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故宫
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
它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午 门
金水河
太和门
太和门狮雕
太和殿殿顶
武 英 殿
乾清宫
御 花 园
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
感知课文
作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描写?
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感知课文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北
南
东
西
午门
金水河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神武门
景山
从
南
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
乾清宫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西华门
东华门
感知课文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地位、布局和艺术风格。
第二部分(3-15):以保和殿后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分别介绍。
第三部分(6):站在景山高处望故宫全景,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和谐统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格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皇帝在此举行重大典礼。
太和殿
探究内容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探究内容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
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
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探究内容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探究内容
精读5~8段,思考:
1.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3.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龙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作者抓住中轴线,按照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