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2022-2023人教版八上物理同步精优作业】(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1.3运动的快慢【2022-2023人教版八上物理同步精优作业】(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3 17:16: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运动的快慢
一.基础过关
1.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   快慢,公式为v=,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km/h.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
2.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3.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丙的运动速度和    相同;速度最快的小车是    ,小车丁的速度是    。
4.一列车身长200m的动车,匀速通过一座1400m的大桥,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20s,则动车的速度是   m/s,动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   s。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图中可知    车运动得快,当时间t=6s时,两车相距    m。
6.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物体在0~1s处于   状态;
(2)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   m/s;
(3)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7.小明乘车从永兴到郴州,途经郴永大道,看到如图所示路牌。路牌中的“60”表示   ;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还需要   分钟才能到达郴州。
二.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0.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 B. C. D.
11.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1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13.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汽车、运动员、羚羊
14.小琳、小芳两位同学沿着河滨大道跑步,若她们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她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3 B.3:4 C.4:3 D.1:3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5.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16.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13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14 到站时间 9:30 7:23 3:14 ﹣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他了解到13次列车有北京开往上海,14次有上海开往北京。这两班列车每天都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1462千米,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有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是多少?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14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分钟刚好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米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运动的快慢
一.基础过关
1.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相同时间比路程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 物体运动 快慢,公式为v=,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3.6 km/h.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90 km/h。
【答案】相同时间比路程;物体运动;3.6;90
【解答】解: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公式v=,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所以物理学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常用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由汽车的速度直接读出汽车的行驶速度为90km/h。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比路程;物体运动;3.6;90。
2.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变速 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3.5 m/s。
【答案】变速;13.5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汽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小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小汽车的运动路程为3240m,时间为4min,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13.5m/s。
故答案为:变速;13.5。
3.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丙的运动速度和  甲 相同;速度最快的小车是  乙 ,小车丁的速度是  0m/s 。
【答案】甲;乙;0m/s
【解答】解:由图1所示图象可知,v甲===4m/s,v丁=0m/s,
由2所示图象可知,v乙=6m/s,v丙=4m/s,
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
速度最快的小车是乙,丁的速度是0m/s。
故答案为:甲;乙;0m/s。
4.一列车身长200m的动车,匀速通过一座1400m的大桥,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20s,则动车的速度是 80 m/s,动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 15 s。
【答案】80;15
【解答】解:(1)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s=s桥+s车=1400m+200m=1600m;
动车的平均速度:
v===80m/s;
(2)动车全部在桥上所行驶的路程:
s′=s桥﹣s车=1400m﹣200m=1200m,
由v=得,动车在桥上行驶的时间:
t′===15s。
故答案为:80;15。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图中可知  甲 车运动得快,当时间t=6s时,两车相距  12 m。
【答案】甲;12
【解答】解:
(1)由图像可知,当s=24m时,t甲=4s,t乙=6s,
则甲的速度为:v甲===6m/s,乙的速度为:v乙===4m/s,
则甲车的速度大;
(2)由图知,t=6s时,乙车所对应的路程是s=24m,
t′=6s时,s′=v甲t′=6m/s×6s=36m,
由于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t=6s时,甲、乙两车相距△s=s′﹣s=36m﹣24m=12m。
故答案为:甲;12。
6.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物体在0~1s处于 静止 状态;
(2)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 0.5 m/s;
(3)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 2 m。
【答案】(1)静止;(2)0.5;(3)2
【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0~1s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0.5m/s;
(3)物体在4~6s的速度为1m/s,由v=可知,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s=vt=1m/s×2s=2m。
故答案为:(1)静止;(2)0.5;(3)2。
7.小明乘车从永兴到郴州,途经郴永大道,看到如图所示路牌。路牌中的“60”表示 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 ;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还需要 40 分钟才能到达郴州。
【答案】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40
【解答】解:
(1)图中左边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
右边标志牌的含义是:标志牌处距郴州的距离是40km;
(2)根据v=可得,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t===h=40min。
故答案为: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40。
二.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答案】D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取决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路程及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答案】D
【解答】解:小张速度18km/h,小王速度5m/s=18km/h,小李速度v===18km/h,
所以,三人速度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D。
10.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1)在传令兵到达队首的过程是追及问题(兵追队伍排头):由题意得S兵﹣S队=S;即vt1﹣ut1=S;故t1=;
(2)传令兵返回队尾是相遇问题(兵与队尾相遇):由题意得S兵+S队=S;即vt2+ut2=S;故t2=;
兵往返一次的时间为:t=t1+t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答案】A
【解答】解:AB、甲乙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1===90km/h,乙的速度:v2===40km/h,所以v甲>v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9:4,故A正确,B错误;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因v甲>v乙,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80km,乙3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20km,路程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答】解: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v=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CD正确;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
故选:A。
13.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汽车、运动员、羚羊
【答案】A
【解答】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汽车=72km/h=72×m/s=20m/s,
羚羊以在草原上奔跑的速度v羚羊=22m/s,
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6m/s,
所以,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A。
14.小琳、小芳两位同学沿着河滨大道跑步,若她们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她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3 B.3:4 C.4:3 D.1:3
【答案】B
【解答】解:由v=得,t=,
运动的时间之比:
则=====3:4。
故选:B。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5.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
【解答】解:(1)由v=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②
由①②可得,v1(t0+t),=v2t,5km/h×(5×h+t)=10km/ht,
解得:t=h=5min;
(2)由v=可得,出发5min小明通过的路程,s=v1t0=5km/h×5×h=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
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h=km≈0.28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
答:(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
16.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13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14 到站时间 9:30 7:23 3:14 ﹣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他了解到13次列车有北京开往上海,14次有上海开往北京。这两班列车每天都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1462千米,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有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是多少?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14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分钟刚好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米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13次列车有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是3h55min;(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82.4km/h;(3)这列火车的长度是200m。
【解答】解:(1)由表知13次列车16:16从天津西出发,20:11到达济南,
所以火车的运行时间是20h11min﹣16h16min=3h55min。
(2)北京与上海间的路程s=1462km,14次列车15:45由上海出发,第二天9:30到达北京,
则它的运行时间t=24h00min﹣15h45min+9h30min=17h45min=17.75h,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v==≈82.4km/h。
(3)火车的速度v=36km/h==10m/s,
火车的运动时间t=3min=180s,
火车的路程s=vt=10m/s×180s=1800m,则火车的长度L=s﹣L隧道=1800m﹣1600m=200m。
答:(1)13次列车有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是3h55min;(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82.4km/h;(3)这列火车的长度是200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