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贾平凹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给红色的字体注音:
面面相觑 袅袅
倏忽 掬着
嫉妒
梳理文本月迹:
顺着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足迹,我们看
看他们在哪里发现了月亮?
品读眼中月迹:
速读课文,顺着文中的月迹,分别
画出直接描写月亮的句子进行品读。
镜中月
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院中月
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杯中月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的样子。
请用你的慧眼观察,作者描写月亮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
使用叠词和儿化有什么好处?
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尽院子的白光,像玉一般温润,如银子一样灿烂。
书写月迹: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发现了……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瓷花盆儿上发现了……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叠词和儿化,选择一处月亮进行描写。
探索心中“月迹”: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你觉得“月迹”在孩子们心中是什么?
寻找中国文化中的“月迹”:
走近贾平凹:
贾平凹是位神奇的作家,国外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国内作家称他为“鬼才”。他的散文主要收于《月迹》、《爱的踪迹》、《心迹》、《人迹》四个散文集中。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包罗万象;语言拙朴感人,包含哲理;风格自然淡雅,追求着传统的气质和特有的意蕴。贾平凹散文中关于童心的叙写,通过童心,解释某种哲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好文推荐:
《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池塘》、《太阳路》、《天上的星星》、《鸟窠》、《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