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1.(2022广东省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2.(2021山西晋中中考)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
【答案】A
【解析】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燃烧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故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氧气、五氧化二磷。故选A。
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答案】C
【解析】A、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能供给呼吸,能维持生态平衡,作用众多是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
5.(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
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盐酸 B.镁铝合金
C.氢氧化钠 D.氮气
【答案】C
【解析】A、盐酸属于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而溶液则是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所以盐酸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镁铝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是由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是由一种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6.(2021湖南株洲中考)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屠呦呦
【答案】C
【解析】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故选C。
7.(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C.生石灰可作发热剂 D.金刚石可切割大理石
【答案】A
【解析】A、酸雨是pH<5.6的雨水,石蕊试液不能准确测得雨水的pH,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作保护气,说法正确;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故生石灰可作为发热剂,说法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可以切割大理石,说法正确故选A。
8.(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剪窗花
C. 堆雪人 D. 放风筝
【答案】A
【解析】A、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符合题意;B、剪窗花时,纸张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C、堆雪人时,雪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D、放风筝时,风筝运动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1福建省中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
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
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使酒精分子停止运动而不挥发
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解析】C
【解析】A、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要防止发生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酒精分子没有停止运动,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上研究方向之一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0.(2021云南省中考)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答案】D
【解析】A、物质的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比空气轻”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燃烧是化学变化,可燃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0广东省中考)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A、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B、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C、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D、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
12.(2022山西省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放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2022云南昆明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属光泽 B. 质软
C. 导电性 D. 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14.(2020海南省中考)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14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火升空 B. 箭船分离
C. 太阳帆板展开 D. 自主交汇对接
【答案】A
【解析】A、点火升空,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箭船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太阳帆板展开,只是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自主交汇对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15.(2021四川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不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可用于生产铅笔芯,符合题意。故选D。
16.(2021四川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答案】A
【解析】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与用于制铅笔芯无关,用于制铅笔芯利用了是质软的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故选项说法正确。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硬度大,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CO具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7.(2020陕西省卷)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答案】C
【解析】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是由于柏油受热熔化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只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是由于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是由于电流产生热量,温度过高,达到灯丝的熔点,使灯丝熔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2020重庆市A)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A、春风化雨描述天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上浇油属于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叶落知秋描述季节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19.(2022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作炊具 B.氧气作高能燃料
C.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 D.大理石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A、不锈钢硬度大、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作炊具,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资源较少,价格高,一般用充氮气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非常坚硬,不能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20.(2022海南省海口市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答案】B
【解析】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镁能和氧气反应,属于化学性质;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
21.(2022河南省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答案】A
【解析】A、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22.(2022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二模)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 L-1
B.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 L-1是物质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只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23.(2021广东省中考)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答案】B
【解析】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2022湖北黄冈中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酒精挥发
C. 冰块融化 D. 钢铁生锈
【答案】D
【解析】A、苹果变成苹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挥发性,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冰块融化,冰和水同一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1.(2022广东省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
2.(2021山西晋中中考)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
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4.(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5.(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
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盐酸 B.镁铝合金
C.氢氧化钠 D.氮气
6.(2021湖南株洲中考)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屠呦呦
7.(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C.生石灰可作发热剂 D.金刚石可切割大理石
8.(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剪窗花
C. 堆雪人 D. 放风筝
9.(2021福建省中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
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
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使酒精分子停止运动而不挥发
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10.(2021云南省中考)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11.(2020广东省中考)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2022山西省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 放烟花 B. 贴对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13.(2022云南昆明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属光泽 B. 质软
C. 导电性 D. 可燃性
14.(2020海南省中考)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14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火升空 B. 箭船分离
C. 太阳帆板展开 D. 自主交汇对接
15.(2021四川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16.(2021四川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7.(2020陕西省卷)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18.(2020重庆市A)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19.(2022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作炊具 B.氧气作高能燃料
C.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 D.大理石作补钙剂
20.(2022海南省海口市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21.(2022河南省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22.(2022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二模)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 L-1
B.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23.(2021广东省中考)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24. (2022湖北黄冈中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酒精挥发
C. 冰块融化 D. 钢铁生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