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掌握汉高祖及继任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掌握“文景之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过程与方法 研读与本课相关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高祖及继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自以为是马上得天下。儒生陆贾质疑说:“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他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兼用”的统治方略。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那么,汉初统治者是如何面对困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汉的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
1.【图片展示】,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西汉建立的时间是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提示: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
(二)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和首要任务
1.【材料展示】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设问: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其首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不行温饱。
(2)首要任务: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2.【活动设计】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
例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面对此种情景,
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目标导学二:休养生息政策
(一)何为休养生息?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材料展示,引导学生知道休养生息政策的内涵和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 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教师讲述: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 教师总结归纳:
(1)含义: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2)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举措
1.设问:汉高祖实行休养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些政策有何影响?
2.提示:
(1)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为民;④十五税一。
(2)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
(一)措施
1.图文展示
汉文帝: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汉景帝: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设问: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举措:
提示: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二)“文景之治”
3.评价: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三、课堂总结
西汉初建,社会经济凋敝,政权不稳。高祖吸取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稳定政权。文帝、景帝继续推行此政策,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为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得出结论,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