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20: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朱自清

朱 自 清

朱自清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朱自清的语言特色,并学习作者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赏析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的写景方法及精神内涵。
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到春天,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 是大片大片的花田,是田野上小草的嫩芽,还是河中潺潺的流水 第一个让你感知到春天到来的,也许是清晨小路上打湿鞋袜的露水,也许是昨夜的轰鸣春雷,也许是某一天忽然变得温暖的阳光……
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的春天,是从耳畔传来的。杜甫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他的春天,是从空气中嗅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天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多媒体显示课题及作者〕
新课导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实秋。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给红色的字注音: (1) 酝酿   (2)宛转   (3)嘹亮
(4)黄 晕   (5)应和 (6)薄烟
(7)抖擞  (8)蓑衣  (9)高涨
(10)散在草丛里  
(11)稀稀疏疏
niàng
zhuǎn
liáo
yùn

báo
sǒu
suō
zhǎng
sàn
shū
学情检查:
师生同读,整体理解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2.课文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朱自清
本文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
⑴盼春:第1段——盼春。
⑵绘春:第2-7段——绘春。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
⑶赞春:第8-10段——赞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力”“美”。
本文可以分成盼春、绘春、赞春。
整体感知
听同学朗读
1、读准字音。 2、注意朗读节奏。
3、区分轻重音。 4、有感情朗读。
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朗读方式:
(1)对学小组朗读、互评;
(2)对学小组代表朗读并推举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全班朗读展示。

朱自清
自主探究(一)
(一)盼春
开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自主探究(二)
1、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绘 春
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从大处着笔勾勒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写下面的五幅图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小组合作研讨
第二部分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春天里的景物?
春 草 图
春 花 图
春 雨 图
春 风 图
迎 春 图
绘 春
春草图
正 长势:钻 侧 坐 躺
面 质地:鲜嫩 柔软 面 滚 踢
描 颜色:新鲜 描 跑 捉
写 范围:旺盛 写 喜 悦
拟人 排比
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春草?
春花图
先写树上:争先开放(拟人)
色彩鲜艳(排比、比喻)
甜味(实写)
果实(虚写)
后写花下:昆虫喧闹(衬托)
再写遍地:野花种类多(拟人)
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图景
句子赏析
春草图 赏析重点语句: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钻”既表现了小草( ),生动地表现了新生小草( );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小草不知不觉地生长的( ),表达了作者的( )。
拟人
破土而出
青草的活力
喜爱之情
生机与活力

朱自清
赏析重点语句: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思路:
1、写景方法:修辞 感官 角度等;
2、展现景物的特点;
3、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
春花图 赏析重点语句: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遍地是”、“杂样儿”说明野花数量多,种类全。“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描绘出野花在春风中摇曳,在阳光下闪烁的逗人喜爱的样子。

朱自清
课外拓展
中国诗词大会
小组比赛
请大家说一句与“春”相关的诗句
比赛规则:小组抢答,3分钟之内哪个小组抢答的最多,那个小组获胜。
课外拓宽
描写“春天”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绘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朱自清
小结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朱自清
回顾文章思路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1)
(2-7)
(8-10)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春天的山、水、太阳
春天的草
春天的花
春天的风
春天的雨
春天的人们
(总绘)
(统领全篇, 开启下文)
反复
拟人
比喻
拟人
排比
歌颂春天热爱自然
憧憬未来积极进取

朱自清
写作特点
1、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的特征。
2、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朱自清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是静的,你能把它们用“动”的图画表达出来么?比如“春草图”为“草报春”。
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当堂训练一

朱自清
当堂训练 二
1、对《春》结尾的三个比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是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意在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意在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提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
B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