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我看
第2课时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01
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02
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03
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04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诗人穆旦的相关知识。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言运用:正确识记,辨析文中的重点字词。培养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思维能力: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审美创造: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提升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核心素养
再读课文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诗中用哪些意象来反映“我看”的内容?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新课讲解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特点:勃勃生机、美丽生动
“我看”一词领起了后面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与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春日夕阳落照图。
2.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1.第1节包含哪些意象?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意象
春风
春草
特点
勃勃生机
美丽生动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1节,思考:
新课精讲
第一节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2.画出第1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凸显出春风柔和的特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1.第2节紧承第1节哪个词语?第2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向晚
齐声朗读诗的第2节,思考:
第二节
2.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云人格化,把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3.这节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1. 朗读第三节思考:“你”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衬托出大自然的博大与万物的丰润。
第三节
(1)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
2.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2)充满生机和活力
“丰润”、“勃发”
3.结合前面,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诗?
在诗人的眼里,“你”的生命永远都是“丰润”的。即使你如今正遭受苦难,也在这春天般优美的环境中蓬勃生发。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1. 朗读第四节思考:“也许远古……
舒出咏赞的叹息”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咏赞的叹息”指的是什么?
承上启下:由描
写眼前看的景及想
象之景转到对远古
的幽思。
历代文人墨客们对这片热土发出的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第四节
3. “他”指什么?
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1.朗读第五节思考:“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反复,是祈使句式,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第五节
2.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命像大自然中的“鸟”“云”“树”一样坦荡自在。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3. 这两句诗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含义:大自然创造了人和万物。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生命又将回归于大自然。欢笑、哀愁、幸福、痛苦,终将化为一片平静。
作用:点出诗歌主旨,发出渴望与大自然拥抱的呼声,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飞奔”“坦荡地漫游”
“歌唱”“流盼”“摇曳”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同悲同乐的愿望。
4.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诗歌的标题是“我看”,然而诗歌第三、四、五节都非诗人所见,这样拟题合适吗?
合适。因为诗人在前两节描绘了“我看”到的景物,极力渲染了景物的静谧美好,展现了中国北方原野的生机与活力。后三节是诗人面对美景的思索,诱因是眼前的美景,这三节虽然没有写看到的景物,但是由“看”引发的思考与呼告,仍然和“看”有联系,因而这样拟题是合适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幅美丽的大自然图景,引发诗人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主旨
我
看
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
生命的勃发
静流的飘逸
生命的飞奔
与自然合流
所看
所思
热爱自然
合而为一
板书设计
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写作特色
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字以内)
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弥漫,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就像梨花开满树上。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课后作业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王涯《春游曲》)
说说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课后积累
感谢聆听
执教: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