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元 旦:一月一日
三八妇女节:三月八日
五一劳动节:五月一日
六一儿童节:六月一日
五四青年节:五月四日
七一建党:七月一日
八一建军节:八月一日
教师节:九月十日
国庆节:十月一日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五四青年节的起源
——五四运动
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中国现代节日?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的爆发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内容讲解
1.原因:
内部原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材料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提示: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1.原因:
材料二: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最后协约国阵营取得胜利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收回青岛主权。
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基本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遭到拒绝
外部原因(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视频:我的1919:我们拒绝签字!
一战中中国劳工远赴“协约国”贡献“苦”与“力”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内容讲解
2.时间:
1919年5月4日
3.地点:
北京
4.主力:
学生
6.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1.原因:
内部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外部原因/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7.结果: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学生
5.斗争形式:
游行、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扩大原因:
(1)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号召、宣传:
(2)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北洋政府的态度: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日本帝国主义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2.时间:
1919年6月5日后
3.斗争形式:
4.主力:
5.运动中心:
6.结果:
北京
天津
济南
上海
长沙
铜山
开封
武昌
长安
成都
重庆
昆明
南宁
广州
南昌
阳曲
清苑
江宁
怀宁
杭县
沈阳
烟台
厦门
闽侯
两百多个城市罢课声援
扩大---学生罢课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
自罢市以来,路上乞丐,几不见其踪迹。闻天后宫中人云,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丐,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其业扒手掏摸者,亦各有首领,与丐首下同一之通告,戒令罢市期内,不许行偷。故六日以来,市上绝无失窃之事。——《五四爱国运动》
扩大-商人罢市
扩大---工人罢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2.时间:
1919年6月5日后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3.斗争形式:
4.主力:
5.运动中心:
6.结果: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无产阶级)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2.时间:
1919年6月5日后
3.扩大的表现:
工人
4.主力:
北京
上海
5.运动中心: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6.结果:
学生
6.结果: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1)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五四运动实现了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的目标
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是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的意义
性质
影响
转折奠基
五四运动的意义
思考:下面的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
二十一条
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P60材料研读)
“全体工商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
为什么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国家;
“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指北洋军阀政府。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 的爱国革命运动
合作探究
彻底反帝反封建
比较项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时间 领导阶段 指导思想 革命
方向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
探究二:下列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表,根据所学讨论写出下列内容 :
比较项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时间 领导阶段 指导思想 革命
方向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9--1949年
1840--1919年
资产
阶级
无产
阶级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五四精神 薪火传承
根据材料说说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新时代的主人翁,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四精神 薪火传承
口号:
导火索:
时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
课堂小结:知识归纳
性质:
经过:
影响:
课本61-62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5.4
北京
学生
游行、罢课
被镇压逮捕
1919.6.5
上海
工人
罢工、罢市
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中考真题链接
1.(2021·黑龙江绥化·11)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2021·湖南常德·10)“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B】
3.(2021·四川成都·16)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中考真题链接
【B】
4.(2021·吉林长春·8)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5.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A.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
C.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考真题链接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