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 7 节 课题: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主备人 审核人 日期 2013年9月 日
教学目标 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建立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教学难点 建立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教学准备 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设计 引入:看视屏:水资源的几组数据,了解水资源的状况。 师: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乐观地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实际上,水资源已经产生危机。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用水? 展示; 工、农业用水情况:看课件问: 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究竟有多少? 归纳: 尽管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总量达3.5×1016 米3,但由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陆地淡水的各种水体中,冰川、埋藏很深的地下水、土壤水、永冻土底冰等很难为人们所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 左右。如果考虑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因素,有可能得到利用的淡水只有约9×1012 米3,而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还远低于这个数量。 师: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要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之外, 还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的方式,进行跨流域调水。 资料: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如图1-63)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建设工程之一。它有三条建设路线,东线工程是在江苏扬州,将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借运河水道将水送到天津;中线工程是利用长江三峡水库高峡平湖的地形将长江水引至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再穿越秦岭将水送到华北;西线工程是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引到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问:在家中或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请谈谈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生: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读图:图1-65是我国的节水标志,谈谈它所表示的意义生: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的形状变形而成。绿色的圆代表地球,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象征着节约用水、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问:我们能做些什么?生: ①使用节水器具;②随手关水龙头; ③洗衣服水拖地、冲马桶;……师: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防止水污染。 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了水污染。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这些污水排出后会流入河流和湖泊。由于这些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会使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使得生活在河流、湖泊中的水生动物难以生存。思考与讨论:1.你会饮用池塘中的水吗?为什么? 2.请调查学校附近的一个水体的水质情况,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请提出如何改进水质的建议。问:对防治水污染,你有哪些设想或建议?生:环保部门加强水质监测。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资料:海水的淡化 海水淡化看似很简单,只要将咸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即可。最简单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蒸馏法,另一个是冷却法。但这两个方法工业上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病1953年,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问世了,这就是反渗透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盐与淡水分隔开。其最大的优点是节能,生产同质量的淡水,它的能源消耗仅为蒸馏法的1/40。在新兴的反渗透法研究方兴未艾的时候,古老的蒸馏法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新的方法是将气压降下来,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馏室中,海水中的水分子会在瞬间急速蒸发,变成水蒸气。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蒸馏法。练一练 1.据“ 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长江源头甘甜清澈的水流至入海口时,水的能见度已不足10 厘米。其主要原因是沿途流入了大量的( )。 ①生活污水 ②工业废水 ③泥沙 ④普通雨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2.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倡导全家共同实施。3.调查你生活的周围存在哪些水的污染源,提出防治的设想或建议,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并撰写一份倡议书。
课后反思
作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