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鉴真东渡
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进入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4—1895年)
核心素养: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晓英雄人物事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明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由。(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的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1853年的7月8日,美国海军派培里准将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神奈川地区。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日本幕府不得不接受开港要求,最终在1854年3月31日的时候,日本与美国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在后期阶段,日本被迫结束了锁国时代,幕潘体制也最终瓦解。
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在“富国强兵,日本加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伴有浓厚的封建性与侵略扩张性。但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制定“大陆政策”
日本
中国台湾
中国满蒙
中国
亚洲
世界
美国入侵日本——黑船事件
蓄谋已久
日本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胎换骨,迅速成为强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大 陆 政 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清
日
朝
②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了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国内对原材料需求量大。日本为岛国,其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为了掠夺大量原材料并拥有巨大的市场,日本将魔爪伸向中国乃至世界。
小日本,大野心!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支持
支持
支持
不干涉
日 本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③西方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⑤导火线: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④清政府积贫积弱,“避战求和”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扩张。(根本原因)
②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主观原因:③清政府封建落后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气焰,加快日本侵占中国的步伐。
(3)直接原因: ⑤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出兵镇压,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直接原因(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一、甲午中日战争
④西方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夺取制海权
战争爆发的标志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旅顺大屠杀
2、战争经过
日本的入侵路线:从海上入侵中国。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丰岛海战(1894.7 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
2.过程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①时间:1894年9月
②双方: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
③经过:北洋舰队奋勇杀敌,重创日舰,邓世昌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④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黄海大战
2.过程
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
十多岁,他们是勤学上进的少年
二十多岁,他们是第一批留洋军事人才
三十多岁,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海军将士
四十多岁,他们全部魂归大海
一、甲午中日战争
(3)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①时间:1894年11月
②路线: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沈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直取大连、旅顺
③战况:1894年10月下旬.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
军迎敌,最终战败
④暴行: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美国报纸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野蛮残暴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旅顺大屠杀
材料一:“在我周围都是狂奔的难民。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枪声、呼喊声、尖利的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英国商人艾伦《龙旗翻卷之下》
一、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
(4).威海卫战役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黄海海面
③英雄:丁汝昌
④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洋务运动失败
一、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影响:意味着清朝在这场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也代表着一支中国近代海军的夭折,洋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失败)。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败原因: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辆,占了海军军费的一大半。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官兵临阵脱逃
③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日本武器装备先进
④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在这几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各民族英雄热爱国家、宁死不屈、勇于斗争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回族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一、甲午中日战争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项目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2亿
开四口
办工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便于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和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内容
法国
德国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还辽
赎辽费3000万两
策划干涉
支持干涉
支持干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2.影响
(1)《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反侵略变成反帝反封建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图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还
辽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标志着瓜分局势的开始。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欧
方式: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
(3)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
(2)目的:
(3)侵略方式:
1899
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4)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5)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抢夺利权(开矿筑路)、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启示和教训:
落后就会挨打;
要学习世界先进制度和技术;
要重视海军建设、加强海防;
……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朝鲜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妥协退让,避战求和
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堂小结
1.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近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晕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练习
C
C
3.关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的叙述中,最准确的表述是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使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导致其最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大东沟海战 B.旅顺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