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海南期末)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注入海洋的地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道稀少,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外流区为地表径流经外流河汇入海洋的地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植物蒸腾 B.湖泊蒸发 C.地下径流 D.大气降水
2.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 )
A.降水量大 B.水资源更新慢
C.蒸腾量大 D.地下径流量大
【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内循环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蒸发的复杂过程。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1.由图可知,植物蒸腾、湖泊蒸发是陆地水体水量支出的过程,对地表径流没有直接的补给作用,AB错;地下径流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地表径流有补给作用,但补给水量较小,故C与题意不符;大气降水落到地面之后,一部分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返回大气中,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所以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D正确。故本题选D。
2.依据材料分析可知,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小,A错;由于内流区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循环不活跃,所以水资源更新慢,B正确;由于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蒸腾量小,C错;地下径流的补给也主要是大气降水,由于内流区降水较少,所以地下径流量不大,D错。故本题选B。
(2021高一上·汉中期末)下图为某区城水循环模式图,甲、乙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单位量,假设该区域水循环总量为100个单位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推测X的数值为( )
A.99 B.63 C.56 D.25
4.甲处参与的所有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5.下列关于水循环a、b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环节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②a环节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③b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b环节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3.B
4.C
5.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的类型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
及意义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3.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陆地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地表径流量之和,可知地表径流b=37-19=18,根据整个海洋的降水量加上入海径流量与海面水蒸发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知X=81-18=63,B对。故答案为:B。
4.由图文材料可知甲为海洋,参与了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C对。故答案为:C。
5.a环节为水汽输送,主要靠大气输送,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①对;a环节代表的是水汽输送,而不是地表径流,②错;b环节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塑造地表形态,③对,④错;A.①③对。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陇县期末)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水汽的能量来自( )
A.风能 B.重力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7.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6.C
7.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类型、环节及意义
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6.由所学知识可知,“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空气的水分是太阳辐射给地表热量,使地表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与风力、地球重力、地热能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7.由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将下面的水分蒸发为水汽,模拟了蒸发环节;上部的水珠降落到下面,模拟了降水环节,①③正确,B正确。材料中无水汽输送、地下径流的信息,②④错误,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地表径流
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缓解用水紧张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D
9.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 , 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改变地表径流时间分布规律。
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 ,将雨水存储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 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地表径流。
故答案为:D。
9.①、“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
②④、”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 , 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可以缓解用水紧张 ,使绿地得到发展,减弱热岛效应,②正确,④错误;
③、”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降低江河水位 ,③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构建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下图为“月宫一号”水循环示意图。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植物蒸腾②水汽输送③蒸发④地表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图中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 )
A.水处理 B.低压蒸馏 C.饮用水储存 D.营养液配制
12.有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③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水循环无法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不能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⑤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10.D
11.B
1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 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水循环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地表形态,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10.a由植物生长指向冷凝水,应是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形成冷凝水,①③正确。与水汽输送和地表径流无关,②④错。故答案为:D。
11.图中低压蒸馏形成“水”,最终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低压蒸馏,B正确。水处理是对生活废水的净化,饮用水储存是对水的储存,并没有“生产”水,AC错。营养液配制是利用水为溶剂,为植物生长配置养分,也不能很好模仿降水环节,D错。故答案为:B。
12.水循环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过程也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通过水循环,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①②③⑤正确。水循环过程也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促使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④错。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松原月考)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图中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大气循环
14.图中字母C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腾
15.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采取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人工增雨 D.抽取地下水
【答案】13.C
14.C
15.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13.由图可知,图中乙类水循环的环节包括B海洋上的水汽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G地表径流,水循环连接着陆地和海洋,为海陆间循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4.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中C环节是水汽输送。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A.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A正确;
B.修建水库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措施,B错误;
C.人工增雨没有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错误;
D.抽取地下水没有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6.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 )
A.我国的夏季风 B.我国的冬季风
C.长江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7.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布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16.A、①为水汽输送,我国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把水汽输送到陆地,A正确;B、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B错误;
C、长江属于地表径流,C错误;
D、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D错误;
故答案为:A。
17.读图①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到华北西北地区,改变了表径流,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⑤施加了影响,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8.(2021高一上·公主岭市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 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和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
(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夏季风实力强弱有关,故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时间分布,季节分布不均问题。
(3)丁环节表示地下径流,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增加下渗。
(4)黄河是外流河,故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海陆间循环。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9.(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① ;② ;④ ;⑤ 。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3)上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人类最容易干预的环节是 (填序号)
(4)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择填空)
A.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下渗
(2)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②;③
(4)B;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水循环的环节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⑤为下渗。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循环的类型属于陆上内循环,通过蒸发和降水实现水体的循环更新;黄河属于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的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对应②环节;目前人类最容易干预、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③地表径流。
(4)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也会出现枯竭,因此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错误;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有些水循环的环节如水汽输送,目前还难以影响,C错误;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调节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BD正确。故答案为:BD。
【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的径流量,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同时由于水体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多,蒸发量和降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提高。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2)不利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水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产生洪涝现象。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使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20.(2020高一上·吴中期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下列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做法的有(多选)( )
A.大力开采利用蓄存的地下水
B.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
C.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D.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消除水污染
E.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F.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扩大绿地面积
(3)某校学生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下图中城市绿地、道路设计提议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是哪个设计?并简述理由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2)B;C;E
(3)甲;道路上的雨水可以快速进入绿地,增加下渗,防止道路积水。
(4)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调节城市小气候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以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
(2)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地面铺设透水砖,加强下渗,就地消纳雨水,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加强湿地的调蓄能力,这些均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BCE正确;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属于治理水污染的相关措施,与海绵城市建设关系不大,同时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不可能消除水污染,D错;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不现实,F错。故答案为:BCE。
(3)道路的渗水能力较弱,绿地渗水的能力较强,因此道路应高于绿地,从而在降雨时,道路面上的雨水向两侧绿地汇集,一方面减轻道路积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雨水的下渗,故答案为:甲。
(4)通过建设海绵城市,使得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由此可增强下渗,调节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内涝。并且通过建设海绵城市,还能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城市水质等。
【点评】一、水循环的类型:
1.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2.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的蒸腾——降水
3.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21.(2020高一上·淮安期中)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储量来看,水圈中占比最大的水体类型是 水;人类大量使用的水体类型包括河流水、 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能。甲地所在区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水循环,该水循环对甲地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
(3)图中 (填字母)环节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 环节(填字母);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名称)。
【答案】(1)海洋;淡水湖泊
(2)太阳(辐射);海陆间;提供淡水资源(或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3)c;d;水汽输送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从储量上说,地球上十分之七为海水覆盖,则水圈中占比最大的水体类型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水体类型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甲地所在区域的河流注入海洋,故其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该水循环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为甲地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资源。
(3)图示区域为外流区域,则图中城市径流水位的增高主要与降水有关,图中c字母代表大气降水环节,c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配一部分到北方缺水地区,通过径流输送环节实现,故该工程主要影响的是d环节(地表径流);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a,即水汽输送环节。
【点评】1.海陆间循环
(海洋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海南期末)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注入海洋的地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道稀少,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外流区为地表径流经外流河汇入海洋的地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植物蒸腾 B.湖泊蒸发 C.地下径流 D.大气降水
2.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 )
A.降水量大 B.水资源更新慢
C.蒸腾量大 D.地下径流量大
(2021高一上·汉中期末)下图为某区城水循环模式图,甲、乙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单位量,假设该区域水循环总量为100个单位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推测X的数值为( )
A.99 B.63 C.56 D.25
4.甲处参与的所有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5.下列关于水循环a、b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环节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②a环节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③b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b环节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1高一上·陇县期末)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水汽的能量来自( )
A.风能 B.重力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7.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地表径流
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缓解用水紧张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构建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下图为“月宫一号”水循环示意图。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植物蒸腾②水汽输送③蒸发④地表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图中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 )
A.水处理 B.低压蒸馏 C.饮用水储存 D.营养液配制
12.有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③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水循环无法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不能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⑤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021高一上·松原月考)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图中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大气循环
14.图中字母C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腾
15.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采取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人工增雨 D.抽取地下水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6.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 )
A.我国的夏季风 B.我国的冬季风
C.长江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7.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二、综合题
18.(2021高一上·公主岭市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 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和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19.(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① ;② ;④ ;⑤ 。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3)上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人类最容易干预的环节是 (填序号)
(4)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择填空)
A.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20.(2020高一上·吴中期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下列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做法的有(多选)( )
A.大力开采利用蓄存的地下水
B.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
C.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D.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消除水污染
E.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F.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扩大绿地面积
(3)某校学生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下图中城市绿地、道路设计提议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是哪个设计?并简述理由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1.(2020高一上·淮安期中)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储量来看,水圈中占比最大的水体类型是 水;人类大量使用的水体类型包括河流水、 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能。甲地所在区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水循环,该水循环对甲地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
(3)图中 (填字母)环节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 环节(填字母);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内循环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蒸发的复杂过程。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1.由图可知,植物蒸腾、湖泊蒸发是陆地水体水量支出的过程,对地表径流没有直接的补给作用,AB错;地下径流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地表径流有补给作用,但补给水量较小,故C与题意不符;大气降水落到地面之后,一部分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返回大气中,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所以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D正确。故本题选D。
2.依据材料分析可知,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小,A错;由于内流区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循环不活跃,所以水资源更新慢,B正确;由于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蒸腾量小,C错;地下径流的补给也主要是大气降水,由于内流区降水较少,所以地下径流量不大,D错。故本题选B。
【答案】3.B
4.C
5.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的类型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
及意义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3.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陆地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地表径流量之和,可知地表径流b=37-19=18,根据整个海洋的降水量加上入海径流量与海面水蒸发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知X=81-18=63,B对。故答案为:B。
4.由图文材料可知甲为海洋,参与了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C对。故答案为:C。
5.a环节为水汽输送,主要靠大气输送,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①对;a环节代表的是水汽输送,而不是地表径流,②错;b环节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塑造地表形态,③对,④错;A.①③对。故答案为:A。
【答案】6.C
7.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水循环类型、环节及意义
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6.由所学知识可知,“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空气的水分是太阳辐射给地表热量,使地表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与风力、地球重力、地热能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7.由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将下面的水分蒸发为水汽,模拟了蒸发环节;上部的水珠降落到下面,模拟了降水环节,①③正确,B正确。材料中无水汽输送、地下径流的信息,②④错误,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8.D
9.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 , 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改变地表径流时间分布规律。
8.“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 ,将雨水存储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 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地表径流。
故答案为:D。
9.①、“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
②④、”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 , 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可以缓解用水紧张 ,使绿地得到发展,减弱热岛效应,②正确,④错误;
③、”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降低江河水位 ,③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0.D
11.B
12.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 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水循环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地表形态,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10.a由植物生长指向冷凝水,应是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形成冷凝水,①③正确。与水汽输送和地表径流无关,②④错。故答案为:D。
11.图中低压蒸馏形成“水”,最终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类似的是低压蒸馏,B正确。水处理是对生活废水的净化,饮用水储存是对水的储存,并没有“生产”水,AC错。营养液配制是利用水为溶剂,为植物生长配置养分,也不能很好模仿降水环节,D错。故答案为:B。
12.水循环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过程也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通过水循环,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①②③⑤正确。水循环过程也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促使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④错。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C
15.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13.由图可知,图中乙类水循环的环节包括B海洋上的水汽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G地表径流,水循环连接着陆地和海洋,为海陆间循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4.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中C环节是水汽输送。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A.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A正确;
B.修建水库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措施,B错误;
C.人工增雨没有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错误;
D.抽取地下水没有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布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16.A、①为水汽输送,我国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把水汽输送到陆地,A正确;B、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B错误;
C、长江属于地表径流,C错误;
D、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D错误;
故答案为:A。
17.读图①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到华北西北地区,改变了表径流,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⑤施加了影响,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
(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夏季风实力强弱有关,故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时间分布,季节分布不均问题。
(3)丁环节表示地下径流,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增加下渗。
(4)黄河是外流河,故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海陆间循环。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9.【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下渗
(2)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②;③
(4)B;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水循环的环节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⑤为下渗。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循环的类型属于陆上内循环,通过蒸发和降水实现水体的循环更新;黄河属于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的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对应②环节;目前人类最容易干预、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③地表径流。
(4)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也会出现枯竭,因此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错误;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有些水循环的环节如水汽输送,目前还难以影响,C错误;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调节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BD正确。故答案为:BD。
【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的径流量,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同时由于水体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多,蒸发量和降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提高。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2)不利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水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产生洪涝现象。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使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20.【答案】(1)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2)B;C;E
(3)甲;道路上的雨水可以快速进入绿地,增加下渗,防止道路积水。
(4)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调节城市小气候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以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
(2)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地面铺设透水砖,加强下渗,就地消纳雨水,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加强湿地的调蓄能力,这些均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BCE正确;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属于治理水污染的相关措施,与海绵城市建设关系不大,同时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不可能消除水污染,D错;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不现实,F错。故答案为:BCE。
(3)道路的渗水能力较弱,绿地渗水的能力较强,因此道路应高于绿地,从而在降雨时,道路面上的雨水向两侧绿地汇集,一方面减轻道路积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雨水的下渗,故答案为:甲。
(4)通过建设海绵城市,使得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由此可增强下渗,调节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内涝。并且通过建设海绵城市,还能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城市水质等。
【点评】一、水循环的类型:
1.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2.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的蒸腾——降水
3.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21.【答案】(1)海洋;淡水湖泊
(2)太阳(辐射);海陆间;提供淡水资源(或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3)c;d;水汽输送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从储量上说,地球上十分之七为海水覆盖,则水圈中占比最大的水体类型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水体类型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甲地所在区域的河流注入海洋,故其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该水循环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为甲地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资源。
(3)图示区域为外流区域,则图中城市径流水位的增高主要与降水有关,图中c字母代表大气降水环节,c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配一部分到北方缺水地区,通过径流输送环节实现,故该工程主要影响的是d环节(地表径流);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a,即水汽输送环节。
【点评】1.海陆间循环
(海洋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