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0 17:16:16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阅读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地理实验活动(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个平底盆中加追量的水,直至水俏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用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压住塑料纸,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热力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流水作用
2.自然界中形成该类地理现象的主要动力是(  )
A.地球内力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大气运动
3.(2021高一上·天津期末)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国道》),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  )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⑤⑥⑦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不断上升
C.加速陆地冰川融化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2020高一上·宿州期中)某地理研学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做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
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 ②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 ③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 ④换成更大的托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高一上·运城期中) 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c B.f C.g D.e
7.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植树种草③修建水库④拓宽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0高一上·乐昌期中)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蒸发 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 D.④地表径流
9.(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但不能持续利用
10.(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现象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是(  )
A.东亚的西北风 B.西欧的西南风
C.未登陆的台风 D.南亚的东北风
11.(2019高一上·江西竞赛)人类能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较大影响(  )
A.下渗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12.(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南宋天文学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号最能解释 “百川发源…归注入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13.(2019高一上·县期末)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②城市硬底化减少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4.(2020高一上·运城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④⑤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   
(2)向海洋源源不断输送有机物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序号);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3)说明图示城市内的湖泊可能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4)说明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15.(2015高一上·濉溪期末)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   ②   ③   ⑥   ⑦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最能代表夏季登陆我国台风的是   环节(填序号).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   、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16.(2021高一上·葫芦岛月考)下图为某种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乙为   (填“城区”或“郊区”)。为改善城区大气质量,④处适宜布局   。列举两点城区近地面气温高的原因   。
(2)若此图为海陆风环流示意图,甲为陆地,则图中的时间为   (填“白天”或“夜晚”)。请分析夏季热力环流对沿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
(3)若图中箭头代表海陆间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则甲为   (填“陆地”或“海洋”),②为   。
17.(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A   B   、C   、E   、F   、G   。
18.(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读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②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2)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3)若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④   ,⑤   (填“减少”或“增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转变存在的状态到地球中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透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结合材料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阳光直晒使盆底的水分蒸发,蒸发的水汽在塑料纸上凝结成小水滴,然后再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沙子中,可知该实验模拟了水循环的过程。故答案为:B。
2.自然界中水体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而蒸发,太阳辐射引起大气运动,蒸发的水汽又通过大气运动输送到其他地区,再形成降水。因此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是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
3.【答案】(1)B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图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海洋上降水、③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陆地降水、⑤表示地表径流、⑥表示地下径流、⑦表示植物蒸腾。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③,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⑤⑥,B正确。故答案为:B。(2)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D正确。水呈三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温度,A错。海平面不断上升和加速陆地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而不是水循环,B C错。故答案为:D。
【点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五方面: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答案】4.D
5.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4.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D正确。故答案为:D。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①③正确。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水量。②④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6.D
7.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6.由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分别为:a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植物的蒸腾,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e,故答案为:D。
7.控制人口数量,对减轻暴雨对城市无直接影响,①错误。植物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减弱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②正确。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调节的作用,可以减轻暴雨对城市的危害,③正确。拓宽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雨所造成的洪水威胁,④错误。故答案为:B。
8.【答案】(1)C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水汽自海洋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在陆地形成降水,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C正确。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水渠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④环节为地表径流,人类活动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较弱,①②③错误。故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人类主要影响环节: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空间)、修建水库(时间)。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
9.【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A.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故A正确;
B.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若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也相应增多,故C错误;
D.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可能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塑造地表形态。
10.【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西欧的西南风来自大西洋,将大西洋的水汽带到陆地,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对。东亚的西北风,南亚的东北风,均来自陆地,没有把水汽带到海洋,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A、D错;未登陆的台风降水来自海洋,又降落到海洋,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C错。故本题选B。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11.【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目前人类利用最广泛的是地表水,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应为地表径流,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相对较小,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12.【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归注入海为地表径流。故答案为:D。(2)自然界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被称为“调节器”,B正确;(2)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被称为“传送带”;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被称为“纽带”,AD错误;(3)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被称为“雕塑家”,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13.【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加,大量的使用地表径流,使得地下径流减少,①错误;城市硬底化与建筑物增多,导致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内涝增加,②错误;地表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影响,植被减少,下渗量减少,③正确;城市扩大,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增强,导致降水量增多,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14.【答案】(1)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⑤;海陆间循环
(3)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4)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判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②代表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④雨水下渗下地面以下,为下渗;⑤表示地表水的汇聚,为地表径流;⑥代表地下径流。
(2)水循环中通过地表径流向海洋不断输送有机物;考查水循环的意义。海陆间大循循环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内的湖泊如果与有河道与海洋相联,则参与海陆间大循环,如果没有相连,为内流湖,则参加陆地内循环。
(4)考查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弱,加剧城市的内涝灾害。同时由于植被破坏后悔导致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少。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5.【答案】(1)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植物蒸腾
(2)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④;②
(4)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知识读图即可判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2)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类,根据所学知识,降水量最大的是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能将海洋水转化为陆上淡水,从而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是将长江上游的蓄积起来,因而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是来自与太平洋,因而相符的是②.
(4)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
故答案为:(1)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植物蒸腾.(2)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3)④;②.(4)大气圈;岩石圈; 水圈.
【点评】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分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四个环节.
16.【答案】(1)城区;绿化带;原因:人工建筑物较多,绿地、水体等面积减少(或地面硬化面积增大),地表增温加快;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生产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可以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响应;人口多、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多。
(2)夜晚;作用:白天来自海洋的风较为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较为凉爽干燥,对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
(3)陆地;水汽输送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由甲吹向乙,可得甲处为高压,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乙处为低压,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所以乙为城区;由于城区人口多、产业集中,排放的人为废以热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城市里建筑物高大稠密,地面硬化面积较大,地表增温速度快;城市中大气污染较严重,空气中大量的废气等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加剧温室效应。为改善城区大气质量,在城市与郊区之间适宜布局绿化带。
(2)若此图为海陆风示意图,甲为陆地,图示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可推知陆地温度较低,形成冷高压,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为夜晚。夏季,白天来自海洋的风较为凉爽湿润,使滨海地区的气温下降;夜晚来自陆地的风较为凉爽干燥,使滨海地区的气温下降;所以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的日温差减小。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则①为海洋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所以甲为陆地。
【点评】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该热力环流往往出现在海陆之间、山谷、城市与郊区之间。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17.【答案】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A为蒸发,B为降水,C为水汽输送,D为降水,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
【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8.【答案】(1)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2)海陆间循环
(3)减少;增加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图中②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不要写错别字:输送、径流)
(2)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来自海洋水汽的降水,最终流回海洋,完成了一个水循环,使陆地水体得以更新)。
(3)若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④(下渗)减少,⑤(地表径流)增加。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的作用。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 / 1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阅读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地理实验活动(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个平底盆中加追量的水,直至水俏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用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压住塑料纸,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热力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流水作用
2.自然界中形成该类地理现象的主要动力是(  )
A.地球内力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大气运动
【答案】1.B
2.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转变存在的状态到地球中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透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结合材料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阳光直晒使盆底的水分蒸发,蒸发的水汽在塑料纸上凝结成小水滴,然后再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沙子中,可知该实验模拟了水循环的过程。故答案为:B。
2.自然界中水体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而蒸发,太阳辐射引起大气运动,蒸发的水汽又通过大气运动输送到其他地区,再形成降水。因此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是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
3.(2021高一上·天津期末)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国道》),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  )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⑤⑥⑦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不断上升
C.加速陆地冰川融化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答案】(1)B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图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海洋上降水、③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陆地降水、⑤表示地表径流、⑥表示地下径流、⑦表示植物蒸腾。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③,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⑤⑥,B正确。故答案为:B。(2)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D正确。水呈三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温度,A错。海平面不断上升和加速陆地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而不是水循环,B C错。故答案为:D。
【点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五方面: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2020高一上·宿州期中)某地理研学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做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下渗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
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 ②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 ③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 ④换成更大的托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D
5.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4.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D正确。故答案为:D。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①③正确。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水量。②④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2020高一上·运城期中) 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c B.f C.g D.e
7.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植树种草③修建水库④拓宽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6.D
7.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6.由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分别为:a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植物的蒸腾,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e,故答案为:D。
7.控制人口数量,对减轻暴雨对城市无直接影响,①错误。植物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减弱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②正确。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调节的作用,可以减轻暴雨对城市的危害,③正确。拓宽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雨所造成的洪水威胁,④错误。故答案为:B。
8.(2020高一上·乐昌期中)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蒸发 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 D.④地表径流
【答案】(1)C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水汽自海洋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在陆地形成降水,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C正确。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水渠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④环节为地表径流,人类活动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较弱,①②③错误。故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人类主要影响环节: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空间)、修建水库(时间)。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
9.(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但不能持续利用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A.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故A正确;
B.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若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也相应增多,故C错误;
D.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可能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塑造地表形态。
10.(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现象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是(  )
A.东亚的西北风 B.西欧的西南风
C.未登陆的台风 D.南亚的东北风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西欧的西南风来自大西洋,将大西洋的水汽带到陆地,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对。东亚的西北风,南亚的东北风,均来自陆地,没有把水汽带到海洋,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A、D错;未登陆的台风降水来自海洋,又降落到海洋,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C错。故本题选B。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11.(2019高一上·江西竞赛)人类能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较大影响(  )
A.下渗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目前人类利用最广泛的是地表水,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应为地表径流,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相对较小,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12.(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南宋天文学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号最能解释 “百川发源…归注入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归注入海为地表径流。故答案为:D。(2)自然界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被称为“调节器”,B正确;(2)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被称为“传送带”;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被称为“纽带”,AD错误;(3)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被称为“雕塑家”,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13.(2019高一上·县期末)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②城市硬底化减少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增加,大量的使用地表径流,使得地下径流减少,①错误;城市硬底化与建筑物增多,导致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内涝增加,②错误;地表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影响,植被减少,下渗量减少,③正确;城市扩大,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增强,导致降水量增多,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二、综合题
14.(2020高一上·运城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④⑤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   
(2)向海洋源源不断输送有机物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序号);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3)说明图示城市内的湖泊可能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4)说明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答案】(1)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⑤;海陆间循环
(3)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4)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判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②代表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④雨水下渗下地面以下,为下渗;⑤表示地表水的汇聚,为地表径流;⑥代表地下径流。
(2)水循环中通过地表径流向海洋不断输送有机物;考查水循环的意义。海陆间大循循环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内的湖泊如果与有河道与海洋相联,则参与海陆间大循环,如果没有相连,为内流湖,则参加陆地内循环。
(4)考查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弱,加剧城市的内涝灾害。同时由于植被破坏后悔导致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少。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15.(2015高一上·濉溪期末)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   ②   ③   ⑥   ⑦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最能代表夏季登陆我国台风的是   环节(填序号).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   、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答案】(1)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植物蒸腾
(2)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④;②
(4)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知识读图即可判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2)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类,根据所学知识,降水量最大的是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能将海洋水转化为陆上淡水,从而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是将长江上游的蓄积起来,因而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是来自与太平洋,因而相符的是②.
(4)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
故答案为:(1)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植物蒸腾.(2)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3)④;②.(4)大气圈;岩石圈; 水圈.
【点评】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分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四个环节.
16.(2021高一上·葫芦岛月考)下图为某种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乙为   (填“城区”或“郊区”)。为改善城区大气质量,④处适宜布局   。列举两点城区近地面气温高的原因   。
(2)若此图为海陆风环流示意图,甲为陆地,则图中的时间为   (填“白天”或“夜晚”)。请分析夏季热力环流对沿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
(3)若图中箭头代表海陆间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则甲为   (填“陆地”或“海洋”),②为   。
【答案】(1)城区;绿化带;原因:人工建筑物较多,绿地、水体等面积减少(或地面硬化面积增大),地表增温加快;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生产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可以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响应;人口多、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多。
(2)夜晚;作用:白天来自海洋的风较为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较为凉爽干燥,对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
(3)陆地;水汽输送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由甲吹向乙,可得甲处为高压,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乙处为低压,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所以乙为城区;由于城区人口多、产业集中,排放的人为废以热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城市里建筑物高大稠密,地面硬化面积较大,地表增温速度快;城市中大气污染较严重,空气中大量的废气等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加剧温室效应。为改善城区大气质量,在城市与郊区之间适宜布局绿化带。
(2)若此图为海陆风示意图,甲为陆地,图示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可推知陆地温度较低,形成冷高压,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为夜晚。夏季,白天来自海洋的风较为凉爽湿润,使滨海地区的气温下降;夜晚来自陆地的风较为凉爽干燥,使滨海地区的气温下降;所以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的日温差减小。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则①为海洋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所以甲为陆地。
【点评】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该热力环流往往出现在海陆之间、山谷、城市与郊区之间。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17.(2021高一上·通化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A   B   、C   、E   、F   、G   。
【答案】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A为蒸发,B为降水,C为水汽输送,D为降水,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
【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8.(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读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②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2)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
(3)若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④   ,⑤   (填“减少”或“增加”)。
【答案】(1)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2)海陆间循环
(3)减少;增加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图中②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不要写错别字:输送、径流)
(2)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来自海洋水汽的降水,最终流回海洋,完成了一个水循环,使陆地水体得以更新)。
(3)若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④(下渗)减少,⑤(地表径流)增加。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的作用。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