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提高阅读的速度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单元语文要素: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单元习作要求: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搭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01
课前导入
02
走近作者
03
初读感知
04
扫清障碍
主目录
第一部分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观察下列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挤公交车
横穿马路
课前导入
1977年年末,刘章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当他见到人们抢着挤公交车,无序地横穿马路的时候,便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当他见到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他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他觉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向人们展示山里人勤劳、无私奉献、互助礼让的美德。
课前导入
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
第二部分
走近作者
作者简介
刘章(1939-2020)河北省兴隆县人。诗人、作家。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诗集《燕山春》《南国行》《北山恋》等。
《搭石》出自《刘章散文集》。
第三部分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
初读感知——检测
搭石是( )。
搭石的作用是( )。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
课文围绕“搭石”,主要写了人们( )搭石、( )搭石的情景。
搭石不仅联结着故乡的( ),也联结着乡亲们( )。
小溪里横着摆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头
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们过河
一道风景
摆
走
小路
美好的情感
初读感知
同学们初次阅读课文,不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进行了初次的尝试。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阅读速度?
①“集中注意力”,不因为其他事,而将目光离开文章,同时,边读边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回读。注意力不集中,只读不想,会使理解不准确。
②“回读”是指阅读中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就越慢。所以阅读中要尽可能减少回读的次数。
第四部分
扫清障碍
字词识记
1.江河定期的涨水:潮汛、春汛、汛期
2.旧时军队驻防的地方:汛地
例:一听到有汛情发生,将士们便迅速集合,带着装备出发了。
字词识记
1.拉;牵:挽弓、挽手
2.设法使好转或恢复:挽救、挽回
3.追悼死者:挽歌、挽联
4.向上卷起:挽起裤脚儿。
例:他一直致力于挽救濒危动物。
字词识记
[ jiān ]
1.方位词:彼此间、人间、中间
2.时间
3.一间屋子:房间
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
[ jiàn ]
1.空隙:间隙
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
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
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
例:这段时间(jiān),奶奶的哮喘不间(jiàn)断地发作,全家人都很忧虑。
字词识记
懒(跟“勤”相对):懒惰
例:他是一个懒惰的人,既不爱学习,也不爱劳动。
字词识记
1.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度量衡
2.称量(liáng):衡其轻重。
3.衡量:衡其得失。
4.平、不倾斜:平衡
例: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本身。
字词识记
1.调和;和谐:协调、协和
2.共同:协同、协力
3.协助:协理
例:我们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字词识记
[ chuò ]
1.宽裕:绰有余裕。
2.体态轻盈柔美:柔情绰态。
[ chāo ]
1.抓起:绰起铁锹就干活。
2.同“焯(chāo)”。
字词识记
汛
xùn
访
鞋
挽
隔
懒
惰
稳
衡
协
fǎng
xié
wǎn
gé
lǎn
duò
wěn
héng
xié
汛情
汛期
访问
拜访
皮鞋
鞋子
挽留
挽救
间隔
分隔
懒散
偷懒
懒惰
惰性
稳重
沉稳
平衡
均衡
协助
齐心协力
字词识记—词语学习
汛期 间隔 挽裤 懒惰 平衡 协调 人影绰绰
访友 脱鞋 平稳
协调有序 清波荡漾
汛期 间隔 挽裤 懒惰 平衡 协调 人影绰绰
访友 脱鞋 平稳
协调有序 清波荡漾
chuò
xùn
jiàn ɡé
wǎn kù
lǎn duò
hénɡ
xié
fǎnɡ
xié
wěn
xié
字词识记—词语解释
[ 谴责 ]
[ 理所当然 ]
责备、严厉申斥
[ 例 句]社会各界强烈谴责这种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文中指年轻人俯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这件事是合乎常理的。
[ 协调 ]
配合得适当。
[ 例 句]她跳舞时动作协调,舞姿优美,获得了大家的赞许。
[ 人影绰绰 ]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文中指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人影多、姿态美。
[ 汛期 ]
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 相背而行 ]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字词识记—词语大闯关
父子俩驾船时配合得十分( ),即使是在( ),水流湍急,船在他们俩的控制下也行驶得非常平稳。遇到有人上下船行动十分困难时,儿子总会拖鞋挽裤,接力帮助,并认为那是( )的事,所以大家都喜欢坐他们家的船。
谴责
理所当然
协调
人影绰绰
汛期
相背而行
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请你为每一部分拟个小标题。
话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赞搭石
整体感知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爆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话搭石
从一次次“脱鞋挽裤”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人们过河的不易,知道了搭石的原因。
摆搭石→出行方便
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家乡溪水的特点,为下文写搭石做铺垫。
整体感知
话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时令
石材要求
间距
搭石的样子
可见当地人摆搭石很用心。
初读感知
摆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中心句
说说这句话中“风景”的的含义。
一是指自然风景
二是指搭石体现出来的人情美的风景
搭石给家乡带来了怎样的风景?
初读感知
摆搭石
搭石给家乡带来了怎样的风景?
风景一:老人调整搭石
风景二:一行人走搭石
风景三:两人会面,相互礼让
风景四:遇见老人,背老人过河
初读感知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摆搭石
风景一:老人调整搭石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从老人的表情、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老人调整搭石时认真细致,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谢谢观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