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中国共产党诞生
1.(2022·江西南昌·八年级期末)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军阀 C.组织工人运动 D.实现共产主义
3.(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2月,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热播。“一群怀揣憧憬的青年聚集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的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材料中“红色理论”是指 ( )
A.“自强”“求富”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思想
C.变法图强的思想 D.君主立宪的思想
4.(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材料中的“大事变”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5.(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北洋军阀 C.实现共产主义 D.完成民主革命
6.(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10月1日,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浩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感悟“红船精神”从中汲取奋斗力量。“红船精神”开始于那年
A.国民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一大
7.(2022·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歌曲《火种》冲唱道;“在乌云蔽日的天空撕开一道缝……劳若大众就看见了希望的大种……活着红船指引的航向破浪前行……初心在这里诞生….引领着亿万人出征,甘苦与共。“该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华民国的建立
8.(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9.(2022·江西抚州·八年级期末)《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发动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
10.(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主题。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1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②图2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力量,领导北伐战争,为打倒北洋军阀而不断奋斗
③图3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长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图4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央视的介绍词如下:“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16年至1921年间,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建党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史过程。”据此介绍,该电视剧的剧名最有可能是
A.《觉醒年代》 B.《长征》 C.《延安颂》 D.《跨过鸭绿江》
12.(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近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达到了200多万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并于五四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必将产生其政治的代表。
(1)据材料一,概括1913-1920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最快的工业。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时期工人阶级是如何“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的”。
材料二 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独立斗争是不可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3.(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奋斗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象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蒙必武同志题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中国无产阶级在何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新青年》的创刊有何意义?
(3)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4)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排除A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并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即代表,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选项D正确;“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是中共二大确立的奋斗目标,选项AB不符合题意;组织工人运动是党的中心工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希望的曙光,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些地方相继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因此红色理论指马克思主义思想,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主张,排除C项;君主立宪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政治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 根据“红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源头”等信息判断材料中的“大事”值得应该是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最早在上海召开,后来为了躲避外国巡捕的搜查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都与“红船”无关,与题意不符,排除ACD。故选B。
5.C
【解析】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C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在现阶段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ABD排除。故选C。
6.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而后,又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因此红船精神开始于中共一大,D项正确;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排除A项;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召开,排除B项;中共二大是在中共一大之后召开,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红船指引”“初心在这里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上海举行,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C项正确;A项是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中的内容都没有关系,排除A项;B项是1905年,与材料中的内容都没有关系,排除B项;D项是1912年,与材料中的内容都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可以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D项正确;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B项;1936年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解析】 依据题文所给提示信息:“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因为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0.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A正确;图2是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培养军事力量的学校,②错误;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说法错误。故排除BCD项。故选A。
11.A
【解析】 根据材料“1916年至1921年间,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建党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史过程”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觉醒,故A正确;长征的时间是1934-1936年,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中央所在地,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跨过鸭绿江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间是1950-1953年,故排除D项。故选A。
12.(1)状况:①企业数量增加;②资本总额增加;③工人总数增加。
最快的工业:纺织工业和面粉业。
说明:①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②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等。
(2)变化情况:①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②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
原因:①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②马克思主义传播;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
(3)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等。
【分析】(1)
根据材料一“据估计,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近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达到了200多万人。”可得出,1913-19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资本总额增加,工人总数增加,发展最快的工业是纺织工业和面粉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时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等“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的”。
(2)
根据材料二“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可得出,中国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
(3)
结合时代特点,上述材料主题可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等。
13.(1)19世纪中叶;五四运动。
(2)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4)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1)
根据“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得出19世纪中叶;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2)
根据“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得出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4)
根据“诞生共党庆工农”,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艏游艇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