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4章 了解电路 定向攻克试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4章 了解电路 定向攻克试题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1 11: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点。用一电源电压为6V的电源替换原有电源后,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使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差与替换电源前它们的差值相同的是(  )
A.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右移动滑片
B.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左移动滑片
C.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右移动滑片
D.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左移动滑片
2、小明同学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后,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观察,发现灯泡 L1较亮,而 L2较暗,他产生了疑惑,请你帮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B.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 B.气体容易被压缩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将(  )
A.S2闭合,S1、S3断开 B.S3闭合,S1、S2断开
C.S1、S2闭合,S3断开 D.S2、S3闭合,S1断开
6、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两个轻质泡沫球靠近时能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C.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D.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正电
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的电路是(  )
A. B. C. D.
8、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无需力维持
B.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科新的发展
9、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接在同一个电路中,当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那么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像,由图像中信息可知;若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则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为(  )
A.0.2A B.0.4A C.0.6A D.1A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悬挂在细丝线下端,它们靠近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可以判断一定带电的小球是______。
2、贺子健同学将铜片、锌片插入柠檬,制成柠檬电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此装置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光能。由图可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______极。
3、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_______。如题图所示,利用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说明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_______。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R1、R2的阻值均为R0。闭合开关S,两电表示数均不变,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各电表的示数及其对应的故障________。
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均发光。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会看到只有_______仍然发光,原因是________被短接。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通过L1的电流为0.2A,通过L2的电流为0.1A,通过L3的电流为0.4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
(2)电流表A2的示数;
(3)电流表A3的示数。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示数分别为4V、0.2A;问: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R1和R2电流分别是多少?
(3)再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3V,此时R1和R2电压分别是多少?
3、.如图甲所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问:
(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2)若灯泡L1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是多少?
4、如图所示电路:
(1)当S2闭合,S1、S3断开,电压表V的示数为3V,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V,求: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_______?
(2)当S1、S3同时闭合,S2断开,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求:此时流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_______?
(3)为了保护电路,不应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
5、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所在位置完全相同,如图乙所示。求解下列问题: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三位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他们讨论分析知道,电流表的使用通常存在有三种问题:
①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大;
②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小;
③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请判断,甲同学的问题是______(填序号),乙同学的问题是______(填序号),丙同学的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2、在“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
(1)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_______(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在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的作用是控制_______;
(2)连接串联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请填正确序号)。
A.必须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L1和L2,最后连到电池负极;
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
C.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D.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3)小凌同学在实验室做连接电路的实验时,把两个灯泡和开关如题图所示连接,如果闭合开关,将会发生_______,请你在图中只改动一根线,使两灯并联_______;(在要改动的线上打“×”,然后重新连线)
(4)有一位同学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________
方法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________
3、张明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如1图所示,当把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时测得电流如表所示。请你帮他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可靠,原因是______;
(2)张明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2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实验,实验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至少______个。
测量处 A B C
电流(A) 0.5 0.2 0.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B.开关S闭合后,电路为电阻R1与R2的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差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电源电压增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必然增大,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变大,应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才能保证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不变,则要向右移动滑片,若向左移动滑片,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继续增大,则A能达到目的,B不能达到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则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变小,若R1两端电压小于替换之前的电压,应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若R1两端电压大于替换之前的电压,要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所以换一个小阻值的电阻后,向右或者向左移动滑片要具体分析,能使差值相同。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如图,灯泡L1、L2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相同,即I1=I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A.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时,由于温度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渐变干,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故B符合题意;
C.校园里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秋天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A.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开关S3闭合,S1、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故B符合题意;
C.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两个轻质泡沫球靠近时能相互吸引,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B错误;
C.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把油和桶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这样能够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
D.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当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电路为L2的基本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开关闭合时, 两灯都被短路, 形成电路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两灯泡首尾相接,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因此两灯泡串联连接,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因此两灯泡并联连接,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需要力维持,故A错误。
B.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故B正确;
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建立的,故C错误;
D.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力学体系,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两个灯泡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当它们并联时,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规格相同,因为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当它们各自的电阻相等时,由得,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等,所以这种情况,可能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所以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时
UA=UB=4V
由图像可知,通过A和B的电流
IA=0.2A,IB=0.4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I=IA+IB=0.2A+0.4A=0.6A
故选C。
二、填空题
1、A、C
【详解】
由图乙可知,A、C相互排斥,故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A、C一定带同种电荷,由图甲可知,A、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B可能带异种电荷,又由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可知,B也有可能不带电,故可知一定带电的小球是A、C。
2、化学能 正
【详解】
[1][2]在如图所示的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是柠檬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二极管的光能,由图可知铜片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相连,所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正极。
3、50 相等 方向
【详解】
[1][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锡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由于金属锡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
[3]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方向。
4、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为0,电阻R1断路;电压表示数为U0,电流表示数为0,电阻R2断路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闭合开关前,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故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闭合开关后,由题意可知,两电表示数不变,故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仍为0,则此时电路中存在断路,若是电阻R1断路,则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均未接入电路,可知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示数均为0;若是电阻R2断路,闭合开关前,电压表直接串联进电路,此时电压表相当于测量电源电压,故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0,因电压表内阻很大,此时电路相当于断路,故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闭合开关后,此时电压表仍是直接串联进电路,测量电源电压,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仍为U0不变,而此时电路断路,故电流表示数仍为0。
5、LED 小灯泡
【详解】
[1][2]由图示知,小灯泡和LED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两者都发光。用一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则小灯泡被短路,但LED有电流通过,仍会发光。
三、计算题
1、(1)0.7A;(2)0.5A;(3)0.4A
【详解】
解:(1)(2)(3)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与L3的电流,电流表A3测流过灯L3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L3的电流I3=0.4A,则电流表A3的示数为0.4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IA2=I2+I3=0.1A+0.4A=0.5A
电流表A1的示数为
IA1=I1+I2+I3=0.2A+0.1A+0.4A=0.7A
答:(1)电流表A1的示数为0.7A;
(2)电流表A2的示数0.5A;
(3)电流表A3的示数0.4A。
2、(1)4V;(2)0.2A,0A;(3)3V,1V
【详解】
解:(1)闭合开关S1,S2,R2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也是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4V,所以,电源电压
U=UV=4V
(2)R2被短路,R1单独接入电路,电流表测R1中的电流,示数为0.2A,所以,R1中的电流
I1=IA=0.2A
R2被短路,R2电流为I2=0A。
(3)再断开开关S2,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U1=3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R2电压是
U2=U﹣U1=4V﹣3V=1V
答:(1)电源电压是4V。
(2)R1和R2电流分别是0.2A,0A。
(3)再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3V,此时R1和R2电压分别是3V,1V。
3、(1)0.48A,1.02A;(2)0.48A,0.48A;(3)4.8V,1.2V
【详解】
解:(1)由图可知:L1、L2并联,A1测干路电流,A2测通过灯L2电流,则干路电流I=1.5A,通过灯L2电流为I2=0.48A。通过灯L1电流为
(2)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并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还是0.48A。若在工作过程中L1灯丝突然烧断,A1也测通过L2的电流,还是0.48A。
(3)因为电阻R1和R2串联,而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应该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但是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故电压表V1选的是大量程,读数应为6V;电压表V2选的是大量程,读数应为1.2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知,R1两端电压为
答:(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0.48A、1.02A;
(2)若灯泡L1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均为0.48A;
(3)电阻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4.8V、1.2V。
4、1.2V、1.8V 0.4A、1.1A S1、S2、S3
【详解】
(1)由图知道,当S2闭合,S1、S3断开,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V1测量灯泡L1两端电压,则电源的电压U=3V,L1两端的电压U1=1.2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L2两端的电压
U2=U-U1=3V-1.2V=1.8V
(2)当S1、S3同时闭合,S2断开,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灯泡L1的电流,已知A1的示数为0.4A.即流过L1的电流I1=0.4A;电流表A测量干路的电流,A的示数为1.5A,则干路中的电流I=1.5A,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知道,L2的电流
I2=I-I1=1.5A-0.4A=1.1A
(3)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入电源负极,造成电源短路,因此为了保护电路,不应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答:(1)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1.2V、1.8V;
(2)此时流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4A、1.1A;
(3)为了保护电路,不应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5、(1)7.5V;(2)6V,1.5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电灯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而两个电压表指针所在位置完全相同,所以电压表V1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7.5V,即电源电压为7.5V。
(2)电压表V2的量程是“0~3V”,分度值为0.1V,示数1.5,即L2两端的电压为1.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1两端的电压
答:(1)电源电压是7.5V;
(2)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6V,1.5V。
四、实验探究
1、③ ① ②
【详解】
(1)[1]图甲指针反转了,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甲同学的问题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2)[2]图乙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了,乙同学的问题是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大。
(3)[3]图丙指针偏转角度超过了最大刻度线,说明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小了,丙同学的问题是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小。
2、不能 本支路用电器(本支路) A 短路 或 可行 不可行
【详解】
(1)[1]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通道,用电器互相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支路中的开关断开时,只会使该支路中的用电器停止工作,并不影响其它支路用电器的工作,所以,支路开关只控制开关所在的支路。
(2)[3] A.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只要把开关S、灯L1、灯L2接入电路即可,没有必要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L1和L2,最后连到电池负极,也可从负极出发,回到正极,故A符合题意;
B.为了保护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连接电路时,每处线都必须接牢,否则电路不稳定,故C不符合题意;
D.连接完毕后,必须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由电路图知道,两灯泡没有接入电路,导线直接把电源连接起来,电源被短路。
[5]由图知道,把与电源正极和上面小灯泡右端相连的线改在灯泡的左端或把与开关相连的导线改接在灯泡左端接线柱上,两灯泡并联,电路图如下图

(4)[6]方法1: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中取下来,如果观察另一只灯泡熄灭,则亮灯一定是串联,该方法是可行的。
[7]方法2: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如果观察两灯都熄灭,则是无法确定两灯的连接方式的。因为两灯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当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时,都有可能造成两灯熄灭。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只有一条,一处断开则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两灯都不发光;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虽然有多条,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但如果是并联电路干路上的导线断的话,则也会造成两灯都不发光,所以该方法是不可行的。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偶然性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
【详解】
(1)[1]分析表中的数据干路电流为0.5A,两支路电流为0.3A和0.2A,故有
0.5A=0.3A+0.2A
因可以得出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可靠,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偶然性。
(2)[3]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2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4]根据归纳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实验,至少要做3次实验,而至少选用不同规格小灯泡的个数应为3个,分析如下:设3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为L1、L2、L3,第一次用L1、L2两灯泡做实验,第二次用L1、L3两灯泡做实验,第三次用L2、L3两灯泡做实验,故最少选用3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也能完成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