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洒水车淋湿的路面很快就变干了。
路面上的水跑去哪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课导入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获取新知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想一想:汽化是放热还是吸热?举例子来证明
吸热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
现象。
汽化
一、
(一) 蒸发:
问题1: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冬天,都能凉干,这说明什么?
问题2:同学们想一想——放在桌面上的一杯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慢慢地减少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了大量的气泡吗?这又说明什么?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定义: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作笔记
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想一想
(1)夏天晾的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2)衣服撑开晾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
摊开
晾在风大处
晒在太阳下
温度更高
表面积更大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更快
表面积更大
温度更高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更快
结论: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作笔记
1. 液体的温度
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2. 液体的表面积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思考:
在黑板上分别蘸取等量酒精和水写一个“1”,观察哪一个先消失?
不同的液体蒸发一样快吗?
结论:
不同液体相同条件下蒸发快慢不同
蒸发与生活
讨论:
1)水在零摄氏度时会不会蒸发?
2)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物理与生活?
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狗没有汗腺,靠伸出湿湿的舌头,加快呼吸使空气流动加快而降温。
说明:液体蒸发时,要自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使周围的环境和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交流讨论: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
生活中哪里还用了蒸发致冷?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的人皮肤上的水分 ,水在 过程中需要 ,就要从人的皮肤 热量,使体表温度 ,所以感觉 。
多
蒸发
吸热
吸收
降低
冷
2、沸腾——汽化的另一种方式
观察水沸腾实验
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去,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水中。
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沸腾前后的气泡特点)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不断升高
内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而破裂
温度保持不变
沸腾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是否继续沸腾?
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0
5
10
时间t/min
75
80
85
90
95
100
105
温度t/℃
沸点
思考和讨论:
1. 液体沸腾有没有条件呢?
2. 液体沸腾时有哪些特点呢?
1. 液体沸腾的条件:
⑴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
⑵液体要继续吸热.
2. 液体沸腾的特点:
⑴沸腾时不断吸热;
⑵沸腾时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作笔记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概念:
沸腾在沸点下进行,低于沸点,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沸点,吸热,沸腾,但不升温。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讨论交流: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有无气泡
液温变化
相同之处
只在液体表面
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任何温度
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沸点)
缓慢
剧烈
自身和周围
温度降低
沸腾时温度不变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方式
不同点
无 有大量气泡
2.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4.沸腾的特点: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小结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二、液化
应用:帮助分离混合气体。
气体液化的方式:
1.降温(降至一定温度时气体就会液化)
什么条件下气体才能液化
气体液化所需达到的温度成为液化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液化点等于其液态的沸点。
下面的景象你见过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露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 空气 ,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雾
这些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 物体 ,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雾
在“人造雨”实验中,当水蒸气从壶口逸出,遇到冷玻璃片时,你观察到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思考与讨论:
水
吸热
遇冷
放热
小水滴
水蒸气
讨论
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得见
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水蒸气温度较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
(2)夏天吃冰棍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
(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一层小水珠。
(3)打开冰箱门,可看见一团白气。
在实际生活,还看到哪些冒“白气”或“出汗”的现象
(4)装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冒汗”
(5)梅雨季节有些房间的地面和家具会“出汗”
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1.你能说出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白气”和“水珠”从哪里来的吗
你能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吗?
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环境而液化成小水珠
思考
思考
根据液化放热这一性质,为了使气体容易液化你觉得应怎么做?
降低温度
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呢?
压缩体积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2.压缩体积
应用: 便于运输和储存。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运载火箭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凝结)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