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小岛》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①这么大的事,不是他寥寥数语就能mán tiān guò hǎi 的。
②他刚才说的话zì xiāng
máo dùn ,肯定是在说谎。
③他用sháo 子yǎo 了点儿热汤,因为着急喝下去,把hóu lóng 烫到了。
2.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礁石 赤道 暗堡 神秘 遮挡
B.怀凝 掀开 规矩 军舰 纳闷
C.一楞 罐头 招呼 沉吟 拘束
3.比一比,组一组。
瞒 艇 炊 咙
满 挺 吹 珑
4.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①他站在岸边 着远处的点点白帆。
②升旗仪式上,他目不转睛地 国旗。
拘束 约束
③他定了约法三章来 自己。
④她见了生人很 。
5.课文整体梳理。
本文讲述了将军登上 后,发现海岛战士 的事,表现了将军和海岛战士 的情怀和 的担当。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gēng
gěng)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战士们怕烫似(sì shì)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前一亮,看到了饭桌面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jiǎo rǎo)了几下,随后他舀(yǎo
yāo)起一勺汤。
(1)选出括号内正确的拼音。
(2)写出将军想到的方法 ,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 、 、 。仿写一句话用上三个连续表示动作的词语:
(3)为什么“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战士们躲远的原因是什么?
(3)战士们和将军的举动能让我们分别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回来。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盘里,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②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
相信——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 、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 ,作者“明白”了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把画波浪线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②把画横线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①“小精灵”指的是 。
②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 ,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瞒天过海;自相矛盾;勺;舀;喉咙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瞒、矛、勺、舀、喉、咙”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①瞒天过海;②自相矛盾;③勺、舀、喉咙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答案】A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正确
B:凝——疑
C:沉——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瞒着;舰艇;炊烟;喉咙;美满;挺立;吹起;玲珑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瞒着、舰艇、炊烟、喉咙、美满、挺立、吹起、玲珑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凝视;注视;约束;拘束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 注视: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对象除了人或具体的东西之外,不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前面还可以带上“凝神”、“密切”、“警惕”等状语。
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如受纪律约束;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如束缚手脚。拘束,是指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故答案为:①凝视;②注视;③约束;③拘束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小岛;不怕辛苦,在岛上种蔬菜;热爱祖国的情怀;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将士之间互相关爱、守卫祖国。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小岛;不怕辛苦,在岛上种蔬菜;热爱祖国的情怀;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将士之间互相关爱、守卫祖国。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答案】(1)gěng;shì;jiǎo;yǎo
(2)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倒;拿;搅;舀;略
(3)战士们想让将军吃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考查对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gěng;shì;jiǎo;yǎo
(2)倒、拿、搅、舀、略
(3) 战士们想让将军吃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答案】(1)夸张。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
(2)战士们知道将军身体不好,想让他吃蔬菜,所以都躲得远远的。
(3)战士们体谅将军身体不好,把好的让给将军;将军心疼战士们,想和大家分享碗里的这些青菜。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是夸张,为了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对事情的程度着意夸大。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夸张。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
(2)战士们知道将军身体不好,想让他吃蔬菜,所以都躲得远远的。
(3) 战士们体谅将军身体不好,把好的让给将军;将军心疼战士们,想和大家分享碗里的这些青菜。
【点评】(1)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8.【答案】(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此题从给出的词语“凉丝丝”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①将转述句改写成对话的形式,一要注意人称,二要注意标点符号。②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去掉否定词。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意。
(5)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①掌握转述句改引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②掌握否定句该肯定句的方法,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 / 1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小岛》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①这么大的事,不是他寥寥数语就能mán tiān guò hǎi 的。
②他刚才说的话zì xiāng
máo dùn ,肯定是在说谎。
③他用sháo 子yǎo 了点儿热汤,因为着急喝下去,把hóu lóng 烫到了。
【答案】瞒天过海;自相矛盾;勺;舀;喉咙
【知识点】拼音;字形;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瞒、矛、勺、舀、喉、咙”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①瞒天过海;②自相矛盾;③勺、舀、喉咙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礁石 赤道 暗堡 神秘 遮挡
B.怀凝 掀开 规矩 军舰 纳闷
C.一楞 罐头 招呼 沉吟 拘束
【答案】A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正确
B:凝——疑
C:沉——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比一比,组一组。
瞒 艇 炊 咙
满 挺 吹 珑
【答案】瞒着;舰艇;炊烟;喉咙;美满;挺立;吹起;玲珑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瞒着、舰艇、炊烟、喉咙、美满、挺立、吹起、玲珑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①他站在岸边 着远处的点点白帆。
②升旗仪式上,他目不转睛地 国旗。
拘束 约束
③他定了约法三章来 自己。
④她见了生人很 。
【答案】凝视;注视;约束;拘束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 注视: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对象除了人或具体的东西之外,不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前面还可以带上“凝神”、“密切”、“警惕”等状语。
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如受纪律约束;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如束缚手脚。拘束,是指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故答案为:①凝视;②注视;③约束;③拘束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课文整体梳理。
本文讲述了将军登上 后,发现海岛战士 的事,表现了将军和海岛战士 的情怀和 的担当。
【答案】小岛;不怕辛苦,在岛上种蔬菜;热爱祖国的情怀;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将士之间互相关爱、守卫祖国。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小岛;不怕辛苦,在岛上种蔬菜;热爱祖国的情怀;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将士之间互相关爱、守卫祖国。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gēng
gěng)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战士们怕烫似(sì shì)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前一亮,看到了饭桌面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jiǎo rǎo)了几下,随后他舀(yǎo
yāo)起一勺汤。
(1)选出括号内正确的拼音。
(2)写出将军想到的方法 ,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 、 、 。仿写一句话用上三个连续表示动作的词语:
(3)为什么“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答案】(1)gěng;shì;jiǎo;yǎo
(2)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倒;拿;搅;舀;略
(3)战士们想让将军吃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考查对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gěng;shì;jiǎo;yǎo
(2)倒、拿、搅、舀、略
(3) 战士们想让将军吃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战士们躲远的原因是什么?
(3)战士们和将军的举动能让我们分别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答案】(1)夸张。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
(2)战士们知道将军身体不好,想让他吃蔬菜,所以都躲得远远的。
(3)战士们体谅将军身体不好,把好的让给将军;将军心疼战士们,想和大家分享碗里的这些青菜。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是夸张,为了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对事情的程度着意夸大。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夸张。突出战士们不想与将军一起吃青菜的决心。
(2)战士们知道将军身体不好,想让他吃蔬菜,所以都躲得远远的。
(3) 战士们体谅将军身体不好,把好的让给将军;将军心疼战士们,想和大家分享碗里的这些青菜。
【点评】(1)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回来。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盘里,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②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
相信——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 、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 ,作者“明白”了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把画波浪线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②把画横线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①“小精灵”指的是 。
②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 ,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此题从给出的词语“凉丝丝”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①将转述句改写成对话的形式,一要注意人称,二要注意标点符号。②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去掉否定词。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意。
(5)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①掌握转述句改引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②掌握否定句该肯定句的方法,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