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1 14: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
数学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
A. B. C. D.
3.设,是互不重合的平面,,,是互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4.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则( )
A. B. C. D.
5.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6.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
A.6 B.7 C.8 D.9
7.在中,是线段上一点(不与顶点重合),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6 D.9
8.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约前262—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且)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圆上有且仅有一个点满足,则的取值为( )
A.1 B.5 C.1或5 D.不存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全对5分,部分选对2分,选错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极差和标准差都能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如果一组数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不改变
C.一个样本的方差,则这组数据总和等于60
D.数据,,…,的方差为,则数据,,…,的方差为
10.已知动直线与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过定点 B.圆的圆心坐标为
C.直线与圆的相交弦的最小值为 D.直线与圆的相交弦的最大值为4
11.已知,,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对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则
C.若,,,则有一解
D.若是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则是直角三角形
12.在三棱锥中,,,,,,,分别为棱,,,的中点,则( )
A.直线是线段和的垂直平分线 B.四边形为正方形
C.三棱锥的体积为 D.经过三棱锥各个顶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
13.已知复数满足,则______.
14.我国在贵州省平塘县修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截至2021年5月,该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逾37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每一颗脉冲星每两脉冲间隔时间(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是一定的,最小的自转周期小到0.0014秒,最长的也不过11.765735秒.某天文研究机构观测并统计了其中93颗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这93颗脉冲星中,自转周期在2秒至10秒的颗数大约为______颗.
15.已知球为三棱锥的外接球,球的体积为,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则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16.设函数,若关于的函数恰好有六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
17.计算:
(1)
(2)
18.已知,,为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若.
(1)求;
(2)若,,求的面积.
19.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2)当时,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圆.
(1)直线过点,且与圆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2)设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点为圆上的一动点,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21.某市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将该市每户居民的月用电量划分为三档,月用电量不超过200千瓦时的部分按0.5元/千瓦时收费,超过200千瓦时但不超过400千瓦时的部分按0.8元/千瓦时收费,超过400千瓦时的部分按1.0元/千瓦时收费.
(1)求某户居民的用电费用(单位:元)关于月用电量(单位:千瓦时)的函数解析式;
(2)为了了解居民的用电情况,通过抽样获得了今年1月份100户居民每户的用电量,统计分析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这100户居民中今年1月份用电费用小于260元的占80%,求,的值;
(3)根据(2)中求得的数据计算用电量的75%分位数和平均数.
22.某人设计了一个工作台,如图所示,工作台的下半部分是个正四棱柱,其底面边长为4,高为1,工作台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的圆柱体的四分之一.
(1)当圆弧(包括端点)上的点与的最短距离为时,证明:平面.
(2)若.当点在圆弧(包括端点)上移动时,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