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的分布
(1)世界水体的构成
(2)①液态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②固态水:极地和高山上的冰川。③气态水:空气中的水蒸气。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2)水循环的成因:①水的物理性质:所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出现,使水分在循环的过程中转移变换成为可能。②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①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降落到海洋。
③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地上的水汽上升凝结后降落到地面。
(4)水循环的意义:①水循环使地球各圈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对各层之间的能量进行调节。②水循环是地球上个水体相互联系的纽带。③提供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的向陆地供应淡水。
三、水资源的分布
(1)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的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匮乏。全球大约60%的地区正经受着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来越困难。
(2)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
①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
②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缺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四、水与生命
(1)水与生命的关系: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人体,动植物都需要水,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终止。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才可能有生命。
(2)水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①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重的2/3以上是水,儿童体内的水分更多达到4/5。
②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③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例1、根据太阳磁能数学模型推演,2021年开始全球的气温将会逐渐下降进入小冰河时期,它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河流的冰冻,世界各地出现极寒现象,夏天旱涝不断,冬天奇寒无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B.人们可以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C.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小
例2、下图中,能较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
A. B. C. D.
例3、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C代表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和地心引力。
例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 ________ 。目前,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
(2)由图可知,补充大气水有多种形式,如在一定条件下,陆地上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直接蒸发的形式,将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进入大气 ;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释放出水蒸气进入大气。这样使大气水不断得以补充,为水循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2.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0年冬季,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主要是由图中水循环中哪些环节不足引起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 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________ (填类型)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________。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地表径流B.蒸发和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和蒸腾
1.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的柱形图。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北纬40°附近最少
B.低纬度地区较多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大气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3.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如图甲所示。
(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汽,植物的________作用也向大气输送了一部分水汽。
(2)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乙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选填“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或“下渗”)
4.水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流水等,其中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为________。
(3)“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填序号)环节进行干预。
(4)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地 D.冰川广布的北极大陆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A
A、“水库紧急放水”从水循环角度来讲,能补充各条河流和湖泊的水量,补充水的蒸发量,也就是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所以“水库紧急放水”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的影响,故A正确。
B、人们是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不是冰,故B错误。
C、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少南多,故C错误。
D、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故D错误。
故选A。
例2、【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据此解答。
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体储量很少,结合图片,C符合题意。
例3、【答案】(1)大气输送(2)E(3)太阳辐射
【解析】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通过水循环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A降水,B蒸发, C水汽输送, D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故C是大气输送;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南方湿润地区的水通过地表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例4、【答案】 (1)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蒸腾
【解答】(1)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降水, 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目前,人类修建水库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由图可知,补充大气水有多种形式,如在一定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将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进入大气 ;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水蒸气进入大气。这样使大气水不断得以补充,为水循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故答案为:(1)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2)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蒸腾
1.【答案】B
“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2.【答案】B
【解析】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3.【答案】A
【解析】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资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节约用水。
A、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A符合题意。
B、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实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题意。
C、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C不符合题意。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了,D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5.【答案】B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蒸发,②代表的是水汽输送,④代表的是蒸发;③代表的是降水。因为②水汽输送和③降水不足,因此导致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
故选B。
6.【答案】B
【解析】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 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这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故①不合题意;
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这也是天然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故②不合题意;
③水污染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③符合题意;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④符合题意;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⑤符合题意。
因此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③④⑤。
7.【答案】(1)蒸腾;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
(4)B
【解析】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解答】(1)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④蒸腾;⑤地表径流。
(2)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海陆间循环又称水的大循环。
(3)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是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如图所示:
B符合题意。
1.【答案】 D
【解答】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北纬40°附近最少,低纬度地区较多,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有的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有的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B
根据水体流动速度越快,水体更新越快的规律,结合选项中四种水体的更新速度可知,冰川水更新速度最慢,周期最长。
故选B。
3.【答案】(1)蒸腾 (2)下渗
【解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
(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汽,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向大气输送了一部分水汽。
(2)由图可知,不通地表降水损失量为草地<泥土地<沥青路面<普通混凝土砖,四种地表的最大区别是水的渗透情况不同,因此造成地表降水损失量的是下渗过程。
4.【答案】 (1)海洋水 (2)降水 (3)② (4)B
【解答】(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流水等,其中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2)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为降水。
(3)“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故选②。
(4)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和冰川广布的北极大陆干旱少雨,水循环不活跃。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分大量蒸腾,从而形成充沛的降雨,则水循环最活跃,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一)
地球上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