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2022年山东省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解析
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
01
试题总体评价
02
试题结构分析
03
试题详细解析
04
试题备考启示
一、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总体评价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精神与要求,落实了考试评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服务选拔的同时,积极导向教学,发挥了考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试题进一步明确了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一、试题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素质教育发展,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二、试题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
试题着眼于考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突出“素质立意”,不是简单的让考生“按考试要求解答问题”,而是注重让考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三、试题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试题以考生为主体,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到评价策略运用等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新特征。
二、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结构分析
(一)从试题编排结构来看,2022年山东卷试卷共分两大版块:一是客观题,即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3分1道,共45分;二是主观题,共4道材料题,与2021年山东省高考题型和分数一致。体现出了高考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从试题考察范围来看,选择题中,中国史部分共9道选择题,共27分,占五分之三。其中中国古代史共4小题,12分;中国近代史共3小题,9分;中国现代史共2小题,6分。世界史部分占6道选择题,共18分,占五分之二;其中世界中世纪史1小题,3分;世界近代史2小题,6分;世界现代史3小题,9分。主观题中,16、17、18题皆为中国史,共39分,占比约为70%;19题世界史16分,占比约为31%。综上,中国史共66分,世界史共34分,中国史与世界史分值相比约为2:1,考察范围明显偏重于中国史。
二、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结构分析
(三)从试题考察知识来看,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理解运用能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以必修部分为基础,选必部分为延伸拓展,两者同时考察。今年山东省高考为新教材第一批,试题中也充分展现了新教材的新特点,譬如以第5题以新教材《选必一》第12课历史纵横中的万国公法为切口,考察中国近代的外交与向西方学习;第17题以《选必三》第2课历史纵横提倡男女平为切口考察北洋军阀时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
二、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结构分析
中国史 世界史 历史分期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客观题 1-4题 5-7题 8-9题 10题 11-12题 13-15题
分值 12分 9分 6分 3分 6分 9分
主观题 16题 17题 18题 19(1)题 19(2)题 0题
分值 12分 13分 14分 10分 6分 0分
总分值 24分 22分 20分 13分 12分 9分
通史课时 15课 10课 4课 5课 8课 10课
中国史部分,近现代史课时仅比古代史少1课,分值却比古代史高18分,且中国古代史相对容易掌握,近现代史内容则较多,后期备考当以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侧重点。
世界史部分,古代史与近代史、现代史单独相比分值高、课时少,但考虑到今年为新教材首次高考,内容可能侧重考察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后期备考时各阶段历史都应适当兼顾,做到有备无患。
2022年山东卷选择题剖析
题号 考查情境 考查知识点 核心素养
1 战国法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解释
2 汉朝相马术发展 汉朝的政治与经济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宋代纺织品的分布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 明朝监察御史 明朝的监察制度 历史解释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的外交与向西方学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6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发展实业的目的 晚清时期实业的发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7 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土地政策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8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经贸联系 新中国的外交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9 改革开放后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0 12世纪前期法兰西国王的举措 西欧中世纪王权的加强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1 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时空观念
12 18世纪英国思想家的思想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自由主义思潮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3 20世纪初亚洲的新觉醒 20初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4 一战中英国对法国态度的转变 一战期间大国关系的博弈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5 二战之后法国等西欧国家 二战之后西欧国家的境地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选择题分类
01
突出考查实质类选择题:1、5、6、8、12、14、15题,总共7道选择题。
03
注重考查历史地图与图片:11、16、18、19题。
02
目的类选择题:2、4、6、10题,总共4道选择题。
04
非选择题设问方式多元化。
中国史9道,其中古代史4道、近代史3道;现代史2道
世界史6道,其中古代史2道、近代史3道;现代史1道
2022年山东卷非选择题剖析
题号 设问 考查知识范围 核心素养
16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7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北洋军阀时期、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8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变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9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给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世界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考察内容以必修部分为基础,辅之选必部分为拓展,突出新教材。
主观题突出开放性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解析:由“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及综合所学可知,法家主张法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大臣们不用礼节和法治来教育百姓,则会引起不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综上即可得出田齐法家的思想特点为“尚法存礼”,A项正确;“敬天”为西周时治国思想,且材料未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法家主张是以法治为主,同时存礼,且“外儒内法”为西汉董仲舒思想,排除D项。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知识点:《必修·上》第2课 百家争鸣子目、《选必一》第8课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当时的农耕技术主要是铁犁牛耕,用于生产劳作的是牛,和相马术无关,排除A项;汉代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重建礼乐制度为春秋末期孔子的思想,且相马术与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时空观念
说明相马术地位提高→(原因)需求大→(原因)结合所学为当时战争需要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据此可推断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海上丝绸贸易,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仅为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上》第11课 经济重心南移子目、《选必三》第9课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子目。
考古发现的纺织品基本上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纺织品数量大→制造中心位于南方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管理而不是限制权力,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未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知识点:《选必一》第5课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5.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一则是书亦大有神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可知,学者张斯桂认为《万国公法》对中国外交有益,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D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最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当时部分中国人力主融入国际社会,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而非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项。
知识点:《选必一》第12课 历史纵横 万国公法。
时空观念
仍保留一些天朝上国思想,但又认为
《万国公法》可以“有裨于中华”→选择性吸收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6.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与材料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 项
知识点:《必修·上》第17课 洋务运动子目、第19课 历史纵横 清末新政。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根据材料“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一1927年,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排除 A 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上》第21课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子目、第22课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子目、第24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子目、第25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子目;《选必一》第3课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子目。
时空观念
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无偏袒,不站在某一方面→团结各阶级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解析:根据材料“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可知,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帮助和合作,有利于非洲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B项表述片面,中国和非洲进行经济合作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治理机制的改善,排除B项;我国向非洲国家提供贷款并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中均衡这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知识点:《必修·上》第28课;《必修·下》第21课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9.图1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解析: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下降,这意味着农业产值相对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制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这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比格局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相对下降,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并不会使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C项。
图1
知识点:《必修·上》第28课 改革开放进程子目。
时空观念
第一产业整体呈下降趋势→
经济体制改革对国内生产结构调整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0.图2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王支持城市自治运动来打击封建诸侯、改组御前会议加强王权、借联姻来扩充领土,而这些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法王的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的崛起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但不是其主观目的,排除 A、C两项;支持城市公社、改组御前会议等措施和庄园经济无直接关系,排除 D项。
图2
知识点:《必修·下》第3课 西欧封建社会子目、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子目;《选必一》第12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 A、B两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
图3
知识点:《必修·下》第1课 人类文明的产生子目;《选必二》第1课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子目。
西亚为小麦原产地
印度为甘蔗原产地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2.18世纪的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的些英国思想家”及综合所学可知,18世纪英国的主要思想有启蒙思想和自由主义,由“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可知,他们的思想含有反理性的色彩,自由主义思潮的可能性较大;材料后半部分强调“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未提及国家的作用,由此可以判断应属于自由主义思潮,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对以理性设计国家体制,并不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个人对市场参与,并非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空观念
理性国家是非历史的、荒谬的→具有一定的反理性色彩,但并不等于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每个人都参与,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来实现,而不是靠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3.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解析:根据材料“1913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指20世纪初出现的亚洲觉醒运动。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并未提出过亚洲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史实不符,B排除。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之一,排除D项。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更侧重推动俄国以至于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压迫,故A项更符合列宁“相同理想”的本意。
知识点:《必修·下》第13课 亚洲的觉醒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
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
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
解析: A项不属于英国转变态度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根据“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可知,当时英国意在让德、法相互削弱,均衡各国势力。但随着形势变化,“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若德、法缔约,必会打破欧洲均势的局面,所以“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故选B项;即使法国走出战争英国也不会单独对德作战,其他对德战线仍有俄国等国作战,排除C项;“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无法解释英国态度的变化,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5.1967 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解析:根据材料“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可知,法国学者倡导欧洲国家迅速采取行动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避免欧洲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说明学者认为欧洲受到挑战并对未来有所担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社会对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未涉及美国的发展模式,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强调学者对欧洲的认识,未涉及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苏联的威胁,排除D项。
知识点:《必修·下》第18课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子目。
时空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知识点:以《必修·上》隋唐史部分为基础,辅以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变革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
改州为郡
多次增置、
裁并州(郡)县
建立了地方政区巡察制度
郡县分布北密南疏
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郡县相对密集
信息提取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2分)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官方答案
(1)改革史实举例:
1)改革措施方面: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改州为郡;多次增置、裁并州(郡)县;建立了地方政区巡察制度。
2)改革结果方面:郡县分布北密南疏;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郡县相对密集。
(2)分析说明:
层次1:只列举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不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联系。
层次2: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联系,但只是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角度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印证。
层次3: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能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创新性认识。
例如:行政区划改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进行解释;除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等。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解析∶观点一∶据材料“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可知,历史学上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可知,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
观点二∶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可知,在地理学的角度看,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节省行政开支,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可知,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
观点三∶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可知,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可知,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并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一∶历史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说明∶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
观点二∶地理学∶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说明∶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为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分部。
观点三∶政治学∶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
说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李丰友老师解析与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央地关系的发展;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素养和提取解读信息能力、知识调动与构建能力等;涉及国家治理等热点专题。
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就是:行政区划变迁受历史、地理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因素是主体。其次结合材料一中隋朝行政区划变迁情况和地图中都城位置与郡级行政分布等状况,联系所学知识解读隋朝行政区划变动调整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因素。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动在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同时也涉及历史和地理因素。
阐述:隋朝初年,鉴于东汉末州郡县三级混乱的教训而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炀帝时则复行郡县二级制,另设司隶刺史分部监察地方。这些都是对西汉地方行政区划的继承发展,体现了影响行政区划的历史因素。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州在郡县二级制基础上设立司隶刺史监察区,加强中央集权;并以都城为中心,结合各地区人文地理(主要是经济与人口)和自然地理状况设置大小不一郡级行政区。这体现了影响行政区划的地理因素。
隋朝在省并州县基础上推行州县(郡县)二级制,改变了行政区庞杂混乱和官僚膨胀局面,使全国行政区划更加合理,并在郡之上设立刺史监察,都有利于消弱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权。
总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迁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每个朝代都会结合其政治形势和统治疆域调整行政区划,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 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13分)
知识点:以《必修·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为基础,辅以选必三第2课历史纵横中的中国近代的女权意识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官方答案
(一)社会关注的原因:
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能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思想冲突激烈的时代背景角度作答;
能结合陈独秀等人的社会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事件的推动角度作答;
能结合李超与家庭的矛盾,从李超之死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角度作答。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
层次1:作答角度具有一定合理性,说明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完整;
层次2:作答角度合理,能密切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完整、充分,逻辑严密。
(二)新生的出路:
层次1:能分别概括三人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说明;
层次2:能结合三人的观点,从个人解放、社会改良、制度变革的关系角度进行较为充分的阐述;
层次3:在对三人观点的论述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阐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彻底的革命是“李超们”获得新生的根本途径。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原因∶据材料“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可知,李超是当时新女性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的阻拦,赴京求学;虽然贫病交加,却仍然坚持理想,最终病死在医院;据材料“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可知,李超之死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等。出路∶据所学可从解放思想,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等方面回答。
答案∶原因∶李超是当时新女性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阻拦,赴京求学;虽然贫病交加,却仍然坚持理想,最终病死在医院;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
出路∶解放思想,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等。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李丰友老师解析与答案
解析:主要考查民国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等基础知识;突出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素养以及提取并准确解读信息、知识构建和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涉及女权保护等热点专题。
参考答案
原因:李超求学过程及其死后其家族对其冷漠的态度;李超事件反映了长期男尊女卑腐朽观念,忽视了女性的基本权利;西方文化传播和女权运动对中国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冲击了封建纲常伦理观念,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女性经济、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出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宣传男女平等观念;通过立法等方式保证女性在教育、就业、财政继承、家庭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养儿防老落后观念。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图5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知识点:《必修·上》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
图5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工厂
自来水
自行车
电灯
生产模范锦旗
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
红旗
向日葵
鸽子
日报
信息提取
材料性质类信息
1952年的宣传画
《工人新村》
经济生活类信息
工厂
自来水
自行车
电灯
生产模范锦旗
玩具飞机
玩具汽车
红旗
向日葵
鸽子
日报
政治寓意类信息
场景主题类信息
整齐的房子
干净的街道
喜悦的表情
和谐融洽的氛围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官方答案
(一)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层次要求: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
(二)历史阐述
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
(三)历史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工人新村》赏析
表述∶据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我国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扫清了道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我国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等角度回答。
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工人新村》赏析
表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我国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扫清了道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我国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李丰友老师解析与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渡时期政治、经济建设成就等基础知识;侧重于唯物史观、史论结合素养以及的考查知识信息整合、语言表达和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涉及中美竞争、周年热点等热点专题。解题时关键在于对“工人”和“新”字的分析解读,联系1952年的基本史实加以论证;此外还要注意借用美术鉴赏的格式要求,对宣传画的风格特点作简要介绍;另外,注意历史小论文的格式要求。
参考答案:宣传画《工人新村》赏析
首先,从风格特点角度看。这幅宣传画创作于1952年,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全新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现实主风格特点。
其次,从时代背景来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改变了旧中国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翻身当家作主,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工人阶级成为国家领导阶级的政治社会地位
1949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并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改善了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到1952年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
总之,这幅《工人新村》宣传画比较真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和幸福生活状态。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1)概括指出图6、图7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10分)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6分)
图6——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图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知识点:以《必修·下》第1课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为基础,辅以选必二第1课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第12课,选必三第6课、第9课、第11课。
图6——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信息提取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早期人类文明多元、独立发展
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
扩张战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交流和联系的途径
图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信息提取
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
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官方答案
(1)图6:从早期人类文明多元、独立发展的角度作答;
从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的角度作答;
从扩张战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交流和联系的途径角度作答。
图7:从以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作答;
从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
(2)设计:
层次1:主题设计不够恰当,只与当时人类文明发展有一定联系;
层次2:主题设计比较恰当,能反映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特征;
层次3:主题设计恰当、准确,反映人类文明整体特征,并有进一步的介绍。
理由:
层次1:说明比较宽泛,与主题联系不够密切;
层次2:说明与主题相符合,叙述比较合理;
层次3:说明契合主题,叙述完整、充分,表述准确。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1)图1∶根据图1中亚非欧之间的连线可以推断,地图编绘者力图说明在公元前4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时期,亚非欧古代文明存在一定的跨区域联系;图 2∶根据图 2中图例上的说明“食物采集者、原始农业、先进农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绘图者力图说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虽然有地区上的差异,但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较低。(2)设计∶根据材料中两幅图片中强调的文明之间的联系、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1850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发展地图中,世界各地区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是以西欧,尤其是英国为中心,标注为“世界工厂”,以工业文明区域、农业文明区域进行空间区分。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0年英国以及欧洲和美国已经完成或者进行工业革命,属于工业文明区域,其中英国工业化程度较高,成为世界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时期的亚非拉广大地区依然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在经济上逐渐依附于欧美。
答案∶(1)图1∶亚非欧古代文明存在一定的区域联系;图2∶1500年前后的世界虽然有地区上的差异,但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较低。
(2)设计∶世界各地区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是以西欧,尤其是英国为中心,标注为“世界工厂”,以工业文明区域、农业文明区域进行空间区分。理由∶1850年英国以及欧洲和美国已经完成或者进行工业革命,属于工业文明区域,其中英国工业化程度较高,成为世界工厂;同时期的亚非拉广大地区依然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在经济上逐渐依附于欧美。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
李丰友老师解析与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世界、中古世界和近代世界基础知识;侧重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以及信息提取解读、知识转化建构、探究设计和形象思维等能力的考查;涉及文明冲突、国际关系、经济(粮食)安全等热点专题。
解题关键是充分利用地图时间和图例等信息,调动相关背景知识予以分析解读;其次注意结合材料所示两幅地图的相关元素,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地图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要与材料所示地图建立起一定联系,形成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线索。
参考答案
(1)图6:从文明区分布变化,可以看出亚欧非大陆文明区总体呈现不断扩展趋势,但扩展范围相对有限,并且比较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江河流域;从航海、征伐等路线走势,可以看出早在公元5世纪以前,亚欧非大陆就已建立起相对密切的联系;但农耕文明发展相对缓慢,整个世界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图7:先进农业区主分布于亚欧大陆南部、非洲中部和中南美洲西部,可以看出农耕文明比较先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环境较优越的地区,农业生产受地理因素影响大;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化。
(2)设计:整体呈现世界7大洲和4大洋位置,航海路线、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方向等以西欧为中心向世界各地扩展;经济交流线路上标清工业制成品和原料;欧美地区图例设置为工业文明区,亚、非、拉美设置为农耕文明区。
理由: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同一时期其他地区仍基本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欧美列强加紧对外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工业制成品,而亚非拉美地区则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逐渐确立世界中心地位,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四、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备考启示
(一)深入研究历年真题。
以历年真题为风向标,明确考查结构,体会山东卷独特的鲁派风格与考点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尽快适应新教材与高考改革的脚步,同时借鉴全国卷以及其他地方卷,了解同一考点的不同考查方式,体会各地的命题风格,在对比中加深对山东卷鲁派风格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答题体系。
(二)明确复习的策略与阶段。
要做到至少三轮复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侧重中国史的复习。同时注意史料研读和史学理论学习。
1.通史复习:按时序,分阶段,综合叙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2.纲要复习:历史分期;概念集中;史实举要;突出认识评价。
3.选必复习:依照单元专题进行,关注历史的社会化、生活化。
4.边角复习:注意课本的边角部分,如学习聚焦、历史纵横等。
(三)了解与高考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把握好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明确热点话题与教材知识的联系与往年的考查方式。热点话题可以分为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周年热点明确热点的价值导向。史学研究话题可以参考中国十大学术研究热点与历史学研究关键词。
四、2022年山东省历史等级考试试题备考启示
(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一)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二)抓“选项”
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三)抓“观点”
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现象与本质等等。
(四)抓“时空”
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THANKS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