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六章《亚洲》教案(商务星球版七下)
【教学目标】
1、复习亚洲的位置和主要地形区,理解亚洲的地形特征及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2、复习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理解亚洲气候的特征。
3、知道季风气候的形成规律和对于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了解亚洲各国人口、经济发展的差异,知道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亚洲人口的分布。
2、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引导复习,分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世界之最(游戏抢答)
世界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 界陆地最低 点: 死海。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二、多媒体展示亚洲的范围、四至及分区图
学生活动:
(1)看图总结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找出主要海洋。
(2)看图找出和其他洲的分界线和主要分区。
总结讲述:亚洲跨热、温、寒三带,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邻欧洲、非洲,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主要位于北温带。共分为东亚、北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6个分区,我们中国位于东亚,再分布列举各个单元面积最大的国家。
(3)人口最多的大洲
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 增长和数量柱状图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柱状图。
学生活动:找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几个在亚洲,在亚洲的哪一部分。
总结:1、亚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东亚有中国和日本,南亚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有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4)、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增长最快的是非 洲,亚 洲人口特征是:人口多,增长快。
(5)经济发展的差异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多媒体展示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图
学生活动:
(1)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总结亚洲的地势特征。
(2)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根据其流向分析特征。
总结:
1、地形特征:(1)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3)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2、河流特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海洋。长江、澜沧江等流入太平洋 ;叶尼塞河等流入北冰洋; 印度河、恒河等流入印度 洋。
四、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找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总结:1、气候复杂多样。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区的范围和夏季风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学生活动:分析季风气候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总结:1、有利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2、降水不稳定 ,容易引 发旱涝灾害。
五、本节知识点重现
六、练习题(会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