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2 09: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B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D.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2.下面两幅照片都是小明家上午11点的情形,第______幅是夏天拍的。
A.① B.②
3.( )开启了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旅行。
A.亚里士多德 B.麦哲伦 C.哥伦布
4.狗在晚春初夏时会褪去身上的细毛,冬季前褪去了粗毛长更多的细毛。这说明_______。
A.四季变化影响着狗的身体 B.狗换毛决定了季节变化
C.狗随昼夜变化改变自己
5.下面( )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C. D.
6.小明同学对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提出了几种假说,下图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 B. C.
7.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热量
8.下列各种假说中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D.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9.10月28日下午2时,状状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10月2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
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
10.下列植物白天开花的是( )。
A.昙花 B.合欢 C.睡莲
二、填空题
11.太阳东升,____________开始,太阳西落,____________降临。
12.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________;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________。
13.太阳____________,白昼开始;太阳西落,____________降临。
14.地球昼夜交替时,地球对着太阳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地球背着太阳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
15.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
1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_______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_______和_______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17.成语“北雁南飞”概括的是一种鸟类_______现象。
18.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______动物;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三、判断题
19.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
20.从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
21.地球顺时针自转,同时围绕太阳顺时针公转。( )
22.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北半球总是比赤道的温度低。( )
23.都说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我认为这是太阳绕地球转动造成的。( )
四、综合题
24.观察下边地球绕太阳运动,同时地球自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同时在A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D时,北半球正值__________季,属于农历__________节气。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位置时杭州为夏至,公转到__________位置时全球昼夜等分。
(4)在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点。
(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__________至__________期间。
(6)若你想领略澳大利亚的夏日风光,最好是在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位置时去。
地球的形状。
25.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地球是( )。
A.方的 B.球体
26.人们观察到( )和( ),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A.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B.在海边,总先看到远方来船的帆顶后看到船身
C.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27.直到1519年,(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伽利略 B.牛顿 C.麦哲伦
28.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测到地球确实是个球体,还通过更加精确的观测分析,发现地球 ______一个正球体。(选填“是”或“不是”)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宇航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天宫课堂”。宇航员天和核心舱内驻留6个月,预计于2022年4月16日乘神舟十三号返回。
29.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在中国空间站,图中天和核心舱的两侧伸出像翅膀一样的能量转化设备,它的作用是将( )。
A.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30.如下图,从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到宇航员预期返回的这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运行轨道经过了( )。
A.A和B点 B.B和C点
C.C和D点 D.D和A点
31.地球的公转不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
A.东升西落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物体影长变化
32.从12月9日到12月21(冬至),再到今天为止,衢州的某一物体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变长 D.变短
33.参与“天宫课堂”授课的中国航天员是翟志刚、叶光富和( )。
A.王亚平 B.杨利伟
C.刘伯明 D.聂海胜
34.在这次“天宫课堂”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和我们地球上不一样的神奇现象,其中不包括( )。
A.宇航员行走不是和我们平时一样靠双脚走路的,而是用来飘的
B.空气不断打入水中,可以形成一个大大的静止的气泡
C.乒乓球压入水中后会慢慢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D.宇航员演示转身时,发生了上半身向左转,下半身却向右转的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B
6.B
7.A
8.B
9.C
10.C
11. 白昼 黑夜
12. 极昼 极夜
13. 东升 黑夜
14. 白天 黑夜
15. 极夜 极昼
16. 北极 极昼 极夜
17.迁徙
18. 昼行性 夜行性
19.×
20.√
21.×
22.×
23.×
24. 冬 冬至 B AC B D B D
25.A
26. B C
27.C
28.不是
29.B
30.D
31.A
32.A
33.A
34.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