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1 19:0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替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导入
根据课文填空。
《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是为悼念 烈士而写的。
毛泽东
张思德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题是什么?每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四、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努力奋斗,互相爱护。
二、人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五、开追悼会,形成制度——团结人民。
课文解读
一、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张思德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完全:
全部,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
做到底,不到目的决不休止,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解放的,
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提出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中心句,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心句
论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用、作比较)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张思德
为人民利益而死
比泰山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指原本、本来。
或:有的人。
于:此句中表示比较。
句意: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想一想,还有哪些为了人民利益牺牲的事例,说说你的理解。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做好事,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同志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第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论述的?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么连起来?
第四段可以分成四层,各层层意是什么?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怎么做?
第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论述的?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么连起来?
中心句: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第3自然段共( )句话。
第一句讲我们如果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的原因;
第二句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四句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
第五句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
第六句做出总结。
6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举李鼎铭的例子
对上文观点的有力证明
举例论证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运用多组关联词,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加强了语言气势,体现了议论的严密性。
第四段内容很丰富,各层层意是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 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 帮助。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个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怎么做?
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
互相爱护
怎样对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
开追悼会
寄托我们的哀思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为了人民的利益
本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__________,从树立正确的_________、正确对待批评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___________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为人民服务
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
总结
中心
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引证
内容
论证方法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具体做法—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开追悼会,形成制度—团结人民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语言:
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发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
医生为人民治病、警察站岗放哨、清洁工打扫卫生......
在抗击疫情中,你知道谁做了重大贡献吗?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以及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
拓展与延伸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误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结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写一写当代为人民服务的真实事例。
2、背诵全文
作业布置
兴趣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01
目录
CONTENT
03
02
04
兴趣导入
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应当怎么做?
知识讲解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交流: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提出鲜明观点,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助互爱、搞好团结。
讨论交流:
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读第2自然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这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引出下文。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用司马迁的话做道理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泰山”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句话是怎样对比论证的?
这句话结合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具体阐释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应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所以,毛泽东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理解
课堂练习
如何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述
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述,需要注意:1.确立一个正确、鲜明的中心,只有中心明确,论述才能有的放矢。2.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能有说服力。3.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论据的充实、论证的充分。
举例: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处处围绕中心进行论述,中心明确,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练一练:
请你写一段话,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证。
课堂小结
本课是为纪念烈士张思德而作的一篇演讲词,观点明确、逻辑性强,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如何为人民服务,对我们起到非常好的革命教育。
课堂小结
1
2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