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论语》十二章(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并背诵课文。(重点)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难点)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一、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1、了解作者及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时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孟武伯问孝”);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这种体式我们以后才能学到。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⑴给加点字注音。
说( ) 愠( ) 省( ) 箪( ) 罔( ) 殆( )
⑵注意正确断句: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学而时习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译读课文,理解大意。
1、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时习: 说:
愠: 君子:
三省: 信:
传: 温故而知新:
惑: 逾矩:
罔: 殆:
堪: 笃:
2、掌握文章的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
3、古今词义辨析。
可以:古义( ) 今义( )
三军:古义 ( ) 今义( )
4、虚词“而”的几种用法:(列举文中的文言语句)
⑴连词,表承接、并列:① ;②
③ 。
⑵表转折:① ;②
③ 。
⑶无义,放句中,协调音节:① ;②
③ 。
5、朗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快速阅读,按要求分类
①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句子有:
②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句子有:
③关于为人处事的句子有:
二、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文中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并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看法。
4、文中有些词语被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找出来写在下面。
5、由文中的句子,你还能联想到哪些成语或古诗呢?
6、理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深刻含义。
(二)诵读课文,积累运用
按分类快速背诵全文,并默写在下面。
三、即时训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②《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
③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
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2、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3、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我日三省吾身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根据提示填空。
(1)提醒人们应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
(2)告诉我们时间易逝,应珍惜当下大好年华的句子是 。
(3)强调学习与思考同等重要的句子是 。
(4)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5)《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5、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6、本文中有些成语流传至今,请你任找出四个并加以解释。
7、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下列“而”字表转接关系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温故而知新
9、在呼唤“诚信”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评点总结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