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2022·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
A.10万人以上 B.30万人以上 C.20万人以上 D.40万人以上
3.(2022·江西景德镇·八年级期末)电视剧《亮剑》播出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剧中李云龙率领的八路军独立团的活动发生在(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4.(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下图是某事件形势示意图。该事件是( )
A.华北危急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2022·江西·上高中学八年级期末)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
6.(2022·江西南昌·八年级期末)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7.(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1937年3月,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后又明确宣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以任何干涉。”这一做法有助于
A.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打击国民党投降势力 D.结束国共十年内战
8.(2022·江西宜春·八年级期末)2016年10月22日,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9.(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1937年9月的一天,陕西省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些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即将穿上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戴上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 B.华北危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10.(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11.(2022·江西景德镇·八年级期末)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放置哪个纪念馆门前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12.(2022·江西·上高中学八年级期末)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中提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抗日战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坚决抵抗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建立的战线是( )
A.改革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民族统一战线 D.革命统一战线
14.(2022·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的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下列哪一侵略事变(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2022·江西南昌·八年级期末)漫画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图中漫画《看你横行到几时》应创作于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后,与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界人士等广交朋友。这是为了( )
A.组织工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C.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确立重庆的金融中心地位
17.(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一封封写于战火纷飞年代的书信,承载者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下面两封书信(节选)一起能印证的史实是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8.(2022·江西南昌·八年级期末)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9.(2022·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忆往昔,悲欢离合几度!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友好交情见面初)初携手,暂讨吴、孙、张,北伐凯旋初奏。
(1)哪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两党合作建立了哪所军校?
(星星之火可燎原)事难料,祸生肘腋间,兄弟十年阋墙。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遭遇大革命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很快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就在这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
(2)依据材料二,说一说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哪一事变成为国之转机?
(誓拼热血固神州)再携手,合力驱日寇,卫我中华一脉。
(材料三)1937 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四)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 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 第19 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 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第 第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3)结合材料三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
(人间正道是沧桑)又反目,战乱起萧墙,内战三年烽火。
(追昔抚今来反思)盼今朝,握手再言和,民族辉煌同铸。
(4)综合上述探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2·江西抚州·八年级期末)20.近代以来,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台湾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_________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造成“台湾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大耻的事件分别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请把划线部分补充完整;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21.(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大事记
1924年1月,李大钊、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表大会的领导工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年9月18日,日本把南满铁路被炸栽赃给东北军,借机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分析,1924年至1927年初,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在此期间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依据材料一分析,日本侵华有什么突出特点?20世纪30年代,国共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3)结合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举出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转危为安的重大历史史实两例。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有哪些成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答案:
1.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所以,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A项事件发生在日本的马关;B项事件发生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D项事件发生在南京。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北平沦陷后”信息不符。故选C。
2.B
【解析】根据所学,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续6周的烧杀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即就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和开赴抗日前线扥问题,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达成协议,1937年8月,国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结合题干中“八路军独立团”可知,该时期属于抗日战争时期,B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是在1927-1937年国共两党对峙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是指1946-1949年,属于内战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与题干“八路军”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北平、卢沟桥、宛平城及中日军队的作战路线”可以判断出这是日军方面发动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C项正确;华北危急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A项排除;九一八事变发生于沈阳,B项排除;八一三事变发生于上海,D项排除。故选C。
5.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符合题意;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是在七七事变后,C排除;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择B。
6.A
【解析】根据材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可知钟山代指南京,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同时屠杀的还有放下武器的士兵达到三十万以上,因此要去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应该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故选A;BC与材料中“钟山”不符,排除;渡江战役是解放南京,推翻南京政府的战役,不符题意,排除D。故选A项。
7.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7年是全面抗日战争前夕,此时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故选A;中共的这一做法是为了团结抗日,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8.C
【解析】依据题干中限制词“最有力的证据”,结合课本所学,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是客观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不带有个人的感彩。C项符合题意;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经历这场灾难的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会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失去客观性,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9.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日。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与材料主旨相符。所以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A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华北危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排除B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11.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并在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B项正确;ACD项与“30万亡灵的冤魂”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说明“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建立的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改革统一战线指的是开放以来的统一战线,排除A项;民族统一战线不仅仅针对日本侵略者,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无关,最早见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项正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 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一八事变”,排除A项;1935年下半年,日本妞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解析】分析漫画可知,中华民族这只“炸药”要与日本军国主义这只蛮横的“螃蟹”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全民族抗战。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尚未形成全民族抗战,A错误;北伐战争时期打击对象是北洋军阀,B错误;解放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内战,D错误。综上故选C。
16.C
【解析】由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可知,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此可知,南方局“与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界人士等广交朋友”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正确;组织工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A错误;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是土地革命时期,故B错误;这和确立重庆的金融中心地位无关,故D错误。
17.B
【解析】根据“民国二十九年”“绝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张自忠”“新四军战士”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书信,材料体现了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故选B;张自忠是国民党将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战,AC两项不全面,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共对立,排除D。
18.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矛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C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故排除BD项。故选C。
19.(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
(2)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西安事变。
(3)两党再次合作,并肩作战。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分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初携手,暂讨吴、孙、张,北伐凯旋初奏”可知,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使用实现;为此,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可知,进行长征,这是因为,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所学可知,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37 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可知,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下,两党再次合作,并肩作战。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九一八事变。
(3)南京大屠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应正视历史,珍爱和平,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据材料“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可知,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
据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台湾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台湾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分别指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九一八事变。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汉城,又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从此,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收回了台湾。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3)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军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我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应正视历史,珍爱和平,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等。
21.(1)关系: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或国共合作)。
成果:建立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答出1点即可)
(2)特点:蓄谋已久(或有预谋、找借口);侵华势头逐步扩大(或侵略加剧)。(答出1点即可)
变化:由对抗(反蒋抗日)到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3)史实: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军队的开始。进攻长沙失利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等(2例即可)
精神财富: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创进取。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1924年1月,李大钊、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在此期间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日本把南满铁路被炸栽赃给东北军,借机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分析可知,日本侵华的突出特点是蓄谋已久(或有预谋、找借口);侵华势头逐步扩大(或侵略加剧)。第二小问,据材料“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可知,20世纪30年代,国共关系又发生了的新变化,由对抗到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转危为安的重大历史史实两例: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军队的开始;进攻长沙失利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的情况下,他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成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创进取,勇于担当,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