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培优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培优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17: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氧离子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氧气
2. 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C.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D.原子很小,不可以再分
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液氧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 D.氯酸钾
4. 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铀-214的中子数为214
B.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轴-214
5. 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用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若一个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kg。则后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m/12 B.n/12 C.12m/n D.12n/m
6. 对“原子的结构”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得多
7.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铝 B.铜 C.氢气 D.石墨
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原子
B. 图中反应物都是纯净物
C. 该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9.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B.硫的原子序数为32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氯离子(Cl-)的核外电子数为17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
12. 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烧杯A中溶液变红, 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14.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二.填空题
15. 有下列现象:①质量相同时,水蒸气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大;②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③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④1个氢分子的质量为3.34×10-27 kg。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
(2)微粒之间有空隙    。
(3)微粒的质量很小    。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
16. 从宏观、微观和量的角度描述化学反应是化学特有的方式。
在过氧化氢、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些化学式。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所发生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17.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及粒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17号元素和9号元素的原子量外层电子数均为 ,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2)粒子结构示意图,图①-③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数字序号)。
(3)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
18.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氧气沸点将燃着的木条置于刚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发扬芜湖“串儿文化”,放任露天烧烤 大力推广“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
三.实验探究题
19. 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实验3中,称取a g酚酞溶液,放置1小时后读数变为a1 g。若用a g浓氨水代替酚酞溶液重复上述实验,1小时后读数变为a2 g。则a1_____a2(填“>”、“=”、“<”)。
20. 元素周期表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2)图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①X的数值为 ;
②“1”指的是 。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5)我国纪念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进行。建造航母、核潜艇等战舰时,常用稀有气体做焊接金属保护气。在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氖与氩位于同一族,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