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21:27:23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1.给文中加点字标注拼音,并划分朗读
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
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
身:为(w 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
乎?”(《学而》)
子日:“吾/十有(yòu)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yú)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wéi)师矣。”(《为政》)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Kān)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è)之者。”(《雍
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go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
),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
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儒家
(学派)经典著
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语录体
(体裁)著作,共20篇。它
与《大学》《中庸
》《
孟子)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
三人行,②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而时习之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勤奋自勉
谦虚好学
人不知而不愠
修身养性
吾日④三省吾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修身做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共8张PPT)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
汉字。
感慨(kǎi))
争执(Zhi)
搓捻(cuonicǎn)
绽开(zhàn
惭ku(愧)
hui(悔)恨
激dàng(荡)
奥秘(ào)
拼凑(còu)
企盼(qi)
譬如(pì)
抚弄(fǔ)
截然不同(ji伯)疲倦不kan(堪)】
小心翼翼(yi)不求甚解(shen)
hùn(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huǎng
you(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cù
美不sheng(胜)收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释义写词语
(1)
截然不同
:事物之间界限分
明,完全不一样。
(2)
疲倦不堪:疲乏到了不能承受
的程度。
(3)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
慎,丝毫不敢疏忽。
4)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
分华丽的景象。
5)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
一时接受不完
(6)
不求甚解
:多指读书学习只求
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7)油然而生:
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
而然地产生
(8)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
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9)恍然大悟:
忽然间明白过来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
紧张不安
铺垫下文
再塑生命的
次见面(第1一5段)
渴望①光明
送②布娃娃
莎莉文老师对“我”循循善诱
开启“我”的思
教育艺术
赞美感激
教“我”单词
的教育(第6一13段)
维、智慧、情感
认识理解“③水”(共9张PPT)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
字。
窜(cuàn)
觅(mi)
跪(gui)
拗(ǎ0)
确凿(Zá0)
轻捷(jie)
云xiao(霄)
tang(倘)若
jian(鉴)赏
啄食(zhuó)
和ai(蔼)】
gong(恭)敬
质朴(pǔ)
bó(博)学
yuan(渊)博
倜傥(titang)
linli(淋漓)
盔甲(kui)
shen(绅)士
人迹罕至(han)
菜畦(q1)
脑髓(suǐ)
竹筛(shai)
秕谷(bi)
宿儒(ú)
蝉蜕(tui)
蟋蟀(shuai)
油蛉(ing)
桑椹(shen)
书shú(塾)
白颊(jiá)
锡箔(bó)
狗窦(dòu)
皂荚(Zàojid)
收敛(Iiǎn)
斑蝥(máo)
人声ding(鼎)沸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释义写词语。
(1)确凿:
确实
(2)
轻捷:轻快敏捷。
(3)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4)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
3.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
周树人,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
有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故
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
亭杂文》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百草园
两个时间段,两个空间
三味书屋
赏美好景物听美女蛇的故事②雪地捕饥鸟③行礼拜师
问怪哉虫后园玩耍大声读书偷偷描画
美好的回忆
真切的怀念(共44张PPT)
人文主题
阅读目标
方法突破
(1)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关键句等,梳理行文线索,整合归纳;
1.把握基本内容
(2)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
素,串联概括;(3)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合并归纳。
(1)明确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其在刻画人
学习之美
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上的作用;(2)运用情境再现和体验法,
2.品味语言
体会人物心理;(3)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把握景物的特点,具
体可以从写景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写景顺序、用词
等角度进行品味赏析。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园子里的童年
①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后花园》,
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家乡毗
邻萧红的家乡,她的童年生活对我来说非
常熟悉,尤其是她的后花园生活。
②我曾到鲁迅的家乡参观鲁迅故
居,看到百草园时有点惊讶,现实中的百
草园远没有文章里的百草园显得那么
大。在萧红故居看萧红家的后花园也不
大,也许在小孩子的眼中,再小的世界也
会被丈量得很大很大。
至于小孩为什么喜欢在园子里
玩,我以为园子是最方便接近自然、获得
常识的小世界,和小孩未被世俗熏染的
天性是契合的。
而且,在东北的苦寒之
地,夏季的园子是最热闹最多姿多彩的
地方了,不在这里玩又能在哪里玩呢?
当我四五岁在园子里玩时,已是
萧红出生60多年之后了。悠长的岁月
中,有变的事物和不变的事物,房屋的结
构和材料也不断变化,旧的推翻,新的建
立,然而园子没有变。萧红家的园子里
有黄瓜、茄子、辣椒、玉米等,还有爬山虎
向日葵、大菽茨、胭粉豆,以及樱桃树,我
家的园子里也有黄瓜、辣椒,爬山虎猴子
似的越过栅栏爬上房墙、窗户,向室内窥
探,向日葵士兵似的挺直了腰杆驻守在
园子的边边角角。
萧红家的园子里,蝴
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我家的园
子也是欣欣向荣,小青蛙、癞蛤蟆、蛐蛐、
蝈蝈都来光临过。不管时光怎样流逝,
园子都是生生不息的。
园子里的玩法各种各样,萧红是
那样玩的,我却是这样玩的。
说也奇怪,
没学过书本中的植物知识,却认识满园
的植物,知道哪个能吃,哪个不能吃,哪
个是成熟的,哪个是未成熟的。

园子里有菇娘、草珠子,这些是小
女孩比较喜欢的。菇娘果是一种茄科浆
软了,把外套和果实之间的连接点顺势
拔掉,把里面的籽挤出来,变成薄皮气
囊,然后放在嘴里,在牙齿和舌头的辅助
下,菇娘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到了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