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中国画--山水画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空白的分析,了解中国山水画。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技巧、思想和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萌于晋,成于唐,经五代宋元发展,名家辈出,大作不断成为巨大的画科之一。
山水画源于老庄道学思想,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系山水画之灵魂,意在表现自然景物生生不息自然规律,山川大地厚德载物道德风范的山水画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
山水画种类繁多
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写意(大写意、小写意、泼墨、没骨山水等)。
从设色上分为:水墨山水和青録、浅降、彩墨山水等。
从形制上分为:
立轴、中堂、扇面(团扇,折扇)、斗方、手卷、册页、条屏、框裱等。
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
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
富春山居图
作者与作品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作者与作品
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万山红遍》一反平时惯用的淡墨画法,集中突出“红色”。这种色调的强烈转变,塑造出另一种崭新的审美境界,整幅画作构成红白黑三色的交响。画家创作使用了名贵的上等朱砂,墨色映衬下,朱砂的红色鲜艳浓烈却沉稳凝重,恰当的表达出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词意。
山色空蒙雨亦奇 白雪石
作品以苏轼的诗句为题、淡墨画雨中山峦朦朦胧胧的感觉恰到好处,石青恰当地表现出绿树被雨洗刷得青翠的韵致、鱼舟横泊无人,只有几只鱼鷹静静地立与船头,增天了几许雨中的寂寞。
寒江独钓图
(宋)马远
此作品苦心经营意境,联想柳宗元诗意,画一老翁独坐舟头垂钓,周围大片留白,似水似天,仅用线画数道浅淡水纹,孤独萧疏,空阔浩渺,引人遐想。
干草车(油画)约翰.康斯太勃尔(英国)
代表作画面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涉过一条孱孱的浅溪,往葱郁的森林深处的田野走去。翠绿的草地上,古树树叶沾满露珠,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溪边的农舍,亲切朴素淳朴的农妇在溪边洗衣,小狗对着涉水过溪的《干草车》狂叫。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清新、真实,充满爱与美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总结:
中国画讲究师法自然,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学习山水画,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造型方法以外,也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才能画出鲜活生动的景色。
中国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笔悄墨趣;中国画又以意象造型为主,意象造型可使画家能比较自由地造型和处理构图。中国山水画的抽象性、意象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山水画尤其这样。情趣美是中国画的又一魅力,也是现代画家孜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