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9-28 09: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蛔虫秀丽隐杆线虫蚯蚓蛭沙蚕想一想,议一议1、什么是蛔虫病?
2、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
3、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1、蛔虫病指的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2、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
3、由于儿童卫生习惯往往较差,比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啃咬不清洁的手指等,粘附在手上和瓜果蔬菜上的蛔虫卵会进入儿童体内,使得儿童感染蛔虫病。线形动物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得名。有些寄生,如蛔虫;有些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代表动物: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线形动物分析蛔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是适于人体内寄生的特点?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
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
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
殖能力强。
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
缓慢蠕动。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结构简单
生殖器官发达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蛔虫有哪些适于寄生在人体内的特点?喝了带虫卵的水
吃了沾有虫卵的生的蔬菜
用沾有虫卵的手拿食物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线形动物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不仅争夺人的养料,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疾病。蛔星在肠内的蠕动会引起腹痛;蛔虫分泌的毒素被小肠及收,使人精神不安 失眠 烦躁 夜惊 磨牙 抽筋头痛等;如果肠道内蛔虫太多,会引起肠梗阻;蛔虫钻入胆管或阑尾,会引上进心胆道蛔虫病或阑尾炎;有时蛔虫甚至会突破肠壁,引起腹膜炎;过多的蛔虫侵入肺泡,会引起肺炎等疾病。蛔虫有哪些危害?线形动物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
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如何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呢?线形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人蛔虫肠蛲虫毛首鞭形线虫肠钩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线形动物环节动物1、蚯蚓的外部形态
2、蚯蚓的运动:蚯蚓的主要特征: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4NDIzMzY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kwNzQ4MDQ=.html
体形:
身体:
体表:
腹面:(二)蚯蚓的运动(肌肉+刚毛):
粗糙纸上:
玻璃板上:(一)蚯蚓的外部形态:呈长圆筒形许多相似环形体节有黏液有许多小突起(刚毛),触摸有粗糙感觉。 运动快,身体变粗变细,往前蠕动运动慢,身体变粗变细,但很难往前蠕动环带环节动物(三)蚯蚓的呼吸:湿润的体壁(五)蚯蚓对人类的益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自身富含蛋白质,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四)蚯蚓的消化:肠壁有发达肌肉,能蠕动合作探究1、蚯蚓的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2、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蚯蚓运动时,一部分体节的刚毛固定在糙纸上,在体壁肌肉的作用下,将其他体节拉过来,完成运动。
3、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环境中的氧气要先溶于体表的黏液中,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血管由体表排出,如果蚯蚓体表干燥会窒息死亡。1、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 来完成。空气中的氧气渗进体壁里的 ,由它带给身体各细胞。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作用,课堂实验中,要经常用 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毛细血管浸水的湿棉球体壁环节动物2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3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里,很快会死去,是因为 。
4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
5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环带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协助运动7、蚯蚓体表的黏液与哪种生理活动有关?( )。
8、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有利于农作物( )。
9、蚯蚓属于哪一个动物门类? ( )
10、蚯蚓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呼吸根的呼吸环节动物①、能疏松土壤
②、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③、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环节动物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蛭的唾液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沙蚕、蛭与人类的关系:4、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如果农田中没有蚯蚓,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