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1 11: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1课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线索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奴隶制国家
政治制度
原始民主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五帝时代)
(夏商周时期,BC2070-BC221)
(秦至清,B221-1912)
秦朝(确立)——汉至元朝(完善和发展)——明清(顶峰、衰落)
禅让制
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
周:分封制、宗法制
CONTENTS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01
秦朝的政治制度
02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03
目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国家夏朝
(2)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1、公天下 → 家天下
2、传贤 → 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3、社会形态: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1)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1)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思考: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同姓:亲族
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由此判断,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巩固西周统治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
①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消极:
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增长,春秋时分封制开始瓦解,到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解体。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释】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1.含义: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上述材料及图片体现出西周宗法制的何种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对当时有哪些影响?
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有利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影响深远。
局限性:人为的划分等级尊卑关系,成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享受特权的凭借,必然抑制人们的平等意识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思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礼乐制度
内容 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 得僭越
目的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实质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影响 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礼乐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4.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等级森严;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政治结构;
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原因:
(1)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传统贵族势力瓦解。
(2)随着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溃;
(3)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政治制度产生。
角度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单位 邦国 郡县
官员身份 贵族 官僚
选官标准 血缘 才能
产生方式 世袭 任命
在职时间 终身 任期
经济来源 采邑 俸禄
行政特点 分权 集权
高度集权 没有 实现
特点: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练一练:
1.(2021.1·浙江高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2021.6·浙江高考·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3.(2021·全国乙卷高考·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B
A
B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建立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思想根源
政治基础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维护统治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权至上——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
“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本质:是君主专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注:三公互不统属,相互牵制;三公、九卿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共同对皇帝负责。
特点: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
②分工、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廷议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④家天下色彩浓(家国同治)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1)背景:
①在总结西周以来分封教训的基础上;
②秦实现了大一统。
(2)内容:
(3)特点: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有何意义(作用)?
①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③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思考: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1.相同点:
性质:
目的: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巩固统治
2.不同点: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独立性强
历史作用 易出现割据
地域划分
皇帝任命
俸禄
绝对服从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三个变化: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文书行政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评价
积极影响:
①疆域
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
②政治
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专制王朝所沿用,成为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经济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④民族与文化
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等
消极影响:
①政治
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
②经济
在明清时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③文化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汉武帝设立中朝(或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1)中朝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2)尚书台:
东汉时期,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
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2、隋唐行政中枢的演变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职责分明、相互牵制;相权三分、加强皇权;节制君权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3、宋代:二府三司制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
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
(2)影响
①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4、元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
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5、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废除丞相,设殿阁大学士(皇帝的顾问兼协理奏章)。
(2)明成祖:设内阁。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
内阁职权:票拟;皇帝批红。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6、清代行政中枢的演变:设立军机处
(1)背景: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2)时间:
(3)职责:
(4)作用:
雍正时
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6、清代行政中枢的演变: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重点知识升华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两汉——西汉
①制度:
②原因:
③弊端:
④结果:
郡国并行
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
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瓦解王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后来,汉武帝又以“酎金”借口,削夺106个列侯爵位。
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汉武帝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两汉——东汉
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1)地方机构:
(2)变化:
(3)问题:
州—郡—县
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州刺史权力增强,危及中央集权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2、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设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3、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4、唐朝
①设“道”:“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了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节度使: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藩镇”,长官为“节度使”。
影响: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5、北宋
——路州(府)县三级制
变化:
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意义: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注:唐朝的道和宋朝的路都是由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6、元代
——行省制
①内容: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②特点:
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③评价:
形成省、路、 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7、明清
①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
改省制,总督、巡抚封疆大吏(三级制)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层级: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清代督抚制度示意图
小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最高行政级别
秦朝 郡、县 郡
西汉 郡(国)、县二级(汉武帝设13州部“刺史”,西汉的“州”是监察区,不是行政区)
东汉 州、那、县 州
魏晋南北朝
隋朝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道
宋朝 路、州、县三级 路
元朝 设行中书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 省
明朝 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设三司分权
清朝 省、府(州)、县(州)三级
演变趋势
①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听命中央;
②沿袭变革,下稳上动。
集权措施: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重监督。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央官制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地方管理


1、总特征: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弊端: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③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④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巧记知识】
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练一练:
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大宗与小宗对立 D.神权与王权结合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A 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 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C 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 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3.《左传》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说明
A.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
B.西周的分封者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
C.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国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
A
D
C
练一练: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D
B
练一练:
4.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各民族逐渐交融,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
A“大一统”的文化心理逐渐形成 B 君主独裁的集权体制开始确立
C“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正式建立 D 宗法分封制推动了疆域的扩大
5.西周时期小宗或者异性都可世袭为家臣,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
A 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B 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C 血缘政治完全瓦解 D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B
A
练一练:
1、在西周考古实物中发现许多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工官制有利于礼器标准化生产 B.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重视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 华夷观念阻碍了民族间文化交流
2、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
A. 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B. 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C. 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D. 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3、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