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城市雕塑 (课件)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城市雕塑 (课件)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01 23: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城市雕塑
雕塑
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塑的分类
按材料分类: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玉石雕刻、石膏像等
按空间形态分类:圆雕、浮雕(高浮雕,低浮雕)、透雕
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分类: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圆雕: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
雕塑的鉴赏
雕塑的鉴赏可以通过对雕塑的感知、认识、鉴别与赏析,获得审美感受与理解的活动。
一般而言,从四个角度分析:题材、情境、结构、创作手法
题材:
对雕塑的名称、形象、背景年代、事件以及社会作用的了解,体会创造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器宇轩昂之势。
情境:
雕塑的位置、体量、光线、观赏角度等以及雕塑的动态、情绪等带给观众的心理感受,体验作品。
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它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让人心生敬畏的同时又有力温暖的感觉。因此,有人称其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结构:
通过对雕塑的形体。材质、肌理、色彩以及空间关系的组织安培等的研究,认识作品
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艺术家按照佛教的仪规,雕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大型群雕像。
卢舍那大佛
创作手法:
通过多雕塑的不同的手法,如写实、概括、抽象、夸张、虚实、对比等的艺术手法,来分析作品。
佛像的创作手法体现了唐代佛教的艺术的世俗化的特点。脸部形象女性化特征较为明显。
世俗化 写实
创作手法
四川乐山大佛
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凿
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
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题材: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 始动工 经三代工匠的努力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
情景:顶天立地的雄壮美。依凌云山栖鸾峰西壁而凿的大佛,带给观者“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雄壮美感受
结构:塔式结构,重心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稳如泰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创作手法: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一)战国青铜器物架——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战国青铜器物架由龙和凤的形象组成,上方底圆,架子稳而龙飞动。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即方圆结合,动静相和,也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造型上的体现。
战国青铜器物架
(二)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朴实严谨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兵马俑的雕塑风格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征。
秦始皇陵的将军俑
(二)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朴实严谨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兵马俑的雕塑风格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征。
秦始皇陵的将军俑
击鼓说唱俑
(三)霍去病墓石雕群——自由奔放
霍去病墓雕群,体现了汉代艺术恣肆奔放,自由多变的大汉雄风,具有运斤成风,奏刀成趣,随石赋形,大气磅礴的特点。
霍去病墓前石马
(四)北魏云岗的“大佛”和“鸠摩罗天”——印中艺术的融合。
大同云冈是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昙曜五窟中的释迦趺坐大佛像。脸型体型还保留着印度、尼泊尔的影响,但比例构思却中国化了。
云岗石窟5窟佛像头部
(五)西魏麦积山一二三窟的童女供养人——南北艺术的交融
麦积山的造像。既有南朝的秀丽灵动,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刚健清新,骨气坚刚而姿容秀美。特别是维摩谐诘的男女侍童,一种天真纯朴、聪明颖悟的气质,溢于言表。他们的笑,是一种宁静、温存、纯洁、智慧的笑,是一种了悟真谛、悠然会心、解脱了一切世俗烦恼、超出人生又不否定人生的美。
西魏麦积山一二三窟的童女供养人
(六)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博大恢弘、精美庄严
卢舍那大佛高17余米,规模博大、气度恢弘,雕饰精美,妙相庄严,体现了盛唐景象。大佛面容慈祥、亲切、温厚、博大,显得生动入神,细腻动人。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七)敦煌盛唐彩塑菩萨——富赡华贵、仪态万方
盛唐彩塑菩萨,整体造型已完全女性化,给人以慈祥、亲切之感,体现了唐代妇女特殊的“美”。
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
(八)山西晋祠侍女群塑像——有血有肉,真实自然
晋祠是北宋时期人们为纪念晋王督虞所修,同时又为其母“邑姜”建了圣母殿。殿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就塑造了四十多位侍者。这些侍从都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各不相同。
山西晋祠侍女群塑像
1、这是一个机敏灵便、善待人意、见貌辩色、伶俐尖巧的姑娘,是一个具有相当经验的丫鬟
晋祠待女善待人者
2、这是一个庄重矜持、不苟言笑、稳重老练的“领班”。她眼神极为锋利、但都含威不露,嘴角有力,显得很有判断力、办事果断。
晋祠侍女捧印者
3、她身材纤弱而风姿绰约,可双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满腹的心事。她的眼神似对一切都不理睬,更显示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韵味。
晋祠侍女满腹忧愁者
4、她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视。但她却历尽沧桑,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她的眼睛里已没有希望和失望,只有犀利的洞察。她嘴角下撇,显示了她的不满和蔑视。
晋祠侍女年老色衰者
(九)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立体感与空间感的结合
韦驮像特别强调头部的每一块形体都处于有深度的空间之中,显得这些骨骼肌肉的形体十分饱满、坚实,充满了张力,刻画得雄壮英武,神彩飞扬。使汉民族的武士之美,男性之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题材的提示
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雕塑家手里有不同的作品。将同一题材的放在一起比较,这是很好的鉴赏雕塑的方法。
情境的提示
雕塑是置身于空间中的立体的作品,欣赏是应变换角度、视角,这样,雕塑才会给鉴赏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
结构的提示
除了对雕塑的内在结构关系进行比较外,还可将雕塑和整体的环境进行联系。
创作手法的提示
用写实、抽象、夸张、变形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创作雕塑,会使作品呈现不同的效果。
通过对上述中外雕塑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所以必须首先去了解和欣赏这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要从了解和欣赏体积之美入手去欣赏雕塑艺术。
2、要懂得欣赏雕像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3、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4、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