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生活》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色彩与生活》是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知识。初步学习运用色彩三要素,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最后进行表现。
2.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
3.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能比较准确地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课件:色彩鲜明的器物、街景图片。师问: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生答:感受到生活中色彩特别多、特别醒目。
2.今天我们就探究一下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营造好的色彩效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3.板书课题《色彩与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体验丰富的色彩,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新授
1.播放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菜篮子里有这么多色彩很漂亮的蔬菜,都是些什么颜色?(答:红、绿、橙、紫……)各不相同的色彩相貌,就像我们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种颜色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我们都很熟悉它们,这就是色彩的面貌,术语称“色相”。(板书:色相)
(1)展示图片:生活中的色相,进一步理解色相。
(2)找一找:找出房子都有哪些色相呢?
2.播放一些明度变化明显的图例,雷电夜晚、浅蓝色的天空,发现颜色还有什么变化?给出明度的概念(学生回答:)(板书:明度)
图片欣赏:运用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明度变化
3.下图中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纯度:指色彩的单一鲜艳程度。
4.出示一些纯度变化明显的绿色卡片,如草绿,翠绿,橄榄绿,灰绿等。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绿色有什么不同,肯定学生的观察,用课件增强学生感受后给出纯度的概念。(学生回答有深浅不同的,有鲜艳的,有的不鲜艳)(板书:纯度)
【设计意图】阐释称其为“色彩三要素”的原因,即只要有色彩出现,这三个因素就会同时存在。
5.出示色彩冷暖的图片讲解知识。
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颜色:红、黄、橙→暖色
让人联想到寒冷的颜色:青、蓝、紫→冷色
6.教师小结:色相、明度和纯度在色彩术语中称“色彩三要素”。
7.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色彩练习。
这两组图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
8.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完成作业的方法步骤
1.构图勾形
2.装饰花纹
3.涂上颜色
4.整体调整
五、学生实践
以“我心中的漂亮帽子”为主题,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
1.确定构图位置,大小比例,用黑色勾线笔直接勾出帽子的轮廓。
2.用点、线、面不同的笔法丰富画面,让画面有层次感。
3.涂色要体现色相、明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色彩知识的讲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六、课堂小结
正如同学们制作的漂亮作品一样,学习色彩知识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在哪个领域里我们都能看到绚烂的色彩,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不仅对色彩有所了解,而且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色彩,体味色彩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