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07: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著有《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作者在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时写的。
作者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爱国知识分子,要求维新变法,拯救国家。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由于维新派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并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被杀,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日本。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背景
交流内容:1.课后词语 2.积累词语
3.批注 4.疑难问题
交流感知
检测题:1.注意加点字读音。
怯懦 苟且 鹰隼
澌亡 矞矞皇皇 潜龙腾渊
2.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3.说说不懂的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提出论题的?
2.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式将老年人和少年人作对比,突出了少年人的哪些优势?
3.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实现作者心目中的中国主要靠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体会。
4.作者在课文后的附识部分引用岳飞《满江红》的词句,和全文有什么联系?
研读共品
1.作者是怎样提出论题的?
采用由反入正的写法,先用重叠句式概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的蔑视和偏见,接着用设问句转入正意,否定后强调,一正一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式将老年人和少年人作对比,突出了少年人的哪些优势?
敢于破格、能改造世界、勇于作为
3.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实现作者心目中的中国主要靠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体会。
智慧、 富有、 强大、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主要靠中国的少年
4.作者在课文后的附识部分引用岳飞《满江红》的词句,和全文有什么联系?
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为创造少年中国而奋斗。呼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方法:师友互助 ,解决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提出共同研讨。
互助释疑
“红日初升……有作其芒。”
“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
比作少年中国前程灿烂。
比喻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表示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
比作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比作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比作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展望了中国的美好前途。
作用:
比喻句:
拓展延伸
作为当代中国少年,你该怎样做?请将你的想法用排比句表达出来。
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这节课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友情提示: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