减少”) 。
18.(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下图为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
19.(2021高一上·汕头期末)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水温随深度增加而 ;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 ;
(2)若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则①、③两处海域表层密度较高的是 处,原因是 。
20.(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下图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请指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21.(2021高一上·黄山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下图示意纳木错湖的位置。
(1)纳术错湖水最主要的来源是四周 水注入,同时带来大量 进入封闭的湖泊;流域内气候干旱, 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 (填“冬”或“夏”)季,纳木错湖水位较高,湖陆风较显著,请绘制夜晚的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1、土壤特性的影响:决定于土壤的透水性和土壤前期含水量。土壤透水性真好,前期含水量越小,下渗能力越大。透水性与土壤的质地、孔隙的多少与大小有关系。一般来说土壤颗粒越粗,孔隙直径越大,透水性越好,下渗能力越强。
2、降水特性的影响:降水特性包括降水强度、历时、降水时空分布。降水强度直接影响土壤下渗强度和下渗水量。当降水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降水全部渗入土壤。当降水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率等于下渗能力。对裸露的土壤,强降雨击碎土颗填充土壤空隙造成下渗能力减小。降水的时程分布也影响下渗,如相同条件下,连续性降水的下渗量要小于间歇性下渗量。
3、流域植被、地形条件影响: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于植被的滞水作用,增加了下渗时间,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地形坡度对下渗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供水强度来实现的。相同降水强度下,有坡度时的供水强度将小于平地上的供水强度。此外,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地面漫流的速度和汇流时间。相同条件下,地面坡度大,漫流速度快,历时短,下渗量小。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即能增大下渗也能抑制下渗。如植树造林、蓄水工程均增加水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大下渗;反之,砍伐森林,不合理耕作、则加剧水土流失,减小下渗。
1.“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③,C正确;①蒸发,②是降水,④下渗,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④为下渗,植树造林能拦截雨水,涵养水源,增加下渗量。
故答案为:C。
【答案】3.C
4.A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潮:早晨出现的海水涨落;汐:傍晚出现的海水涨落
2.潮汐规律
时间 规律
一天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一月中 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海水涨的最高,落的最低
3.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涌浪是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 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水与月球相关,“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
故答案为:C。
4.AD、潮汐是海水主要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 月球引潮力比太阳引潮力大,A正确,D错误;
B、海风的吹拂与洋流最密切相关,B错误;
C、江河水的涌入与涌浪最密切相关,C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5.D
6.A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
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副热带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高纬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有大量淡水汇入。
5.大洋密度在两极地区地区高于赤道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水温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大洋密度高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原因是南极地区地表径流汇入较少。故c为大洋密度。海水盐度在副热带地区高于赤道地区的原因在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故b为盐度。海水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a为温度。故答案为:D。
6.甲处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①、②对;题目没有指定具体海域,③错;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陆地面积较广,并且该地河流汇入海洋少的原因是本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④错;本区域无结冰期,⑤错。故答案为:A。
【答案】7.A
8.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7.在水平方向上,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于副热带海区、中纬度海区以及高纬度海区更小。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从海平面垂直向下,海水密度增大。由此分析可知,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千米,赤道海区海水密度增大的幅度更大,海水密度变化最为显著,故答案为:A。
8.海中断崖处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即海水密度“上大下小”,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由于海水密度变小,浮力减小,潜艇会迅速下沉,从而遭遇危险,故答案为:B。
【答案】9.C
10.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涨和落为潮,即白天的高潮时段称为潮,乙为潮;夜晚的涨和落为汐,即夜晚的高潮时段称为汐,丁为汐,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丙时段,是一天中海水潮位低时,而且处于一天中的傍晚时分,适合渔民赶海,在潮间带捡拾海产品,B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能进港,容易搁浅,A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错误;观潮时一般是一天中的大潮时,而不是潮位低时,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1.C
12.B
13.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11.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实现水汽输送。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⑤环节不畅通,导致地表径流难以排泄,容易造成洪涝灾害,B正确;地表径流不能入海,海平面不会上升,A错误;暴雨成灾不一定是⑤环节不畅通造成,C错误;⑤表示地表径流,地表积水更多,荒漠化会减轻,D错误,故答案为:B。
13.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塑造地貌作用等。①②正确,水循环会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可以吸收和转化太阳能,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4.A
15.C
1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吃水,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该深度根据船舶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吃水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船舶和船载所有物品,如货物、压载物、燃料和备件的重量,而且还取决于船舶所处水的密度。通过读取标在船艏和船艉的水尺,可以确定船舶的吃水,海水的盐度越大,密度越大,吃水越浅。
14.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一般情况下,海水的盐度越低,其密度越小,海水的浮力就越小,船只的吃水深度越大,上海港是四个港口中纬度最低的,密度最小,因此,船只吃水深度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返航经过的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需要燃料取暖,A错误;返航物资相对去程时变化不大,对燃料节省影响不大,B错误;甲航段有寒流流经,顺流而行,节省燃料,C正确;暖流与航向相反,消耗更多燃料,D错误。故答案为:C。
16.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白令海峡没有台风,A错误;白令海峡位于北纬65°35′,离北极距离较远,冰山影响小,B错误;极地东风与海峡走向基本一致;加上洋流影响,导致南北温差大;狭管效应,加剧风力;海面宽广,摩擦力小,导致该海峡风急浪高,航行风险高,C正确;海雾出现在冬季,该时段为夏季,D错误,故答案为:C。
17.【答案】(1)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增大;减少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因此由①→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
(2)根据上题的分析,④的名称是地表径流,⑤的名称是地下径流,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8.【答案】(1)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不是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3)3.4;南纬60°;原因: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故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终年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相对于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60°S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与60°N附近(盐度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60°N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较低,而60°S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因此盐度偏高。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19.【答案】(1)降低;大
(2)③;③海域水温低,密度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示资料可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小。
(2)若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当水温高于4℃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图中可知,①处水温高于③处,因此③处密度高于①处。
【点评】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20.【答案】(1)夏季;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地表径流变化增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吹海风,带来大量的降水,所以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山区、④平原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山区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平原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点评】森林的主要功能有:(1)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2)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1.【答案】(1)河流(或冰川水);无机盐类;蒸发
(2)夏;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纳术错湖地处青藏高原,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湖水最主要的来源是四周河流(或冰川水)注入,同时带来大量无机盐类进入封闭的湖泊;流域内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夏(填“冬”或“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纳木错湖水位较高,湖陆风较显著。湖泊晚上气温高,气压低,湖面等压线向下弯曲,高空向上弯曲。陆地跟湖泊相反。
【点评】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之海陆风
海陆风所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所形成的海风,另一种则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所形成的陆风。白天时候,陆地的升温速度很快,气温比较高,就形成了低压,而此时的海洋升温速度相比较陆地来说很慢,气温也较低,因而形成了高压,气流从高压向低压移动形成风,故而此时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在夜晚时候,相反的是陆地由于降温快,于是气温低,形成了低压,而海洋则降温比较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故而此时的风就从陆地吹向了海洋,于是就形成了陆风。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2 水圈与水循环动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机井 B.修建水窖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答案】1.C
2.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1、土壤特性的影响:决定于土壤的透水性和土壤前期含水量。土壤透水性真好,前期含水量越小,下渗能力越大。透水性与土壤的质地、孔隙的多少与大小有关系。一般来说土壤颗粒越粗,孔隙直径越大,透水性越好,下渗能力越强。
2、降水特性的影响:降水特性包括降水强度、历时、降水时空分布。降水强度直接影响土壤下渗强度和下渗水量。当降水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降水全部渗入土壤。当降水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率等于下渗能力。对裸露的土壤,强降雨击碎土颗填充土壤空隙造成下渗能力减小。降水的时程分布也影响下渗,如相同条件下,连续性降水的下渗量要小于间歇性下渗量。
3、流域植被、地形条件影响: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于植被的滞水作用,增加了下渗时间,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地形坡度对下渗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供水强度来实现的。相同降水强度下,有坡度时的供水强度将小于平地上的供水强度。此外,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地面漫流的速度和汇流时间。相同条件下,地面坡度大,漫流速度快,历时短,下渗量小。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即能增大下渗也能抑制下渗。如植树造林、蓄水工程均增加水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大下渗;反之,砍伐森林,不合理耕作、则加剧水土流失,减小下渗。
1.“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③,C正确;①蒸发,②是降水,④下渗,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④为下渗,植树造林能拦截雨水,涵养水源,增加下渗量。
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洋流现象 B.风暴潮现象 C.潮汐现象 D.涌浪现象
4.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月球的引力 B.海风的吹拂
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阳的引力
【答案】3.C
4.A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潮:早晨出现的海水涨落;汐:傍晚出现的海水涨落
2.潮汐规律
时间 规律
一天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一月中 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海水涨的最高,落的最低
3.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涌浪是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 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水与月球相关,“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
故答案为:C。
4.AD、潮汐是海水主要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 月球引潮力比太阳引潮力大,A正确,D错误;
B、海风的吹拂与洋流最密切相关,B错误;
C、江河水的涌入与涌浪最密切相关,C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表示大洋密度、盐度和温度的曲线分别是( )
A.abc B.acb C.bca D.cba
6.甲处数值较高的原因是( )
①温度高,蒸发旺盛②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域相对闭塞,与大洋交换少④陆地少,河流汇入少⑤结冰析出大量盐分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答案】5.D
6.A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东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
大洋中部盐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为日本暖流,盐度较高,大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盐度较低。
其他影响盐度的因素还有,淡水汇入。各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都较低。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副热带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一是因为当地地处高纬海区,二是因为当地周围有大量淡水汇入。
5.大洋密度在两极地区地区高于赤道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水温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大洋密度高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原因是南极地区地表径流汇入较少。故c为大洋密度。海水盐度在副热带地区高于赤道地区的原因在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故b为盐度。海水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a为温度。故答案为:D。
6.甲处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①、②对;题目没有指定具体海域,③错;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陆地面积较广,并且该地河流汇入海洋少的原因是本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④错;本区域无结冰期,⑤错。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绍兴期末)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迅速变化的水层,正常情况下该层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有利于潜艇航行。有时,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完成下面小题。
7.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000米,海水密度变化最显著的海区是( )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 C.中纬度海区 D.高纬度海区
8.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潜艇会( )
A.明显上升 B.迅速下沉 C.保持平稳 D.倾斜上漂
【答案】7.A
8.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7.在水平方向上,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于副热带海区、中纬度海区以及高纬度海区更小。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从海平面垂直向下,海水密度增大。由此分析可知,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千米,赤道海区海水密度增大的幅度更大,海水密度变化最为显著,故答案为:A。
8.海中断崖处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即海水密度“上大下小”,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由于海水密度变小,浮力减小,潜艇会迅速下沉,从而遭遇危险,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绍兴期末)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10.丙时C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答案】9.C
10.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涨和落为潮,即白天的高潮时段称为潮,乙为潮;夜晚的涨和落为汐,即夜晚的高潮时段称为汐,丁为汐,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丙时段,是一天中海水潮位低时,而且处于一天中的傍晚时分,适合渔民赶海,在潮间带捡拾海产品,B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能进港,容易搁浅,A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错误;观潮时一般是一天中的大潮时,而不是潮位低时,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海水倒灌 B.长江东流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12.⑤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海平面上升 B.洪涝灾害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13.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1.C
12.B
13.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11.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实现水汽输送。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⑤环节不畅通,导致地表径流难以排泄,容易造成洪涝灾害,B正确;地表径流不能入海,海平面不会上升,A错误;暴雨成灾不一定是⑤环节不畅通造成,C错误;⑤表示地表径流,地表积水更多,荒漠化会减轻,D错误,故答案为:B。
13.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塑造地貌作用等。①②正确,水循环会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可以吸收和转化太阳能,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历时79天、总航程1.4万海里,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9月28日乘雪龙2号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下图示意北极科考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选项中,雪龙2号吃水深度最大的是( )
A.上海港 B.对马海峡 C.宗谷海峡 D.白令海峡
15.雪龙2号返航时更节省燃料,主要是因为( )
A.夏季不需要燃料取暖 B.返航物资较少,省燃料
C.甲航段有寒流流经 D.乙航段有暖流流经
16.雪龙2号途经白令海峡海域时,可能会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风暴潮频发 B.有大量冰山漂浮
C.风急浪高,风险大 D.海上雾气弥漫
【答案】14.A
15.C
1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吃水,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该深度根据船舶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吃水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船舶和船载所有物品,如货物、压载物、燃料和备件的重量,而且还取决于船舶所处水的密度。通过读取标在船艏和船艉的水尺,可以确定船舶的吃水,海水的盐度越大,密度越大,吃水越浅。
14.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一般情况下,海水的盐度越低,其密度越小,海水的浮力就越小,船只的吃水深度越大,上海港是四个港口中纬度最低的,密度最小,因此,船只吃水深度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返航经过的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需要燃料取暖,A错误;返航物资相对去程时变化不大,对燃料节省影响不大,B错误;甲航段有寒流流经,顺流而行,节省燃料,C正确;暖流与航向相反,消耗更多燃料,D错误。故答案为:C。
16.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白令海峡没有台风,A错误;白令海峡位于北纬65°35′,离北极距离较远,冰山影响小,B错误;极地东风与海峡走向基本一致;加上洋流影响,导致南北温差大;狭管效应,加剧风力;海面宽广,摩擦力小,导致该海峡风急浪高,航行风险高,C正确;海雾出现在冬季,该时段为夏季,D错误,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福田期中)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和水循环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⑤属于的水循环类型是 。
(2)④的名称是 ,⑤的名称是 ,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④和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④ ,⑤ (填“增大”或“减少”) 。
【答案】(1)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增大;减少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因此由①→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
(2)根据上题的分析,④的名称是地表径流,⑤的名称是地下径流,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8.(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下图为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
【答案】(1)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不是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3)3.4;南纬60°;原因: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故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终年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相对于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60°S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与60°N附近(盐度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60°N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较低,而60°S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因此盐度偏高。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19.(2021高一上·汕头期末)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水温随深度增加而 ;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 ;
(2)若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则①、③两处海域表层密度较高的是 处,原因是 。
【答案】(1)降低;大
(2)③;③海域水温低,密度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示资料可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小。
(2)若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当水温高于4℃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图中可知,①处水温高于③处,因此③处密度高于①处。
【点评】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20.(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下图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请指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答案】(1)夏季;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地表径流变化增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吹海风,带来大量的降水,所以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山区、④平原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山区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平原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点评】森林的主要功能有:(1)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2)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1.(2021高一上·黄山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下图示意纳木错湖的位置。
(1)纳术错湖水最主要的来源是四周 水注入,同时带来大量 进入封闭的湖泊;流域内气候干旱, 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 (填“冬”或“夏”)季,纳木错湖水位较高,湖陆风较显著,请绘制夜晚的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
【答案】(1)河流(或冰川水);无机盐类;蒸发
(2)夏;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纳术错湖地处青藏高原,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湖水最主要的来源是四周河流(或冰川水)注入,同时带来大量无机盐类进入封闭的湖泊;流域内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夏(填“冬”或“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纳木错湖水位较高,湖陆风较显著。湖泊晚上气温高,气压低,湖面等压线向下弯曲,高空向上弯曲。陆地跟湖泊相反。
【点评】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之海陆风
海陆风所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所形成的海风,另一种则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所形成的陆风。白天时候,陆地的升温速度很快,气温比较高,就形成了低压,而此时的海洋升温速度相比较陆地来说很慢,气温也较低,因而形成了高压,气流从高压向低压移动形成风,故而此时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在夜晚时候,相反的是陆地由于降温快,于是气温低,形成了低压,而海洋则降温比较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故而此时的风就从陆地吹向了海洋,于是就形成了陆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